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行道上摔跤 [2012/10]
- 灵异往事 (一) [2011/02]
- 回乡纪实 (四) [2011/06]
- 我治好自己的急性阑尾炎 [2010/10]
- 澳洲的鹦鹉 [2011/02]
- 小狗报恩 [2010/10]
- 快看,我种的虫草收获了 [2011/01]
- 浪漫的相亲 [2010/12]
- 我要回国了 [2011/01]
- 滴血川康 47 [2010/09]
- 澳洲——老人的天堂 4 [2011/01]
- 快乐的聚会 [2010/10]
- 墨尔本的春节 [2011/02]
- 澳洲——老人的天堂 3 [2011/01]
- 真诚的感谢 [2010/09]
- 我新出版的书 [2011/07]
- 傻姑娘当了妈妈 [2011/01]
- 写完的话 [2010/10]
- 雪兰 [2010/12]
- 一幅如梦如幻的画 [2010/12]
- 澳洲生活点滴 [2010/10]
- 成都,你好。 [2011/01]
6
曾让我在读小学时感到最抬不起头的就是家里还有丫头这件事。记得老师曾狠批买人家女儿来当丫头的做法,说:“二十世纪了,中国还有买卖奴隶的行为,真不能容忍。” 我听了觉得很丢脸,为此质问过妈妈,妈妈只是摇头不答。
朝霞每天的工作是做清洁和端茶送水,我们放学回家后她就和我们一起,既照顾我们又和我们一起玩。她说她原来名叫唐玉华,还有个姐姐叫唐玉芳,她们的母亲早逝,父亲是收荒匠(收卖破烂的)。她父亲酗酒且好赌,每次喝醉了就把姊妹俩往死里打。为了还赌债又把两个女儿卖给别人当丫头。她几岁时被我爷爷领回来,跟婆婆、妈妈后来还加上我们一起过了十几年。每谈及姐姐,她的眼里就充满泪花,然而人海茫茫,哪里去寻找?
解放前夕,一个开鞋店的老板来找妈妈提亲,妈妈觉得他有手艺,唐玉华嫁给他将来生活有保障,征得她的同意,就答应了这门婚事。出嫁时,妈妈说她在我家那么多年,象自己的干女儿一样,为她准备了嫁妆,给她办了个漂漂亮亮的婚礼,还叫她任意选了一个房间的家具,随她一起带到夫家,临走时,妈妈给了她一些钱叫她留着对付急用。后来我们搬到窄巷子,她一直和我们有来往,她和丈夫吵了架就来找妈妈倾诉委屈。妈妈病重的时候,她还前来照顾过一段时间。
魏奶妈是个命苦的女人,刚怀上孩子丈夫就得急病去世,孩子生下来几天又突然病死,只好进城当奶妈。她的奶儿长大后,别人介绍到我家。乡下的妇女从小就没取过名字,大家按习惯仍叫她魏奶妈。她是小脚,在我家的任务是洗衣服,她力气大,动作又灵敏,上午就能干完工作,下午便任由她自由活动。渐渐地,她和我家的勤务员刘子成产生了感情,她的生活里才又有了快乐和希望。建政后他们结为夫妻,在我们的亲戚家领养了一个男孩。听说小日子虽穷却过得很美满。
周大娘是个性格内向的人,每天买菜作饭,在厨房里忙碌。遇到宴请宾客,自有厨师专门操办,她只是帮帮忙,反而比平常轻松。给她出难题的常常是我,我太挑食,又说不出具体想吃什么,经常弄得她无可奈何,不知所措。她总是把工资小心地存起来,对妈妈说:“太太,你做生意的时候可以帮我把这点钱拿去捎带赚点吗?”妈妈说:“你怎么还想做生意?”她却默然不语,后来妈妈真还帮她赚了些钱。土改开始,我们卖了房子,她只好回老家。记得她临走时流下了眼泪,才知道她的生活和鲁迅先生笔下的“祥林嫂”相似,丈夫早逝,又没有孩子,夫家的侄子不仅抢占了她的房子和田地,而且个个对她如狼似虎。她说这次回去,不知能不能保得住存了多年准备养老的钱,也不知道将来的生活会怎样。她是怀着绝望离开成都的。
孙大爷是个六十多岁的孤独的老人,又是跛脚,在农村田无一亩,生活无着。父母偶然听人说起他的情况,便叫他来我家看门。每天上午前门一打开,他就坐在门里的藤编躺椅上,有客人来,他便叫勤务员进来通报。他总是克尽职守一直坐到关门。放学回家,我常常看到他手握长长的烟杆坐在那里吞云吐雾,一副悠哉游哉的样子。时间久了,妈妈怕他活动太少,叫他在后院一块空地上种菜,收获的菜蔬任他卖给别人,卖的钱也归他所有。每当他的菜丰收时,他都笑得合不上嘴。建政后离开我们的家时,他是我们最担心的一个,那时他已七十岁,又是残废人,一个人将怎么活下去。
童年过去得很快,今天回想起来,我觉得自己非常幸运,我的童年虽结束得早,但我却享受到最温柔的父爱,享受到母爱的光泽,我有一个温暖的家。这些永远是我最珍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