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杉矶的华人公公杀儿媳的重大`命案、哥居然是知情者、震惊又惋惜红颜薄命。 ... [2014/01]
- 婚前体检、脱裤子的故事!(真实的情景) [2013/12]
- 50岁以下的中国女人都是那个德行!一次都不能少!(原创) [2011/11]
- 男子汉也有被性骚扰的时候,真实的故事(原创(结婚的朋友专辑,80后谢绝阅读 [2011/01]
- 惨!儿媳对公公讲错了一句,引来了杀身之祸!杀儿媳命案的社会反思! [2016/03]
- 大大咧咧的虎妈把三万美金放在托运的行李里被美国海关查获、全部被海关没收了!真实的 ... [2011/06]
- 我这大半辈子:我是38军军营里长大的,38军是64戒严的主力军! [2014/05]
- 被人淡忘的历史:北京使馆区偷窃、吴文北判死刑!!法国总统求情都未果!! ... ... [2013/10]
- 25年前、不悔的选择:破釜沉舟、我炒了我的老板:中央党校的鱿鱼。 ... ... ... ... [2014/12]
- 骚扰电话:一个无聊的美国流氓给我的餐馆打电话说要买那个东西,还要外送! [2010/10]
- 中年女人最大的本钱是神马?:闭月羞花的脸?富可敌国的财产?或是神马东东?(原创) [2011/06]
- 人活着图什么?(1)国民党将军的女儿为什么不状告美国的麦当劳!(原创) [2011/05]
- 中国人幸福吗?大丈夫因祸得福、能亲眼在北京见证中国人的幸福生活(1) ... ... [2012/11]
- 千年前的宋代炫富女比郭美美还要拉风 (zt) [2011/07]
- 我和她大学同窗四年,大学毕业时我们仍是25岁的童男童女! [2010/06]
- 壮士纽约断腿,焉知祸福(1)(原创) [2011/03]
- 宁静千年正式向平凡往事道歉!包括平凡的粉丝团(原创) [2010/10]
- 一封写了30年的情书:给我初恋的情人,一位女军人,燕子中尉的情书! [2010/08]
- 中国男人最缺什么?!(原创) [2011/04]
- 女人头发长见识短(原创) [2010/12]
- 给一位海外八零后的公开信:如有来世,我同你的父亲、母亲再相见,我定会出手,绝不让 [2010/08]
- 贝壳村藏龙卧虎!昨晚欢迎老阿姨聚餐花絮!! [2013/01]
- 中医是瑰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2013/03]
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
——吴非
“不跪着教书”——是南京师大附中特级教师王栋生的一句名言,也是一本教育随笔的名称,吴非是他的笔名。
这句话让教书人看了出一身冷汗。我们不是一直都站在讲台上吗?
但是,王栋生老师说:
“模范教师”为了“坚守讲台”,而不顾家庭,以致妻子瘫痪,老父含恨而死,无暇关心女儿学习,连自己也延误治疗而落下终身残疾。这其实是一种变态的极端的个人主义,是极不人道的,至少是麻木和虚伪的。”
“许多教师对教学工作机械重复,对学生冷漠,对生活冷漠,是对教师职业的亵渎。”
“许多教师、学生自己不把自己当作人,自觉地争当考试机器的“螺丝钉”和官僚体制的奴隶,以致奴才,以求分得一杯羹。”
……
这些话,是一声断喝,指出了教师职业要求教师“不近人情的反人道的奉献”的虚伪性;这些话,是当头一棒,打在了有严重职业倦怠和职业麻木的教书人的头上;这些话,是一枚炸弹,在以顺从为职业道德的教师群体里,发出最真实的轰鸣;这些话,又是一颗启明星,高挂在前方,告诉我们,方向在哪里。
所以,不跪着教书,不是指我们的身体站在讲台上,而是首先要从精神上站起来。
诚然,精神的站立需要很多客观条件,比如社会环境,比如教育体制。但是,这不能完全成为我们站不起来的理由,当我们个人无法改变体制的时候,我们能够改变的只有自己。我们应该常常自问,我们是谁?
自古我们被奉为春蚕和蜡烛,是无私奉献的楷模,而在物质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我们依然被要求着“安贫乐道”。李镇西教授提出了“教育是一种悲壮的坚守”的理论,即使成名的教育家都会认为这个职业是人要为之牺牲的一场苦难,是一条殉道者的路,那么我们似乎别无选择。
可是,当崇高需要牺牲亲情,需要牺牲孝道,需要牺牲健康,需要甘守清贫,甚至于需要抛洒热血时,崇高已远离人性,成了高处不胜寒的道德冰峰,这样,“模范”也会鲜人问津。
这让我们不得不想起一句话:“子路受而劝德,子贡让而止善。”
这句话出自《淮南子》,书里有这样的一个故事:子路在路上救了一个落水的人,并接受了此人一头牛的答谢。子路回来后,将此事告诉孔子。孔子很高兴,说:以后乐于助人的事会越来越多了。鲁国曾经颁行一项政策,凡是为在他国为奴的鲁国人赎身的人,按照鲁国法律应得到官府奖励。孔子另一个弟子子贡,家境富裕,不差钱,为人赎身后,将票据销毁,他认为做好事求回报不道德。孔子得知此事后非常生气,责骂子贡阻止了一项仁政的施行。果然,为鲁国人赎身 的人变得越来越少了。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子贡的行为无意中提高了“善行”的标准。许多有心为人赎身而又无力承担费用的人望而生畏,行善之人自然越来越少了。而子路救人受礼却是对世人行善的一种鼓励,于是,行善之人就越来越多了。
这个故事要告诉我们的哲理是:过分抬高道德标准,使一般人达不到,反而会毁掉社会正义。对于我们来说就是:模范教师需要在日积月累的付出的基础上还要发生流血流泪的典型事迹才能成为模范,我们普通的教师怎能堪此重负?王栋生老师说,“教师应当有正当的人性。一个人没有‘人’的意识,没有正常人的思想感情,那就不能从事教育工作。”这句话道出了最基本的教师观。
是的,我们是人,而不是神,所以我们首先只是一个有尊严的劳动者。我们要懂得如何维护自己的“人”的权利:学会适度的休息,学会不追求完美,学会不纠结于成绩,学会爱护和照顾家人,学会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也要学会对一些无谓的过度劳动说“不”,这些,都会让我们的心灵趋于开阔平和,因为感悟到了工作之外的美好,所以反过来也就能用新的眼光去看工作,自然也能经常看到自己工作的可爱之处了。
我们工作的可爱之处在哪里呢?就是我们不但是有尊严的劳动者,还是爱的使者——这是我们对自我价值的一个深层次定位。因为有我们的工作,孩子们变成有思想有感情懂得感恩学会创造的人,这些价值无法用金钱衡量,更不能用任何偏见来诋毁。因为怀着爱,撒播爱,传递爱,我们目光澄澈,激情满怀,幸福荡漾——这是我们作为普通人的价值的提升。
“ 我们不仅是庄严的劳动者,而且是爱的使者。”当我们能够意识到这两点的时候,我们的精神就会站起来。
“与其坐而论道,不如面壁参禅。”精神上的站立需要行动上的站立做支撑。生命的真义是体验,是当下的体验,教育也是如此。
我们不要单纯做知识的有声传递者。据调查,一篇课文没有教师的讲授,学生理解知识正确率也达到80%,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喋喋不休?如果我们不愿从传统的教学中解放出来寻求新的教学方式,那么我们就会一直跪在古旧的模式里焦灼无奈。
我们也不做机械麻木的考试机器的螺丝钉。当然不是说我们就去支持学生不要中考高考,而是学习成绩和能力应该不会成为反比,注重能力比注重成绩对学生的影响要深远得多。如果我们不愿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努力谋求素质教育之路,那么,我们就会一直跪在分数的阵营里无法突围。
我们应该做“术而有道”的老师。
所谓“术”,就是要做专业型教师。
什么是专业型教师?我认为,不只是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更应该把自己融入学科之中,感受到这门学科的美丽,首先做到自我的成长和心灵的愉悦,然后才能让学生受益。当教师在言谈举止中尽显这一门学科的魅力,就会化自己认为腐朽的事业为神奇。
如何成为专业型教师?学习、实践和反思是一条最有效的路径,通过读书,我们可以以书为媒,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和古今中外的名家、大家进行对话交流;通过实践,我们可以去探求适合当今学生的教育教学方法,如今新课程改革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广阔的空间和自由,这是有利时机,应该抓住;通过反思,我们可以总结经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模式,可以看到不足不断完善,让自己的教学行为上升到理论高度。所以这个过程是一个自我激励、提升境界的过程,更是一个不断提升专业知识的过程,当你在课堂上能够把教育教学理论自然的实践,又不断的反思得到新东西的时候,你的生命本身就是在进行一种独一无二的创造,你也就会成为一个专业型教师了。
具体怎样做呢?写作应该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所有成名的教育家都曾经是最普通的一线教师,他们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写作的积累,魏书生的书稿厚度达到屋顶,他写了85本500多万字的日记,这是怎样的勤奋?他的专业来自哪里?来自对一线教育教学的探究,因此真正的专家即使成名之后也不愿意离开一线讲台,魏书生即使当了教育局局长之后也坚持在一线教课,李镇西当了校长还要带三个班的副班主任,因此“真正的专家都在一线”,这是成了名的专家给一线教师的一份肯定,也是一份鼓励,我们当惜取。有专家问:一天写一篇很难,那么,三天写一篇如何?三天写一篇也难,一周写一篇如何?一周一篇也不容易,一个月如何?只要肯钻研,肯坚持,天长日久,你就是这个专题的专家。
当然,这并不是说所有老师要专业化发展的最终目的都是成为有名的教育大家,天时地利人和等诸多因素决定了能出名的人毕竟只是凤毛麟角,而所谓“专家”也不能单从是否出名来评定。我们专业化发展是为了不让自己的教师生涯虚度,不让自己的人生白活。人活着,总要做一些什么,总要做出一些什么,即使我们只是平凡人,纵然不为别人羡慕的目光,也要为了自己心中的一份追求,一份舒畅。
这份舒畅还可以来自一个更高的追求,那就是教师的“道”。所谓“道”,就是教师的教育理念。
如果说“术业有专攻”是一种技能,是一种工作生活的实践能力,可以让我们养家糊口让我们争取一份做教师的尊严,那么,教师的教育理念则是来自心灵的探求,来自思想的创造。我们先来看一看教育大家们的教育理念吧。
陶行知的教育名言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叶圣陶给中文教育引入了一个全新的观念:“教是为了不教”。李镇西的教育理念是“充满爱心的民主教育是充满人性、人情和人道的教育”,魏书生的教育理念有很多,其核心是“自主”教育……比对一下,不难发现,教育家们的理念有一个核心,那就是:“以人为本”。说到底,教育是人的教育,如何让学生学会爱?如何让学生拥有幸福的能力?如何让教育过程充满温馨的人情味?如何让学生回归他自己?这些,都充满了浓浓的教育关怀,像一颗颗爱的种子,在学生心中开出真善美的花朵。
如果有人问我们,你是教师,你做了这么多年教师,你的教育理念是什么?我们能否回答?我们学习了很多很多教育家们的思想,但是真正用行动实践的又有多少?教育理念不是贴在额头的标签,而是深入每一个教育细节的自觉实践,唯有亲自品尝到优秀的理念带给我们的甜美,才能面带微笑心情愉悦。
也许有人会说,教的曲儿唱不得。对,的确如此。有不少人在学了魏书生教育理念之后是按照他的方法教学,可是几乎没有效果。其实这并非魏书生的教育理论不管用,而是一些老师在学习运用魏老师的方法教育学生、管理班级时只是机械模仿,并没有真正把握魏书生教育管理思想的精髓。
其实,即使把握了教育家思想的精髓,也并不是教师得“道”的最高境界。最高境界应该是在学习实践中产生冲突、提出疑惑、再找到解决办法,从而产生新知。名家不是权威的发布者,我们也不是被动接受的学生,我们的思维应该是一个不断的动态生成的过程,只有产生了新的思维,才是学习和实践的最大收获。因此,我们必须保持一种开放和自由的境界,一种空灵的境界,只有如此,才可以去清空和吸纳,才可以践行和创造。当我们具备创造力,产生自己的教育理念的时候,也就拥有了自己的人生理念,学生的创造力和人生理念也就会逐渐产生了,因为我们是他们的榜样。
“要想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我以为,这正是我们“站起来”的崇高责任。
那么,让我们站起来!
既要树立正确的自我价值观,又要探求自己的教育理念;
既要保持着对职业的敬畏,又要拥有做人的良知;
既要做爱的使者,又要做有思想的教师。
站起来,不跪着教书。
不跪着教书,站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