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行道上摔跤 [2012/10]
- 灵异往事 (一) [2011/02]
- 回乡纪实 (四) [2011/06]
- 我治好自己的急性阑尾炎 [2010/10]
- 澳洲的鹦鹉 [2011/02]
- 小狗报恩 [2010/10]
- 快看,我种的虫草收获了 [2011/01]
- 浪漫的相亲 [2010/12]
- 我要回国了 [2011/01]
- 滴血川康 47 [2010/09]
- 澳洲——老人的天堂 4 [2011/01]
- 快乐的聚会 [2010/10]
- 墨尔本的春节 [2011/02]
- 澳洲——老人的天堂 3 [2011/01]
- 真诚的感谢 [2010/09]
- 我新出版的书 [2011/07]
- 傻姑娘当了妈妈 [2011/01]
- 写完的话 [2010/10]
- 雪兰 [2010/12]
- 一幅如梦如幻的画 [2010/12]
- 澳洲生活点滴 [2010/10]
- 成都,你好。 [2011/01]
(四)
诗芸回家后,杨建新对她关怀备至,早上,他把诗芸要穿的衣服和手巾整齐的叠在床头,中午回家洗衣、做清洁,晚上不打扰诗芸看书写字。洁如暗暗高兴,建新虽然其貌不扬,也没有读过什么书,但人老实,对诗芸好,诗芸将来不至于像自己一样孤孤单单过一生。女人嘛,有人疼、有人照顾就好。
这种生活诗芸没有过多久,她就拒绝了杨建新的照顾;她的心一直在疼,讨厌他在自己身边晃悠,她不想看到他。每天晚上她躺在床上想念启明,回忆以前他们在一起的快乐时光;白天和启明一起干活,下班后经常两人并肩走路回家。路上,天空是那么明净,阳光是那么灿烂,路边的草地那么葱绿,启明对她还是那么悉心照顾。诗芸在心里默念: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她觉得就这么默默地和启明走着,一直走下去,不管走到哪里,她也心甘情愿。她祈祷老天:我不能到死还思,到成灰泪才干,谁能给我们一条路走啊!
回到家,诗芸忙着做菜,打扫房间,洗全家的衣服。她不再要杨建新的碰她的东西,她能够照顾自己。只是妈妈近年身体更差些,既然杨建新这个女婿是妈妈用老命换来的,有关妈妈的事和送妈妈看病等就让杨建新去做吧。
“蜜月”还没有过完,杨建新下班后就经常不回家。他说,去见看看爸爸妈妈,或是说找朋友玩玩。诗芸也不过问,由他自由来去。没有他,心里会平静些。其实,杨建新早就交了一些混混朋友,他们晚上出去溜达、喝酒。过去常进歌舞厅,因“结婚”中断了一些日子,现在又成了他常去的地方,他越混就越不想回家。
日子过得再艰难,生活还是要往前走。诗芸结婚那年,启明二十四岁,半年过去,心灵的煎熬慢慢在新的平衡中淡化。和诗芸走路回家,他们之间的话题很单纯,不是谈景色,就是谈工作,他满足于有和诗芸有单独相处的机会,他告诉自己,他们将成为最好的朋友。他不再梦想什么,只图和诗芸一起每天走走。
诗芸结婚不久居然怀孕了,后来,生下一个女儿。启明全家开始为他的婚姻张罗起来,启明身材高大、健壮、帅气,不少女孩子都愿意与他接触。可启明总是不上心,有人给他介绍,他一见面就说我们家情况不好,家里有两个老人、病人需要照顾,房子是危房等等,尽量夸大问题。这些话吓走了好几个女孩;遇到吓不走的,启明仍然没有兴趣,不冷不热地来往几次,女方就撤退了。
这样拖了两年,诗芸的孩子两岁了。有人给启明介绍了一个叫许芬的秀气姑娘,她在离这里十里路远的纺织厂工作,工作是三班倒。第一次约见之后,女方对启明很有好感,以后经常来约启明出去玩。一次,启明约会完毕即跑到诗芸家。诗芸正躺在躺椅上看书,启明一进屋就单刀直入,对她说:“有人给我介绍了一个女朋友,她只有这么高。”启明用手比了一个高度,大约一米五左右。还递给她一张照片。说:“她在离这里十里远的私营纺织厂工作。”
诗芸懒洋洋地说道:“你不是喜欢小巧的吗?这个正合适嘛。”
“是吗?这可是你说的,你说行,那我就要她了。”说完,直直地盯着诗芸,眼里全是疑问,接着转身走了出去。
启明与许芬交往不久,即开始谈婚论嫁。他现在真是不容易,虽然经济上宽松了不少,家庭关系却弄得他万分苦恼。
紫明曾经告诉启明,家里楼梯又陡又破烂,很危险,两个老人不可以搬到楼上。姐姐说:“你和小许把楼上修整修整,再加一个天棚,楼梯修理一下,你们结婚就住在楼上吧。”但是许芬却坚决不同意,一定要住楼下。
启明气坏了,说:“外婆有病,眼睛已经瞎了,你把她弄上楼,她发了病怎么办?不小心摔下来怎么办?你要坚持住下面,我们的事就算了。我们家穷,你可以另外找一家有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