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解张澜澜的档次,与汤灿一比 (少儿不宜) [2014/08]
- 徐才厚情妇张澜澜(图) [2014/08]
- 赖昌星为什么想搞董文华?(18+) [2012/04]
- 彭丽媛并非一只死穴 [2017/07]
- 解密:谁出卖了张玉凤? [2014/09]
- 看女人玩弄男人生殖器有感 [2020/02]
- 中共高层已达成妥协:大阅兵游行十大疑点 [2019/10]
- 红二代聚会发泄对习近平不满 [2017/04]
- 肺科病房淫乱的难言之隐(18+) [2013/03]
- 与高官通奸的杀伤力 [2017/02]
- 中国大阅兵漂亮女兵最新集萃,先睹为快 [2015/08]
- 严重关注:上海市全体党员登记名册外泄 [2020/07]
- 请大家来辨认:她是谁的私生女? [2019/10]
- 耿爽出面收回对美国的肆意攻击 [2020/03]
- 国色天香:中央办公厅直接挑选“两会”女服务员(一) [2021/03]
- 中国官方缘何不为毛泽东“私生子”平反? [2013/04]
- 红军到处强奸妇女是真是假? [2016/09]
- 祖国有难不捐款,你能算是中国人?! [2020/01]
- 南海开战一周后的中国局势 [2016/08]
- 为韩正同志,我再赌一把! [2015/01]
- 最新发布:就上海踩踏事件答记者问 [2015/01]
- 离开主席教导我成不了游泳好手 [2015/07]
- 华人在哪里都不心齐,为什么? [2016/01]
- 一个专门打着名人旗号的写手 [2015/04]
- 上海是重灾区 [2012/10]
- 得天下者是因为得民心? [2014/11]
- 维护毛泽东思想的五种手法 [2012/10]
- 大妈舞与体貌特征(附图) [2016/12]
- 红歌响彻国会山,她的希望? [2015/01]
- 抗美援朝,何必纠结? [2016/09]
中评社是什么性质的媒体?
全称“中国评论通讯社”,简称中评社,是一家网络通讯社。它是由中国大陆的一些与汪道涵较有渊源的学者在香港创办的政论杂志,称为“唯一跨两岸三地公开发行的政论杂志”,但文章及观点以中国大陆立场为主。
看到昨天中评社发表对薄熙来的评论,勇猛而精辟,这是迄今为止能反映中国官方观点的最引人注目的一篇文章。
|
它首先引用光明网的文章:回观薄熙来的政治之旅,其勃其衰,可谓“玩得就是心跳”。作为众所周知的高干子女,薄熙来的人生轨迹与其父辈的政治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其人生经历实可作为中国政治的一个印证。不过,也许正是“吃透”了中国政治的原因,薄熙来并没有从父辈们九死一生的政治波折中汲取教训与经验,当然也更不可能产生具有超越性的政治抱负。 中评社说:薄熙来在仕途上打马赶路、在政坛上呼风唤雨的过程中,时刻不忘打造、包装个人的政治形象,充分而巧妙地利用其所辖之地的“党的喉舌”以及现代大众传播工具,把其应负的政治义务和必须履行的官员职责转化成个人的“政治魅力”,由此不断垫高其实现个人政治抱负所需蹬踏的台阶。这种“垒台阶”的过程,其实就是把政治人格化的过程。 评论指出:“政治人格化的负面效应之登峰造极,恰恰发生在中国的“文化大革命”时期。在现代政治中,政治人格化相较于政治制度化之不可取,就在其以人格弱化和替换品格与政格,以人格抽空和虚置制度及其约束,最终借以人格的“魅力”把自己凌驾于法律之上,由此导致社会大众人格和整个政治结构的“无格”,引发社会政治灾难。按照薄熙来自述,他也是“文化大革命”这种人格化政治所引发的社会政治灾难的受害者之一。只不过,他的这个“受害者”之说,不是用来反思、警戒、清算从而超越为害国家和社会的人格化政治,反而成为其构造自己的人格化政治的一个金字招牌。 “不可否认,薄熙来的从政背景坚实,个人形象上乘,可谓风流倜傥,洒脱自如。但是,薄熙来把所有这些都用来构筑他曾因其受害的人格化政治上来,希冀重拾那个给中国带来空前灾难的老套政治模式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当然,这一次,在他的治下,他摆脱了受害者的地位,反以此来加害别人,为害社会。 “薄熙来在其所辖范围,实行“一言堂”统治,说一不二,一言九鼎,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他所在的官场,只允许他一个人的魅力存在,其他人在其眼中都是家丁,尽是蝼蚁。薄熙来设计打造自己的魅力形象,鼓励放任那些肉麻地吹嘘和“歌颂”自己的文字和歌曲,但对任何不利于自己的言词甚至哪怕仅仅是表示,都要以其不被监督和限制的权力,动用专政的力量给予最严厉的打击。《薄熙来之歌》的诞生和扩散,反感薄熙来并有所表示的人所受到的非人道迫害,就是再好不过的证明。 “毫无疑问,无以制约的权力是薄熙来崛起于政坛、跌落于政坛的根本原因之一。此正所谓“成也权力,败也权力”。他在王立军事件和薄谷开来故意杀人案件中滥用权力,利用权力为他人谋利,直接和通过家人收受他人巨额贿赂和巨额财物,与多名女性发生或保持不正当性关系……而就是这样一个龌龊至极的人,在公众面前却是满腹治国经、满口漂亮话的正人君子。这样的人能在中国政坛上叱咤风云,一路上行,真是让已经受过“文化大革命”这茬罪的人们惊出了不止一身冷汗! 评论最后说:“薄熙来的政治之路,再证文革的政治模式,已是一条死路”。 看了这篇文章,对薄怀着遗憾或惋惜心情的一些海内外人士,可以知道寄希望于毛泽东的接班人是个什么希望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