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月游记(一)北京 京华旧迹 [2015/05]
- 谁的荣耀?谁的笑话? [2015/10]
- 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2015/06]
- 四月游记(十二)杭州 西湖灵隐 [2015/07]
- 四月游记(十) 南京 金陵王气 秦淮粉黛 [2015/07]
- 四月游记(二)张家界 [2015/05]
- 四月游记 (九)苏州 书画之城 [2015/06]
- 关于中医,你知道多少? [2015/10]
- 从章子怡说起 [2015/02]
- 四月游记(七) 水乡周庄, 西塘 [2015/06]
- 美军即将丧失作战能力 [2012/05]
- 四月游记(十一) 烟花三月下扬州 [2015/07]
- 四月游记(三)湘西,凤凰 [2015/06]
- 四月游记(五)长沙 岳麓 湘江北去 [2015/06]
- 四月游记(六)上海,百年梦幻 [2015/06]
- 世风之叹说乳房 [2011/12]
- 古韵诗社第九轮 城中城 [2011/06]
- 声声慢 秋 (诗社第十四轮作业) [2011/08]
- 我看朗朗和《我的祖国》 [2011/01]
- (夏令营美食)秀色可餐-昙花一现 [2012/08]
- 事茗图 和司徒恭平 并诗友唱和 [2011/05]
- 辛苦一天的成果 [2012/06]
- 西江月 大雁归 [2011/08]
- 冬日 [2015/01]
- 贝壳金钗会 [2011/12]
- 端午寄情 诗社第六轮作业 [2011/05]
- 伊人归来 [2012/06]
- 哥哥 (六) [2011/07]
- 静室吟 [2012/06]
哥哥,在我的生命里,是大写的字。中国人的家文化传统,有“长兄若父,老嫂比母”的说法,只有经历过幼年丧父、丧母的惨痛,才能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在孩童的世界里,父亲是天,母亲是地,家庭的一方天地,是孩子生长的空间。在我们家里,由于父母过早地离开了我们,哥哥嫂嫂就成为了我的天和地。
我的哥哥,我有五个哥哥(确切说,应该是六个,其中一个5岁时夭折,从排行里挪走),在这里说的是我的三哥。
三哥小的时候,很有性格。据老人们回忆,他从小很会摔饭碗,每次吃完饭以后,都是把饭碗重重地一摔!大有“老子吃好了”的气概。说的人没提当时父母是什么反应,我也无从得知,倒是记得小时候,我也用过木碗,不知是否从三哥那里沿革过来,怕小孩子摔碗。三哥还有一个很有性格的表现,就是吃黄瓜不许人家从中折断,掰一段给他,他就狠狠地扔掉,不要!一定得是整根的黄瓜,才会高高兴兴吃起来。这些是他小婴儿时期的“表现”,都是跟“吃”有关系,不知是否这个原因,尽管经历过六十年代的饥荒,他仍然是我的哥哥当中,个子长得最高的。我出生的时候,他已经在读高中,在我全部的印象里,三哥都是高高大大的,从身影到人格。
三哥是1965届大学毕业生。他和三嫂是文革前十七年教育的完整体现。新中国成立时开始读小学,大学完成后,文化大革命开始。他考大学的时候是1960年,由于反右运动,父亲的问题严重的影响到每一位子女,他当时不被允许参加高考。当他的同学们都在准备升大学考试的时候,三哥骑着一辆自行车,为了得到参加考试的许可,四处求人说情,后来他的三位老师联名具保,才给了他一个参加考试的机会。在报志愿的时候,他报了当时最艰苦,没有那么多人愿意做的北钢采矿系。他的一生从此与有色金属结下不解之缘。
都说姻缘前定,爱信不信。三哥在十九岁考进北钢的时候,背着沉重的家庭出身包袱,他肯定不会想到,自己会像那首歌儿里唱的那样:
同所有的青年一样,
你也会遇到位姑娘。
她将和你一起奔跑,
在理想的大道上。
听风雪在喧啸,
看流星在飞扬,
我的心向我呼唤,
去动荡的远方、、、、、、
60级新生联谊会上,三哥收到一个礼物:一个精致的笔记本,扉页上,潇洒飘逸的钢笔字写着:
赠送给XXX同学,努力学习,共同进步,为建设伟大祖国贡献青春!落款是:XXX
从此,三哥的视野里出现了一个学习优秀、白皙秀气的女孩子。那是新生入学的第一个活动,每个人抓阄,抓到谁的名字,就给那个人送个礼物,女孩抓到了三哥的名字,也不知道这人是谁,只好打着闷葫芦去买了个笔记本,写上名字。大家就这么认识了,共同开始长达5年的同窗生活。这个偶然的机遇,连结了他们一生的缘分,那个秀气的女孩子,后来成了我的三嫂。他们的恋爱关系,是从大学三年级开始确立的。用他们自己的话说,他们的爱情是“烈火干柴”。那时候的大学生真是纯洁,爱情是没有任何污染的。不会像现在,混合了太多的肉欲。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之外,北京的香山,颐和园,长城八达岭,故宫,十三陵,到处都留下过他们青春的欢笑。三哥年轻的时候喜欢看电影,攒点儿零钱就跑电影院。为了省下一角钱,常常不乘车,走很远的路去看场电影。因此,后来三哥求婚时那千金一跪,我总认为是受了他看过的那些外国电影的影响。那时的粮食也开始定量了?男孩子正当十几二十岁,长身体的时候,三哥又喜欢打篮球,消耗多,不够吃,三嫂(那时还不是我的三嫂)就省下自己的口粮,补贴三哥。三嫂那时有个家里订的娃娃亲男朋友,是她的姨表哥,因为没感觉,爱上三哥后,跟家里要求,坚决解除了那边的恋爱关系。两个人的关系公开以后,受到不少的压力。因为整个采矿系总共才有五个女生,物以稀为贵,每个女生后面都是追求者众,那么优秀的三嫂,自然不乏追求者,其中包括他们的班长(党员)。
其实,三哥当时一点儿也不占优势。他出身不好,由于父亲的政治问题而饱受歧视。而且,我们的父亲老了,又受到政治运动冲击,在经济上完全不能支撑三哥,是二姐和姐夫资助三哥的的大学。三哥是个彻头彻尾的资本家穷小子,铁定的没有政治前途。嫁给这样的人,是拿一生做赌注,歧路难!三嫂当年的选择,遭到全家的反对,可想而知。但她坚定不移,认准了三哥是个好人,值得托付一生。为了抵御各方的压力,他们相约,无论如何不能荒废学习,一定要保持优秀的学习成绩,让别人没话可说。五年大学,他们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同窗共勉,两人写下了一段共同奋斗的佳话。毕业的时候,以三哥这样的出身,是不可能被分配留在北京的,而三嫂,作为女性,却可以留在北京的设计院,但是,豪气的三嫂,毫不犹豫地表示:天涯海角,跟他一起走!那是一个激情燃烧的时代,也是一个为理想献身的时代。他们的故事,曾经作为那个时代的传奇,在两家后来的年轻人中间流传。
因为两人学习成绩好,他们被分配到有色金属最有名、条件最好的矿山。1965年,两个心心相印的年轻人,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对共同生活的期盼,告别了亲爱的北京,告别了北京的亲人,在“到边疆去,到农村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歌声中,乘上西行的列车,开始他们长达三十多年的西部生涯。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