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行道上摔跤 [2012/10]
- 灵异往事 (一) [2011/02]
- 回乡纪实 (四) [2011/06]
- 我治好自己的急性阑尾炎 [2010/10]
- 澳洲的鹦鹉 [2011/02]
- 小狗报恩 [2010/10]
- 快看,我种的虫草收获了 [2011/01]
- 浪漫的相亲 [2010/12]
- 我要回国了 [2011/01]
- 滴血川康 47 [2010/09]
- 澳洲——老人的天堂 4 [2011/01]
- 快乐的聚会 [2010/10]
- 墨尔本的春节 [2011/02]
- 澳洲——老人的天堂 3 [2011/01]
- 真诚的感谢 [2010/09]
- 我新出版的书 [2011/07]
- 傻姑娘当了妈妈 [2011/01]
- 写完的话 [2010/10]
- 雪兰 [2010/12]
- 一幅如梦如幻的画 [2010/12]
- 澳洲生活点滴 [2010/10]
- 成都,你好。 [2011/01]
启明一听,高兴地说:“办法是人想出来的,你先去问清楚加工什么零件,需要些什么样的设备。我知道一个存放旧设备的地方,早就去看过了,现在只要区工业局支持我们,事情就有希望,大家分头去想办法吧。”他在这批人中年龄不算大,但到煤窑的时间最早,主意最多,他的威性也最高。
启明又说:“小文,回去和你爸爸商量一下,由他想办法先把这个任务帮我们接下来,我们的事就成了一半。”
“不行啊,要是我爸向领导说是我们煤窑去接加工任务,肯定不行,那是癞子的脑壳——没发(法)。”
“你娃(你这家伙)咋个瓜兮兮的(傻乎乎)的,叫你爸不要说是我们煤窑,只说是个条件好的厂不就行了,先帮我们冒点皮皮(吹牛)再说嘛,你顺便问一下需要哪些设备。现在大家不抓紧,二天(以后)哭都来不及。”
启明是个性急的人,当晚就带着两个人给包婆婆拎一大袋水果去,走进屋,包伯伯正好也在,三个人把水果放在桌上,启明说:“包婆婆、包伯伯,我们三个来看看你们,也想把我们的事和你们谈谈。”
于是,启明把现在的状况向包伯伯和盘托出。
包伯伯一听就来了劲,说:“前几天区里传达上级意见,要在抓生产上多下功夫。你们正好遇到了好机会,目前的问题主要是设备和技术,明天我和工业科科长谈谈,只要设备能找到现成的,我看问题就不大了;主要还是你们的技术问题。你们会开车床、冲床吗?会干钳工、电工的活吗?如果不会,什么都做不成!”
启明一听急了,说:“这个你放心,这几年我一直在看这方面的书,一般的电工和钳工的活我都会一些,就是没有碰过车床和冲床。我看这样吧,只要事情有个眉目,我请一个月假去学车工,顺带学点钳工和电工手艺,叫小文跟着他爸爸学冲床。您说要得不?”
看着这些年轻人渴求的眼光,包伯伯点了点头。
第二天上班,小文告诉大家他已经把启明的意思对爸爸说了,爸爸很支持,答应过几天去和厂里谈,并从此带他仅车间学冲床。
启明对大家说:“从今天起,凡是不想再挖煤的,一律想办法学钳工、车工手艺,没有地方学吗?你去别的厂白干活还不行吗?反正大家各显神通,有条件的学车工和电工,等我们把手续办好,再快也要一两个月,到时候没有学到本事的,还是去挖煤!”他自己第二天就去到锅炉厂,由小文的父亲介绍,当了义务车工。
这时正是提倡搞四个现代化的时候,启明请老工人去看那批“报废的机床”,他们说修理修理都还能用。于是由区工业科出面,很容易就搞到手。小煤窑撤销了,改名为“蓝光金属材料加工厂”。区政府派来厂长,成立了厂革委会,接下来就是设备和工人的技术培训了。
厂长到锅炉厂找到廖启明,说:“启明,我们都知道你为工厂转型出了很多力,你现在和小文在这里学习技术,我们来管建厂的事,以后你来负责技术指导,保证我们的产品个个合格。你的责任大啊。”说完,他拍拍启明的肩,哈哈大笑,“以后厂里的产品质量就交给你了。”
有了新厂的招牌,修理好的机器设备也运到厂房,接下柴油机厂的加工活也师出有名了。这期间,办这么大的事,却很少有人看见启明。启明如他所说,作为培训人员一直在柴油机厂学车工和有关技术。
等一切都办好,启明回来时已经会使用车床了,包括磨刀具、换到头、抛光、接电线等,还会一点简单的钳工活,虽然不是很精通,但是要完成把翻砂后的零件制造好的任务,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最后就只剩下那些“元老”,他们的确功不可没。现在年纪大了,小煤窑转型变成工厂,不能不管他们。厂长决定:他们愿意留下来做些后勤工作的,欢迎;不想再干的领退休金。于是皆大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