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行道上摔跤 [2012/10]
- 灵异往事 (一) [2011/02]
- 回乡纪实 (四) [2011/06]
- 我治好自己的急性阑尾炎 [2010/10]
- 澳洲的鹦鹉 [2011/02]
- 小狗报恩 [2010/10]
- 快看,我种的虫草收获了 [2011/01]
- 浪漫的相亲 [2010/12]
- 我要回国了 [2011/01]
- 滴血川康 47 [2010/09]
- 澳洲——老人的天堂 4 [2011/01]
- 快乐的聚会 [2010/10]
- 墨尔本的春节 [2011/02]
- 澳洲——老人的天堂 3 [2011/01]
- 真诚的感谢 [2010/09]
- 我新出版的书 [2011/07]
- 傻姑娘当了妈妈 [2011/01]
- 写完的话 [2010/10]
- 雪兰 [2010/12]
- 一幅如梦如幻的画 [2010/12]
- 澳洲生活点滴 [2010/10]
- 成都,你好。 [2011/01]
四
蓉州大学坐落来锦江边上,江水哗哗地流淌,带走都市的喧嚣。学校后面是古代一个女诗人的墓园,后来修建成公园;一片斑竹林中有假山、树木、小径和女诗人诗作的挂扁,这几幽静而清雅。
然而,学校却热火朝天。工农兵大学生的任务不仅是来学习的,他们是来上大学、管理大学、改造大学的。老师上课战战兢兢,就怕说错一个字。学生中不少人成天热衷于运动、批判、斗争,在斗争中寻求他们将来的仕途位置。
倩文小学没有毕业就因“文化大革命”停课闹革命而再没有机会学习,由于数、理、化的底子太差,分配到了中文系。她的年龄在系上最小,没有野心,人又文静,还有些我行我素;她没有锋芒,不惹人防备,她是个对那些满怀雄心壮志者无害的小姑娘。倩文也就成了图书馆的常客,她一头扎进浩瀚的知识海洋里并越陷越深。奇怪的是,她从小跟着爸爸学古诗,现在却更喜爱外国作品。大学的图书馆本已受到很大破坏,但她仍能在里面找到她喜欢的书籍。这种喜爱,当然来自于和小强的“偷”书结果。几年来那两本书从没有离开过她,她已不知看过多少遍了。
除了规定的上课时间和搞运动的时间,她躲在霉兮兮的图书馆里最先看的是小仲马的《茶花女》她为这动人心魄的爱情故事感动流泪,以后,她看了《莫伯桑短篇小说集》。一天,她拿起一本《简. 爱》,一下子就被故事吸引,爱不释手,特别是罗切斯特和简. 爱的曲折而坚贞的爱情故事,更深深打动了她,她看了一遍又一遍,几乎把整个故事甚至语言都记住了。
除了这些书外,她还到处寻找有关特异现象方面的书,希望能解释自己身上的奇怪现象。可这类书太难找,很久都没有找到。一天她找到一本关于气功的小书,开始这书并没有引起她的注意,是书面上的图画吸引了她。封面上一个老人盘腿而坐,酷似乡下那位老爷爷。书上的内容很多她看的懂,但里面说到的一些现象和她有相似之处;最让她干兴趣的是介绍关于人体是一个小宇宙的说法和练习“小周天”对人的好处。这些内容太新奇了,激起了她的好奇心,她想试试。中午休息,她平躺在床上,想打通“小周天”。
她太幼稚了,仅凭自己的意愿和书上看来的一点点要领,就开始尝试。当她一开始试,就觉得异样的感觉开始了,一股气从她背脊底处往上升。这气升升停停,当走到腰下面一点的地方,气在那里徘徊。倩文想,我看“你”今天要怎样,干脆放松身体等着。突然那股气停留的地方像触电似的从床上弹了起来,接着身体又落在床上。倩文吓了一大跳,立即觉得那气往上走了,好像冲过了一个关口,又继续向上。这一走,很顺利。一直走到脖子下面就又上不去,这股气上上下下,反反复复,却无法继续往上。但它却越来越宽,越来越有力,倩文的背上,向煮稀饭那样骨碌碌翻腾不息。久了,倩文觉得很不舒服,却无法阻止。她侧身而卧,希望不要再感觉到不停翻滚的东西。侧身确实会好一些,但背上仍有感觉,无奈之下只好起床。
这天下午,倩文注定要不好受了,背上总是不舒服,她不想练什么“小周天”了,她只要舒服一会儿。晚上仍作侧身卧,还好,睡着了。
人生就是这样,一旦你对某件事感到兴趣,丢也丢不掉。第二天中午,倩文躺在床上,又想起昨天的事,她按捺不住再试试的想法。刚一放松身体,那煮稀饭的感觉又开始了,实实在在、真真切切,绝不是意念。不一会,她又“触电”了,身体从床上高高地弹起来,又重重的摔在床上,那股不受指挥的气过去了。接着,它在脖子上面徘徊一阵变成细细的两股,从脖子两边升上去,来到头顶。到了头顶,那气,一路下滑,毫无阻力落在开始的地方。这样,不到24小时,那气在倩文上身转了一圈。后来才知道,倩文这傻姑娘居然在懵懵懂懂中把“小周天”打通了。倩文却说,那不是我,那是它自己走通的,我拦都拦不住。
倩文感到自己走路更轻盈了,自信心更强了,学习虽难,却不是那么费力。她是学校最小的学生,漂亮的姑娘,就像一朵美丽的鲜花,自然找来蝴蝶一样,喜欢她的男同学不少。走路时,有人叫她的名字;上课时,她桌上会奇迹般出现要求约会的纸条。有胆大者,会堵在她前面要求和她“谈朋友”。这些人中,有的家庭条件很好,有的帅气大方,有的前途已定。倩文却一概置之不顾,她仍然无忧无虑的学习、生活。只是她现在总是告诉大家,她有一个青梅竹马的男朋友,每个星期天都要见面。
确实,倩文每周都要回家,她要回家看家里的三个亲人,看到处留着小强哥记忆的家乡。
图书馆看书的学生慢慢多起来,倩文没有注意谁来了、谁走了。她有她喜爱的书,她有她自己的心事。久而久之,他发现她身边始终有个男同学。当两人双目相对的时候,她看到一双深沉的眸子。
男生礼貌的笑笑,向她点点头,说:“中文系的吧。”看样子24、5岁的样子。宽宽的肩膀,坦诚的眼光,倩文感觉到他是个好青年。
倩文也微微一笑,回答:“是的。”
“我是生物系的,叫陈绍宇。”
“啊。”
倩文又低下了头。
从此,他们每次相遇都会都会笑笑,打声招呼。
男孩不急于接近倩文,总是远远地关注着她。倩文也常常感到这个人的存在,看得出,他不是热衷于搞运动的人;也看得出他和她同样正如饥似渴地追求着知识;还看得出他对倩文充满爱慕之情。倩文却装着不知道。
大学生活在渴求知识的过程中,一晃就过去两年半,实习时间到了。倩文突然活跃起来,她到处宣传自己家乡小镇的好条件,宣传周围农村多么需要大学生送去帮助和支持。这时舅爷和舅舅起了关键的作用,他们特地来到学校,表示希望学生去他们那里实习,并承诺提供最大的支持。于是,中文系和生物系去到倩文原来的公社。
倩文为什么费那么大的力气一定要回家乡实习?她有她一定得去的原因。生物系为什么也去那里实习,纯属偶然。因为舅舅他们的介绍,让生物系对那里很满意,于是决定和中文系一起去那里。
倩文一定得回去,是因为秀英孃不小心摔了一跤,摔断了大腿骨,虽经医生包扎固定,秀英却痛苦异常,按常规,必须包扎固定三个月才能痊愈。这个家庭顿时处于非常困难的境地。所有的家务事大家可以分担着做,却没有足够的钱供给秀英以足够的营养,没有营养的支持,要想三个月恢复将成泡影。当爽爽心急火燎跑到学校找到倩文时,倩文决心要用她救过那么多人的一双手,帮助秀英尽快恢复。
倩文回到家,看到秀英躺在床上痛苦地呻吟,打了石膏的腿直直地放在床上;盛云和爽爽一脸的担心。倩文沉着地说:“我来试试。”
她闭上眼睛,伸出右手,罩在秀英的大腿上面仔细地左右摆动,一会儿,她抬起头来迟疑的说:“秀英孃没有骨折吧,好象是撕裂伤。”
盛云问:“为什么?”
“我‘看’到骨头没有断,只是一个圆圆的骨头上有一条不规则的黑线。”
“你画出来看看。”
爽爽递过纸笔,倩文画出了受伤那支脚的画像,那是她“看”到的图像。画像上应该是半个骨盆,旁边是一个圆骨头,上面一根黑线,圆骨下面是细长的腿骨。图画就是这样。爽爽拿出医院的照片核对,两张图像赫然相同。
爽爽问:“你闭上眼睛,怎么就看得到?”
“我也不知道,这是我第一次在眼前的屏幕上‘看到’。”
爽爽抱着倩文,眼泪刷刷的流,说:“我妈妈有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