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行道上摔跤 [2012/10]
- 灵异往事 (一) [2011/02]
- 回乡纪实 (四) [2011/06]
- 我治好自己的急性阑尾炎 [2010/10]
- 澳洲的鹦鹉 [2011/02]
- 小狗报恩 [2010/10]
- 快看,我种的虫草收获了 [2011/01]
- 浪漫的相亲 [2010/12]
- 我要回国了 [2011/01]
- 滴血川康 47 [2010/09]
- 澳洲——老人的天堂 4 [2011/01]
- 快乐的聚会 [2010/10]
- 墨尔本的春节 [2011/02]
- 澳洲——老人的天堂 3 [2011/01]
- 真诚的感谢 [2010/09]
- 我新出版的书 [2011/07]
- 傻姑娘当了妈妈 [2011/01]
- 写完的话 [2010/10]
- 雪兰 [2010/12]
- 一幅如梦如幻的画 [2010/12]
- 澳洲生活点滴 [2010/10]
- 成都,你好。 [2011/01]
帮助总是相互的,倩文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在迅速长进,她现在能看到每个人头上的光,不同的人头上光的颜色不同。夜里的“病”已经和梦混在一起,没有紧张、挣扎、难受,那对她来说己成了轻松愉快的事了。当然梦和那种“病”的状况不同,她是很清楚的。梦里图象模糊而昏暗,主要是自己不会有清晰的思考;而一旦进入另一种状况,图像不仅清晰还呈彩色,最重要的是她头脑清楚,可以思考,可以和情境沟通,不过,是心灵的沟通。至于在这种境界里她究竟“看”到“听”到和“说”了些什么,她是不会告诉别人的,因为其中的一些事情应该说是当时社会的秘密。此外,她身上出现了更多的特异现象。她的面前打开了一个奇异而绚烂多彩的世界。这样的世界,是不会被人理解和相信的,在当时甚至是会被指责、安上封建迷信的帽子被批判。
舅舅压下了她能治病的消息,患者出于对她的感激,也在舅舅的要求下从不透露。只有每次回家,倩文帮妈妈、秀英孃调理身体,为爽爽消除疲劳,让她们既大开眼界又受益匪浅。
1974年,县上给倩文所在公社一个工、农、兵上大学的指标,这里知青很少,倩文表现突出,再加上秀英叔叔和舅舅的关系,她被推荐到蓉州大学就读,这年她19岁,当知青已经两年多。当全家知道这天大的好消息时,秀英说:“老天爷终于开眼了,我们倩文从小成绩就好,她呀,是读书的命啊。”在秀英心里,她早把倩文当自己的儿媳妇。盛云和爽爽也都为倩文高兴。
又是菜花嫩黄的春天,黄昏时分,倩文和爽爽又坐在小河边上,把脚放进潺潺的流水里。天边仍然是像灰色带子似的山脉,草地依然那么绿,野花依然那么艳,只是那条踩踏出来的小路变宽了。爽爽和倩文在河边坐了很久、很久。爽爽把藏在心里几年的话说了出来。
她问倩文:“那次去看哥,他说从来都是把你当妹妹看,你还会等他吗?”
“那是他被判了15年,不想耽误我,有意说的。”
“15年哪,等他出来你都30多岁了。”
倩文笑了笑,看着天边的那片红云,眼睛深邃而明亮。爽爽明白,倩文是等定了小强。
夜里,倩文静静的坐在床上,积聚起她全部的心力,对着小强劳改营的方向,在心里大喊:“小强哥,我等你,你也要等我啊!”那心里的声音越过田野、穿过铁路,飘进监狱。小强猛地坐起来,他在梦中听到了倩文大声地呼唤。他不由自主地从心里蹦发出埋藏几年的回答:“倩倩,倩倩,你等我,我会回去的。”这边,倩文“听”到了小强的心声。
第二天,倩文拎着简单的行李,轻松地走进大学校门。
蓉州大学坐落来锦江边上,江水哗哗地流淌,带走都市的喧嚣。学校后面是古代一个女诗人的墓园,后来修建成公园;一片斑竹林中有假山、树木、小径和女诗人诗作的挂扁,这儿幽静而清雅。然而,学校却热火朝天。工农兵大学生的任务不仅是来学习的,他们是来上大学、管理大学、改造大学的。老师上课战战兢兢,就怕说错一个字。学生中不少人成天热衷于运动、批判、斗争,在斗争中寻求他们将来的仕途位置。
倩文小学没有毕业就因“文化大革命”停课闹革命而再没有机会学习,由于数、理、化的底子太差,分配到中文系学习。她的年龄在系上最小,没有野心,人又文静,还有些我行我素;她没有锋芒,不惹人、不防备,她是个对那些满怀雄心壮志者无害的小姑娘。这些人对她也就客客气气,不找茬。
倩文成了图书馆的常客,她一头扎进浩瀚的知识海洋里尽情汲取营养。奇怪的是,她从小跟着爸爸学古诗,现在却更喜爱外国作品。大学的图书馆虽已受到很大破坏,但她仍能在里面找到她喜欢的书籍。这种喜爱,来自于和小强的“偷”书结果。几年来那两本书从没有离开过她,她已不知看过多少遍了。
除了规定的上课时间和搞运动的时间,她躲在霉兮兮的图书馆里,最先看的是小仲马的《茶花女》,她为这动人心魄的爱情故事感动流泪。以后,她看了《莫伯桑短篇小说集》《一生》等。一天,她拿起一本《简. 爱》,一下子就被故事吸引,爱不释手,特别是罗切斯特和简. 爱的曲折而坚贞的爱情故事,更深深打动了她,她看了一遍又一遍,几乎把整个故事甚至语言都记住了。几年间,她几乎看完了能找到的所有世界名著。
除了这些书外,她还到处寻找有关特异现象方面的书,希望能解释从小就在自己身上“毛病”。可这类书太难找,一天她找到一本关于气功的小书,开始这本书并没有引起她的注意,是书面上的图画吸引了她。封面上一个老人盘腿而坐,酷似乡下那位老爷爷。书上的内容很多她看不懂,但里面说到的一些现象和她有相似之处;最让她感兴趣的是介绍关于人体是一个小宇宙的说法和练习“小周天”对人的好处。这些内容太新奇了,激起了她的好奇心,她想试试。中午休息,她平躺在床上,想打通“小周天”。
她太幼稚了,仅凭自己的意愿和书上看来的一点点要领,就开始尝试。当她一开始试,就觉得异样的感觉开始了,一股气从她背脊底处往上升。这气升升停停,当走到腰下面一点的地方,气在那里徘徊。倩文想,我看“你”今天要怎样,干脆放松身体等着。突然那股气停留的地方像触电似的从床上弹了起来,接着身体落在床上。倩文吓了一大跳,立即觉得那气往上走了,好像冲过了一个关口,又继续向上。这一走,很顺利。一直走到脖子下面就又上不去,这股气上上下下,反反复复,却无法继续往上前进。但它却越来越宽,越来越有力,倩文的背上,向煮稀饭那样骨碌碌翻腾不息。久了,倩文觉得很不舒服,却无法阻止。她侧身而卧,希望不再感觉到不停翻滚的东西。侧身确实会好一些,但背上仍有感觉,无奈之下只好起床。
这天下午,倩文注定要不好受了,背上总是不舒服,她不想练什么“小周天”了,她只想舒服一会儿。晚上仍作侧身卧,还好,睡着了。
人就是这样,一旦你对某件事感到兴趣,丢也丢不掉。第二天中午,倩文躺在床上,又想起昨天的事,她按捺不住再试试的想法。刚一放松身体,那煮稀饭的感觉又开始了,实实在在、真真切切,绝不是意念,那实实在在是物质的。不一会,她又“触电”了,身体从床上高高地弹起来,又重重的摔在床上,那股不受指挥的气过去了。接着,它在脖子那里徘徊一阵变成细细的两股,从脖子两边升上去,来到头顶。到了头顶,那气,一路下滑,毫无阻力落在开始的地方。这样,不到24小时,那气在倩文上身转了一圈。后来才知道,倩文这傻姑娘居然在懵懵懂懂中把“小周天”打通了。倩文却说,那不是我,那是它自己走通的,我拦都拦不住。
以后,她又找了些气功方面的书看,在一本书上看到气功治病的内容,她才明白自己以前给人治病,居然和书上说的不谋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