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国杂记(5) 摇船的阿娇 [2019/12]
- 回国杂记(2) 偶尔相对饮几盅 [2019/12]
- 回国杂记(1) 归宿 [2019/12]
- 不要娶北京上海的女孩 [2016/03]
- 天上掉下的姻缘(春节回国纪实)(一) [2014/02]
- 审判薄熙来这出戏演的非常成功 [2013/08]
- 天上掉下的姻缘(春节回国纪实)(九) [2014/03]
- 一杯碰倒的咖啡 [2013/12]
- 天上掉下的姻缘(春节回国纪实)(二) [2014/02]
- 天上掉下的姻缘(春节回国纪实)(四) [2014/03]
- 天上掉下的姻缘(春节回国纪实)(三) [2014/02]
- 上海滩-冰火两重天 [2012/03]
- 雪花一样的女孩(小小说,纯属虚构) [2013/12]
- 刘晓波的骄傲,中国人的耻辱 [2010/10]
- 天上掉下的姻缘(春节回国纪实)(八) [2014/03]
- 农村计划生育中的一些问题 [2012/05]
- 明年的诺贝尔和平奖应该授予陈光诚 [2012/05]
- 恨不相逢未嫁时 (小说,纯属虚构) [2011/09]
- 中国没有男人 [2011/02]
- 贝壳村,俺又回来了 [2012/05]
- 贝壳儿女赞-宜修朗诵版 [2011/05]
- 古韵诗社第十轮:黄公望子久不至--诗话篇 [2011/07]
- 周末盛筵:烟花的菜,若水的歌,夜蓝宫的酒! [2011/09]
- 广而告之:《贝壳文学》今天上午正式付诸印刷!!! [2013/12]
- 小小的书房(送给网恋的朋友,请对号入座,泡杯茶慢慢品味!) [2011/09]
- 贝壳夏令营《达人秀》--重在参与,唱支歌给你听 [2012/07]
- 梦里荷莲 [2011/07]
作者文章中有这样几段话:
“从过往经历看,我隐隐觉得,讴歌农村的都是酸腐文人。真实的农村没有田园牧歌和淳朴民风,有的是尔虞我诈、欺善怕恶、弱肉强食。”
“不客气地说,在我从小见识的农民中,冷漠、小气、因为嫉妒而心态扭曲,是其中不少人身上的标签。至于兄弟相残、父子反目、姐妹成仇等现象,更是屡见不鲜。”
“在我记忆中的农村,无论老少,有修养、讲文明的不多。单亲家庭的孩子、随母改嫁的孩子、服刑犯的孩子、非亲生被抱养的孩子是最容易被欺负被凌辱的对象。家庭越弱势,越是身体有缺陷,越是缺乏关爱,越是容易被奚落、取笑、欺凌。小时候,一些顽劣的小孩欺负、取笑残疾、智障、单亲的小孩,有些大人见了也不制止,甚至带头参与。”
人性的荒漠是这篇文章吸引眼球所在,作者把中国农村的人性荒漠直接归因于农民本身,好像农民天生就是这样,是这篇文章最大的谎言与误导。作者要么认识不到问题根源所在,要么因为环境局限不敢说出真相。
作者列举的人性之恶,比如尔虞我诈、欺善怕恶、弱肉强食、冷漠、小气、因为嫉妒而心态扭曲,在中国社会普遍存在,无论农村还是城市,无论农民工人还是政府官员知识分子,只要有利益关系利害冲突,就会有恶性发作,制度使然。党政机关、公司企业、高等院校里尔虞我诈、欺善怕恶、弱肉强食比小村庄厉害百倍;城市里为了房产一家人反目成仇大打出手的事情与农村人争夺宅基地一样残酷无情;城市对于乞丐流浪汉的冷漠远超过农村打发要饭的。
忠孝仁义这类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几千年来一直是农民的道德准则,但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传统文化遭到毁灭性破坏,户口制度计划经济造成的巨大城乡差别,使得农村极为贫穷,缺乏基本教育,农民在历史上从未处于如此卑贱弱小地位。物质上的贫穷与教育上的落后导致今天农村的各类丑恶各种悲剧,但是贫穷与落后的原因,不能归因于农民本身,更不能继续归因于国民党反动派吧。
胶东半岛农村在中国农村属于比较富裕地区,这些年每次回去,多数时间都在农村到处跑,发现许多村庄的生活环境并不比县城差,尤其交通发达环境优美的村庄,开始吸引城里人买地盖房搬来居住,人的整体素质也在不断提高。相信有一天,中国也会与美国加拿大一样,高素质的人口群体都会生活在郊区和农村,而不是大城市。
每个人对自己老家有不同的记忆,我应该属于作者笔下那种酸腐文人,对老家农村总怀有一种田园牧歌式思念,借这个机会,重发一次母亲在世时写的散文《故乡的麦田》:
老家的春天, 绿油油的麦田, 是一道独特的风景, 这道风景, 我已有三十多年没亲见了。
自上大学离开老家, 放假或回乡探亲, 都是在冬天或夏天。国内读书工作那些年, 年轻心盛, 心里想的眼里望的, 全是故乡以外的世界。故乡那时在我眼里心里,只是个贫穷的小村庄, 没有名胜古迹, 没有才子佳人, 没有英雄好汉, 年轻时做梦向往的一切, 故乡一样也没有, 几年不回去, 故乡也不会在梦里出现。
颠簸闯荡三十多年, 年轻时的梦想和追求, 实现的, 看的越来越淡, 未能实现的, 离的越来越远。然而故乡的一切, 却随着自己越走越远, 变得越来越近。童年的眼睛, 是一台高分辨率的照相机, 故乡的春夏秋冬, 一草一木, 一景一物, 全部摄入脑海储存起来。这一幅一幅的景色, 封存了几十年之后, 在异国它乡的土地, 突然开始一幅一幅在午夜的梦中出现, 像一只只五彩斑斓的蝴蝶, 飘舞在窗前。
每个人的故乡, 大概都有一幅独特的画面印在自己脑海里。胶东半岛没有名山, 没有大川, 我老家是一片大平原, 在那里长大, 脑海中不会有巍峨的泰山, 不会有奔腾的长江, 也不会有古老的长城。小时候出门所见, 就是那一望无际的庄稼地, 像莫言, 念念不忘他老家的红高粱, 而对于我, 念念不忘的, 是春风吹过的时候, 田野里那一望无际, 波浪起伏, 浩荡荡绿油油的麦田。
我去年回国, 母亲因为记忆力越来越差, 已经认不出我是谁, 但她对从前的事情却记得相当清楚。今年我特意把假期定在四五月份, 春暖花开的季节回老家, 希望天气不冷不热, 可以陪着母亲, 在老家的田间地头走一走, 坐一坐, 看看那一望无际的麦田, 寻找那曾经赖以裹腹的野菜, 或者去看看大海, 看看崂山。也许母亲可以想起从前, 想起我小的时候, 每到这个季节, 柴草粮食青黄不接, 她要带着我们兄弟几个, 到麦田里挖野菜捡柴禾。我会偷懒, 一个人钻进麦田里, 躺在麦垄里, 半天不起来, 直到母亲喊一声回家了, 我才会从地里爬起来。母亲也从未责怪我, 只会叹一口气, 自言自语: 这样懒, 什么活都不爱干, 长大了靠谁养活。因为那个时代, 农民的儿子永远是农民, 除了个别家庭以外, 长大后基本只能呆在农村种地, 别无其它选择。后来恢复高考, 考上大学以后, 母亲逢人边说, 这孩子, 懒人有懒福气, 总算不用在家起早摸黑种地了。
或许马上要回国了, 又念念不忘陪着母亲看麦田, 希望以此唤起母亲对我的记忆, 能认出我是谁。 昨夜的梦中, 便梦到故乡的麦田, 绿油油, 浩荡荡, 波浪起伏, 一望无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