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行道上摔跤 [2012/10]
- 灵异往事 (一) [2011/02]
- 回乡纪实 (四) [2011/06]
- 我治好自己的急性阑尾炎 [2010/10]
- 澳洲的鹦鹉 [2011/02]
- 小狗报恩 [2010/10]
- 快看,我种的虫草收获了 [2011/01]
- 浪漫的相亲 [2010/12]
- 我要回国了 [2011/01]
- 滴血川康 47 [2010/09]
- 澳洲——老人的天堂 4 [2011/01]
- 快乐的聚会 [2010/10]
- 墨尔本的春节 [2011/02]
- 澳洲——老人的天堂 3 [2011/01]
- 真诚的感谢 [2010/09]
- 我新出版的书 [2011/07]
- 傻姑娘当了妈妈 [2011/01]
- 写完的话 [2010/10]
- 雪兰 [2010/12]
- 一幅如梦如幻的画 [2010/12]
- 澳洲生活点滴 [2010/10]
- 成都,你好。 [2011/01]
启明被分配到技术室,在这里他不再成天和机器打交道;他可以看到很多资料,学习很多东西。最重要的是整天和诗芸在一起,随时可以见面,随时可以交谈。在这自由的气氛中他们发现两个人的思想常常一致,这个在想什么,那个一定也在想什么。尽管他们各有各的家,却有共同的思想。
最高兴的是吃午饭。等大家离开之后,诗芸走到启明面前不经意地问:“今天吃什么。”启明回答之后,诗云骑车去买回来,两个人在一起慢慢吃,吃完,诗云洗碗、收拾,再一起聊天;但决不聊自己的家庭。启明想由他去买,诗芸却不同意,说他傻呼呼的,分不清好坏,她说:“你就不能好好坐着休息一会?你的事忙,经常到处跑,让我也出活动活动。”启明只好听她的。
这是属于他们两个最宝贵的时间,他们亲密地过上两个小时,也可以说他们像最好的朋友一样过两小时。有时一起出去逛逛街,买点什么零食,由启明拿着,两个人你拿一点、我拿一点,都非常喜欢这种感觉。
诗芸经常在自己的包里发现一些她喜欢的小饰物,她知道是启明买的;也不说,只是戴在身上,启明看到会眼睛发亮。诗芸的浅笑也时时挂在脸上,像是给启明的奖赏。
一天诗芸发现办公桌的抽屉里放着一套新出版的水浒传,不用问,她都知道是启明买的。她去到启明办公室,还没有开口,启明就说:“我买了三套,你、我和我姐都有,你回去看就行了。”
诗芸进了会计学习班,每周两个晚上上课,启明也在这两个晚上按时去接她。从学校出来,天已经很黑,夜空阴冷而滑溜,偶尔有几颗星星出来闪一闪的兴致。环绕着他们的是静谧的夜和人家屋子里的灯光,他们天南海北随意地谈着,随便什么话题都可以让他们谈艺阵子。在越来越浓的夜色里,启明送诗芸到她家的街口,站在那里看着诗芸进门才离开。这事一直持续到诗芸毕业。其实,一路上两人都在想:“什么时候我们也有自己的屋子,我们屋里的灯光也会照亮我们俩。”
虽然启明和诗芸深深地相爱,生活只给了他们柏拉图式的爱情,他们也只好无怨地接受。他们交往那么久,从来没有牵过手逛街,连“爱”字都没有说过。所以,两家都没有发生什麽异常,甚至诗芸还常到启明家玩,和许芬相处得也不错。她抱起孩子说:“这孩子长得多漂亮啊,一脸聪明像,就像他爸爸。”
许芬说:“ 是呀,这么可爱的孩子,人人都说像他爸爸,但他爸就是不愿带我们出去散散步、逛逛街,一天到晚都在忙。他要是有空,就自己把孩子带去看姑妈,说是留我照顾家。我哪里有你那么好的命啊。”
启明不吭声,他想:“你有几天在家里,你上中、晚班回来睡觉都来不及,上早班回家又说累,哪里想过出去散步,哪里想过去紫明家。”
诗芸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家里好像很少看见杨建新的影子,不知道他成天在外面干些什么。洁如早就看出来了,只是不在诗芸面前提起罢了。诗芸对这些根本不在意。
杨建新不在家,她反而高兴,觉得轻松。她在家做女人该做的每一件事,那是她自己的家,家里有自己的女儿和母亲。女儿上小学了,成绩不错;也像她小时候一样开始学写字,不过一周只写一、两篇。孩子的每一点进步,都让她感到欣慰。
一天,诗芸刚下班回家,突然听见敲门声,开门一看,一个怀孕的女人站在门前,一脸的霸气,她问:“这是杨建新的家吗?”
“杨建新却确实住在这里,不过,这是我的家。”诗芸回答。
“我不管你是谁,我只是告诉你,我肚子里的孩子是杨建新的。”说完,用挑衅的目光看着诗芸。
诗芸客气地说:“请进来吧,他现在不在这里,你不妨等一等,说不定他过一会就回来,你再和他慢慢谈。”然后给客人倒了一杯茶,说:“你先看看电视。”就进了自己的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