抗疫杂记(235)

作者:kzhoulife  于 2020-10-27 11:21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流水日记


    漫无目的在网上瞎看,无意中读到北大四老季羡林先生的散文《清塘荷韵》,其中提到前人诗话中的句子池花对影落,沙鸟带声飞,季先生说作者深惜第二句对仗不工

    “池花对影落,沙鸟带声飞”,这两句诗激起我浓厚兴趣。

    单从格律和用字来看,这两句并没有不工的地方,以我理解,作者深惜第二句对仗不工,应该是指两个方面:一是对应上的不工,二是意境上的不工。

    “池花对影落中的花与影是同一事物的两种形式,而且在同一时间同一地方同时可以看到,荷花落,花与自己水中倒影相对而行,这是一幅清晰可见的画面;沙鸟带声飞中的鸟与声则不存在花与影的这种关系,这便是对应上的不工。对应上的这种不工造成了鸟飞带声花影对落的意境不相匹配,进而造成意境上的不工。

    “池花对影落这一句的意境,季先生在《清塘荷韵》有一段很精确的描述:我在一片寂静中,默默地坐在那里,水面上看到的是荷花的绿肥、红肥。倒影映入水中,风乍起,一片莲瓣堕入水中,它从上面向下落,水中的倒影却是从下边向上落,最后一接触到水面,二者合为一,像小船似地漂在那里。

    因为季先生《清塘荷韵》这篇散文现在选编到一些省市的中学语文课本里,以致许多人对这两句的对仗工整问题产生极大兴趣,对出很多下联,可惜因为没有真正弄清不工的原因,对出来的下联仍然不工,比如说这些下联:

    池花对影落,亭柳望风愁。

    池花对影落,塘月伴云飞。

    池花对影落,海月共潮生。

    柳与风,月与云,月与潮,都不存在花与影同一事物两种形式的那种关系,还不如沙鸟带声飞这一句相对工整,起码这一句里的所发,还有一定内在联系。

    据考证,“池花对影落 ,亭柳望风愁“是原本的诗句,出自于清代岭南诗人陈恭尹,有人认为这两句无论是格律或意境都比“池花对影落,沙鸟带声飞”更好。“池花对影落,沙鸟带声飞”是两句不同朝代的诗句,上联是清代的,而下联则剪接于唐代诗人。

    自觉弄清了不工的原因,想对一对下联,搜肠刮肚,觉得夏天中午打篮球时,烈日当空,篮球起起落落,投在地上的篮球影子忽大忽小,篮球与影子一会分离一会重合,那情景与池花对影落很是相似,但是要以此对一句下联,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来。

    忽有故人心上过,回首山河已是秋。小时候月黑风高,一个人走在故乡的田野,红高粱叶子沙沙作响,黑暗中心生恐惧,总觉得身边有一个看不见的鬼影跟着自己,不离不弃,刚好是一副下联:“山鬼逐人行”!


    池花对影落,山鬼逐人行。


    花与影,人与鬼,都是事物的一体两面,这两句对仗很工很整,但是意境有些不和谐,还是不完美。


    如果你有过一个人在山林野地夜深赶路的经历,你一定会体味到“山鬼逐人行”的意境。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kzhoulife最受欢迎的博文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3-8 17:06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