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行道上摔跤 [2012/10]
- 灵异往事 (一) [2011/02]
- 回乡纪实 (四) [2011/06]
- 我治好自己的急性阑尾炎 [2010/10]
- 澳洲的鹦鹉 [2011/02]
- 小狗报恩 [2010/10]
- 快看,我种的虫草收获了 [2011/01]
- 浪漫的相亲 [2010/12]
- 我要回国了 [2011/01]
- 滴血川康 47 [2010/09]
- 澳洲——老人的天堂 4 [2011/01]
- 快乐的聚会 [2010/10]
- 墨尔本的春节 [2011/02]
- 澳洲——老人的天堂 3 [2011/01]
- 真诚的感谢 [2010/09]
- 我新出版的书 [2011/07]
- 傻姑娘当了妈妈 [2011/01]
- 写完的话 [2010/10]
- 雪兰 [2010/12]
- 一幅如梦如幻的画 [2010/12]
- 澳洲生活点滴 [2010/10]
- 成都,你好。 [2011/01]
“蓝光金属材料加工厂”挂牌那天,全厂沸腾了,区政府的领导剪彩之后,鞭炮齐鸣,火光冲天,山沟里从来没有这么热闹过。小伙子们笑啊、闹啊、跳啊,你打我一拳、我打你一拳。而启明却呆在车间里,看看这,摸膜那,心里那滋润劲就不用提了。当两辆卡车开到山坳边的公路上,送来需要加工的零件,全厂工人欢呼雀跃,异口同声地说:“从今天开始,我们有指望了,大家一定要好好学本事,干出点名堂来啊。”
(三)
“蓝光金属加工厂”自红红火火开工以来,廖启明一直在锅炉厂学习技术,他回厂的时候还带回几个锅炉厂的技工;请他们来负责培养工人们的基本技术操作。现在启明已经是工厂里技术上最过硬的工人了。他不仅能操作,而且对整个锅炉的生产的流程也了解得很清楚,他受到大家的敬重。现在已经又联系到了两个大厂的零件加工,工人们的劲头很高,工资也有所提高。这时,一个问题摆在大家面前:人员显著不够,增加新工人迫在眉睫。
诗芸和瑞娟打听到的消息就是工厂的前身、转型和生产情况;能进这个厂,诗芸非常满意。所以进厂那天,她把自己的长发收拾起来,兴奋地来到这里。
诗芸走进工厂,一身朴素的旧衣服,文静的举止,一进厂就把小伙子们的眼球都吸引过去。启明看见大家傻乎乎的样子和直勾勾的眼神,生气地说:“这是怎么回事,今天都不打算干活了?”但是,当他转过头来看见诗芸,就什么都不说了。
这些年,诗芸一直很少接触社会,不习惯和陌生人说话。今天进厂,那么多男人朝她看,她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的,幸亏启明帮她解了围,她赶快低下头去到厂长办公室,拘谨地站在厂长面前。厂长问了她的情况,说:“我们这里前面来的两个女同志已经分配到厂办公室和财务室,没有适合你的工作啊。”
诗芸一听,着急地说:“我什么工作都愿意干,到车间学开机床也很好,请厂长尽管分配。”
“姑娘,车间干活很苦啊,你愿意去吗?”
诗芸眼里充满热情的光辉,说:“愿意。我不怕吃苦,只要有人教,我很快就能学会。”
“好吧,你就进车间好了。”
她是分进车间的第一个女孩子,看她那双明亮的眼睛就知道是个聪明的姑娘,这头一炮一定得打响才行。厂长想了想,带上诗芸进了车间,径直走到启明面前,说:“启明,我给你送来一个徒弟,她叫宋诗芸,你好好教她操作车床。你要耐心点,这可是第一个进车间的女同志,你得教出个样子来。”他又对诗芸说:“你师傅的技术是我们厂最好的,他姓廖,你叫他廖师好了,好好跟着他学吧。啊,我忘了告诉你们,你们的家都在渝东区,以后一起上下班很方便。”
诗芸抬头看了看师傅,他是个和自己年龄差不多的年轻人,高大而结实,穿一身脏兮兮的工作服,手上拿着一团棉纱,正不停地擦着满是油污的手。看起来,他坦率、严肃,粗犷中藏着几分温柔、带着几分儒雅;给诗芸印象最深的,是他眼里与他年龄不符的沧桑感。诗芸心里咚咚直跳,她有些紧张,有些羞涩,只是低头浅浅一笑。
启明心里一动,这女孩如此雅致,眼睛明亮而深邃,又带了一股深沉和矜持,眼神里有些傲气和我行我素的意味,觉得她身上有一股超凡脱俗的味道。心里突然冒出一种从未有过的的感觉,他赶快压下这莫名其妙的冲动,对诗芸说:“今天你先看看,熟悉一下产品和车间,从明天起,我教你开车床。”
回家的时候,启明慢慢走在小路上,手上拿了根细树枝,一边走,一边随手挥动树枝击打路边的小草、大树。诗芸的倩影老在他眼前晃动,驱之不去。
启明小学二年级转学到姐姐紫明学校附近的小学,住在姐姐家,那里的小学比渝东区的好很多;紫明家里有很多书:唐诗、宋词、诗经,最多的是外国名著。因为家庭出生不好,启明从小被妈妈关在家里,小时候,姐姐买过一些书给他,从连环画到成语故事、外国寓言,他都有。可以说,他在姐姐的帮助下,除了学校的功课,他是在自学中成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