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单鱼生 [2012/02]
- 亲身经历 – QQ 骗术 [2012/04]
- 回国点滴(二) [2012/02]
- 巴刹 [2011/05]
- 认识一下榴莲树吧~~ [2010/07]
- 不想上班的日子 [2011/04]
- 记忆中的味道 [2011/07]
- 亲近自然亲近你我之“美食烹饪类” - 豆沙面包可以这样卷 [2012/07]
- 回国点滴(三) [2012/03]
- 土耳其手信 [2011/10]
- 烹饪心情 [2011/05]
- 简单不用烘焙的奶酪蛋糕 [2011/11]
- 周日伙食 [2011/07]
- 自制饼干 [2012/08]
- 周末上菜 [2011/06]
- 玫瑰花馒头 [2011/10]
- 四喜蒸饺 [2011/10]
- 会恶心吗? [2011/07]
- 越剧清唱《红楼梦》片段 - 达人秀 [2012/07]
- 酥皮月饼 [2011/09]
- 三张头像 [2011/11]
- 桂圆酒 [2011/10]
- 厨房趣事之第一次的蛋炒饭 [2011/11]
- 快乐长一岁 [2011/12]
- 2012-07-26 [2012/07]
今天是我父母亲结婚46周年纪念日。
晚上打了个电话回家表示祝贺,是父亲接的,刚散步回到家,母亲还在楼下走路运动呢。我问他们是如何度过的,父亲笑呵呵地说,在外面吃了饺子、葱油饼和几个小菜。我打趣道,就这些还要去外面吃呀,我都能弄给你们吃呢,我还以为你们去烛光晚餐了。父亲乐道,等你以后回来弄给我们吃吧。父亲说,他今上午有门诊,下午我母亲有门诊,所以晚上就只能在外吃了,家里倒是有朋友下午从阳澄湖快递来的大闸蟹,不然是可以喝点小酒庆祝一下的。我马上说,只要你们开心就好了,吃啥喝啥都无所谓啦,等4后年你们金婚再大肆庆祝吧,到时候我们一定飞回来。
父亲和母亲曾是六年制的学长和四年制的学妹,同年大学毕业,结婚,再一同服从分配,离乡背井到了毛主席的故乡湖南,在那里学以致用了二十年后,才借着改革开放的东风,调回故乡继续发光发热。当年的学长和学妹在婚后的第二个冬天升级做了我的父亲和母亲。
父母亲让我出生在他们的故乡上海,一来上海各方面的条件都较好,又有亲人照顾;二来当时的潮流是年轻的知识分子需要时常下农村接受再教育,那种艰难困苦的生活,父母亲自己体验就足够了,不忍孩子跟着一起颠簸,所以我出生后的第40天,父母亲便离开了我,回到了红太阳升起的地方。我就由当年才48岁的外婆一手照料,直到中学我才回到父母亲身边一起生活。
我这一代的父母亲们,年轻时被约束,吃过苦;中年时被压制,经济压力重;壮年时有些甚至要到退休年龄了,又面临了评职晋升的挑战;只有到了老年好像才真正活了起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他们那一代知识分子身上充分地体现了出来,待遇一年比一年高,退休工资一涨再涨,比许多在职的年轻人还要高。所以说最后幸运的是我们这一辈,家长们在经济上都不需要我们做子女的费心,也懂得自己消遣娱乐,减轻了我们人到中年三夹板的压力,相反的倒是他们还时不时地要给予孙辈们来点赞助啥的、担心子女的工作生活状况啦。
父母亲年轻时就很喜欢旅游,国内大小城市、名胜古迹都不会错过;退休后,对旅游的热爱更是上了瘾。除了前几年每次先飞来我这里,办理签证再随我们一同自由出行,去了澳大利亚、泰国、马来西亚和日本外,去年两人在国内跟团走,五月去了欧洲诸国;六月和亲戚去了台湾;九月和邻居朋友又去了俄罗斯。今年5月他们又和一起去俄罗斯的原班人马去美国游玩了14天。当时在美国大使馆面试签证时,美国人就只翻两老的护照,没一句废话地就给了签证。他们那班人中,只有一位老先生被拒签了,理由是退休金太少了!!! 真...(咱还是做淑女吧)
经历过风风雨雨的父母亲,非常珍惜现在的生活,尤其是他们热情依旧,积极乐观,除了活跃在自己的领域,还热心公益活动。身为子女的我,除了为父母亲骄傲外,唯一的要求就是,只要身体允许,一切想做想玩的,不要犹豫马上就行动。钱财乃身外之物,儿孙自有儿孙福,无需为他们操心太多的,只要您们身心健康,就是子女们最大的福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