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月游记(一)北京 京华旧迹 [2015/05]
- 谁的荣耀?谁的笑话? [2015/10]
- 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2015/06]
- 四月游记(十二)杭州 西湖灵隐 [2015/07]
- 四月游记(十) 南京 金陵王气 秦淮粉黛 [2015/07]
- 四月游记(二)张家界 [2015/05]
- 四月游记 (九)苏州 书画之城 [2015/06]
- 关于中医,你知道多少? [2015/10]
- 从章子怡说起 [2015/02]
- 四月游记(七) 水乡周庄, 西塘 [2015/06]
- 美军即将丧失作战能力 [2012/05]
- 四月游记(十一) 烟花三月下扬州 [2015/07]
- 四月游记(三)湘西,凤凰 [2015/06]
- 四月游记(五)长沙 岳麓 湘江北去 [2015/06]
- 四月游记(六)上海,百年梦幻 [2015/06]
- 世风之叹说乳房 [2011/12]
- 古韵诗社第九轮 城中城 [2011/06]
- 声声慢 秋 (诗社第十四轮作业) [2011/08]
- 我看朗朗和《我的祖国》 [2011/01]
- (夏令营美食)秀色可餐-昙花一现 [2012/08]
- 事茗图 和司徒恭平 并诗友唱和 [2011/05]
- 辛苦一天的成果 [2012/06]
- 西江月 大雁归 [2011/08]
- 冬日 [2015/01]
- 贝壳金钗会 [2011/12]
- 端午寄情 诗社第六轮作业 [2011/05]
- 伊人归来 [2012/06]
- 哥哥 (六) [2011/07]
- 静室吟 [2012/06]
各位可记得一个词,悬壶济世。笔者并不认为中医有多么神圣,但是,中医是非常宝贵的。原因在于,中医是数千年来,以无数的生命为代价换来的济世珍宝,我们这些后代子孙,不该加倍珍惜吗?一部《神农本草经》相传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毒。孙思邈之为药王,不是生来就知药性,他活了一百二十岁,一生中,不可能都是成功的病例,没有败案,如何学习到经验?张仲景被尊为医圣,他在《伤寒论》里列出很多误治坏病,其中有别的医生误治,也应该有他自己误治的,因此,他才在太阳病章节,首先强调治坏病。前人是如此无私磊落,把自己的点滴所得,无论成败,都记录成书,以警示后人。这些经验都是人命换来的,不比今日笼子里的小白鼠试验更珍贵吗?
换言之,对中医期待过高,以为中医就是创造奇迹的,能起死回生,把西医治不了的绝症都能解决,否则,就是庸医,那是无知的捧杀中医,适足以害之。不要把中医祭上神坛,也不要把西医当作真理。医学的本质,是治疗疾病,减轻痛苦,而不是肆意扩大医学的外延,到阻止和延后死亡,甚至复制生命。生老病死,是宇宙的自然规律,中医不可能违背这个规律。坊间那些长寿秘诀,养生之道,并不是中医,而是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滥觞。无论食物、植物、动物、矿物、世间万物,只有在中医理论下实施救治,才称之为中药。离开了中医理论,他们只是食物植物动物和矿物,并不是药。否则,我们每天吃饭岂不成了吃药了?从这个意义上说,现在普遍的浑淆中医概念,引来的各种毁誉也无处着落。
无疑,中医与中国文化不可分割。鼎盛于约三千年前春秋时代的中国古代哲学、各家学说,都渗透在中医的理论中,如道家、儒家、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易经、数术,甚至兵家诡道,云云总总,其中,由于道家学说在中土哲学中,对宇宙本质的思辩最彻底,因此后期中医理论,道家学说占有很大的比重。整体来看,中医的学说,分为三个部分:理、器、术。
理的部分,是哲学的指导方法;器的部分就是人体;术的部分,是治疗手段。
人体这个“器”,既是理的着落之处,又是术的施治对象。中医对人体的功能和结构的认识,是源于中医的医理,千万不要以为中医没有解剖学,好像古人连尸体解剖都没做过,怎么可能!可是,为什么中医的人体生理和现代解剖学会差异如此之大?原因在于,中医理论,发现和界定了人体是一个完整的宇宙系统,在这个系统里,发生的一切现象都是宇宙现象,从而,为生命的机能和现象找到了一个天幕模板——宇宙。从此,对宇宙的解释,就是对生命生理的解释,而道家学说本就对宇宙有了完整的解释,从而,对人体的病理改变,对治起来也就万变不离其宗了。
中医与西医的歧路,正在于这个“理”, 理还够不上“道”的层次,道不同,不相为谋,理不同,解释就不同,那只是着眼点不同而已,能否殊途同归,还是指日可待的。
这些年来,人们对于医学的理解,越来越多的陷入误区。以为医学的发展,就是让人长生不死,这也是医学自己违背宗旨,带来的恶果。人类应该永远记住,我们不是宇宙的主宰,生老病死是宇宙自然规律,为什么妄想要打破它?医学为活着的人减轻痛苦,并不承担主宰生死的责任。
我的恩师有一段广为人知的经历。当年,他的母亲患了疾病,生死之间,请了京城名医施今墨来诊治,几服药后,病情好转,次年,其母又病,适逢施今墨先生去南方应诊,遂请了另外一位医生,未料药到人亡。恩师痛心疾首,愤然天下庸医害命,立志学医济世救人,未久,拜在施今墨先生门下,成为施老高徒。几十年后,恩师自己已成一代名医,在我入门成为他的徒弟后,恩师悄悄传了我一个不传之密:病不是治好的,该好的就好了,不该好的,谁也治不好。恩师还说,这是他的老师施今墨告诉他的。
这个密传,让我想了三十多年,至今还在继续从中领悟。我猜,恩师对当年他母亲早逝的事,已经释然。世上本无庸医、神医, 该好的病,即使撞到新手医生,一不小心也能撞出个圣手,不该好的病,撞到名医又当如何?无非是个败案。世人可能领会这其中的深意?死生有命,就算是个庸医,他只是术不专精,初衷也是希望能治病救人的,你为何会遇上,还是自己的缘分。如果,我们真的理解了这一层,还会有那么多的医疗纠纷吗?
我刚毕业时,第二个星期开始独立门诊,有位北京人艺的职工,因为肾结石来医院看中医,分诊台把他分给我这个年轻医生,让他很不情愿,因此满心恼火,急赤白脸。我看到他怒气冲冲,满脸通红,舌红胎黄,再一问,还有大便干燥,立时断定他是实证热结,八正散原方开上,生大黄10克后下,嘱他四服药吃完再来,这几天小便的时候,注意检查有无结石下来。他半信半疑拿着药方走了,我下了班想起这个病例,突然手脚冰凉,吓得胃口都没了。因为不知道10克生大黄,还后下,会峻猛到什么程度,会不会把这个人泻到脚软?以后的两天,牵肠挂肚,寝食难安。好不容易把这事淡忘了,第四天,蓦然发现他坐在候诊处像是等我。这一惊非同小可!吓得我缩头躲进诊室,任凭分号台的护士怎么叫,都不敢答应,直到另外一位医生替我接诊了这位病人。几分钟后,同事来告诉我,说刚刚找不到我,他替我接诊了我的病人,吃了三服药,结石下来了,他今天拿着结石来找我,问还剩一付药吃不吃了,同事说,他按我的原方,又给他开了四付。
看了这个故事,没有人会认为,我这个刚毕业的新手会是什么神医吧?我更不会自以为是了。那只是一个巧合,是他的病该好啊!他的福气,成就了我的一个成功病例,说实话,以后,我也没有再遇到同样的病例。我想通过这个事例,说明一个道理,就是我的恩师说的那句话。因为当时,我刚刚毕业,完全没有经验,加上初生牛犊不怕虎,楞猛傻的误打误撞,就把他的结石打下来了,而我自己也吓得半死,以后,则愈趋保守,再也不敢莽撞了,也就再也没有这类成功病例了。因缘际会,医生治病,有一半是病人的造化,这么多年,每看到病人好转,我都会从心里感激他们与我结的善缘,这也正是恩师教导我的。
前几天,有位同学牙痛面肿,几个人看到,就讨论起古代没有牙医,得了牙病该怎么办呢?就象有位村友问,家人有喜看不看妇产科医生?我想说,在没有西医的千万年,人类和一切其他生物,从来没有停止过繁殖,没有空调电器,没有汽车飞机,人类仍然走过了万万年,一百年远远不是人类历史的全部。中医在两千多年以前,就有完整的内、外、妇、儿科,这是一套完整的医学体系,有理、有器、有术,不是浮躁的现代人用几个月速成就能吃透,更何况中医所涉及的国学基础十分深厚,各人悟性有高低,成就也不同,以至于,在中医领域中干了一辈子的人,都说不明白中医的也大有人在。现代科学精于物质世界的研究和发展,技术仪器的先进,令人眩目。应该说,医学的发展,带来很多的惊喜。但是,人不是纯物质,人是有灵的生命,因此,西医的局限性也不可否认,并不是出于偏见。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对于自己不甚了解的学科,应该抱有敬畏的态度,而不是急于否定,急于抛弃,对于中医,尤其如此。中医沦落到替补医学是中医门下的耻辱,如果将来有一天,中医被取代,则是人类的悲哀。
中医,没有那么神秘,也没有多么神圣,中医只是中国人祖祖辈辈、家家户户都熟悉的一个传统,从古时候,传到现在,别的国家和文化,哪怕只得中医一点皮毛,都惊为天人,视为至宝。而我们自己,却如此的财大气粗,对它不屑一顾,对它不甚了了,对它一知半解。我就是想问问,中医不应该得到国人的重视和爱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