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伦敦秀“裸骑自行车”令人眼福大饱 [2013/08]
- 三月的樱花,一个人看 [2020/03]
- 日本全国紧急状态前戴上口罩去超市 [2020/03]
- 沐浴党恩红利 上海新景点时髦打卡 [2020/03]
- 趣话孩子要单独住出去了 [2019/11]
- 老爸感恩深度宅美食,上海今起也封闭 [2020/02]
- 情人节的爱国网购 要情商更要智商 [2020/02]
- 雅加达红灯区的春宵不眠之夜 [2013/09]
- 昨天紧张的晚餐 只有一只便当 [2019/11]
- 沉沦不意外,韩国深夜秀夸张超日本 [2015/12]
- “公开邀请性骚扰”日本空姐来真格 [2014/03]
- 澳门豪秀香云纱,不敌武汉靓颖汉服艳 [2019/11]
- 韩国人气少奶奶 知道有假 还是迷人 [2019/10]
- 搶眼:男女混合裸体橄榄球赛 [2011/08]
- 冬至,去超市买点什么吃点什么 [2019/11]
- 主张啥也別“赤膊”! [2011/06]
- 我赴女体盛宴 [2012/03]
- 东京上野:樱花似倒海 人潮胜翻江 [2012/04]
- 她,悦目赏心,过目难忘 [2011/04]
- 17日下午去震心区的超市・・・ [2011/03]
- 来一碗蝦肉餛飩和生煎・・・ [2011/04]
- 中国道路停工,推土机拆除,印度如是报道 [2017/08]
- 日本8.8級強震 10米大海嘯・・・ [2011/03]
- 牛!国安部常务副部马建竟也被双规 [2015/01]
- 雷人!中华之“天价香烟” [2011/09]
- 論上海人、上海話可以緩行 [2010/12]
- 朗朗,你的音符有错 [2011/01]
- 上海文联的小阿姐 [2015/12]
- 中国,请不要过度崇拜金牌 [2012/07]
- 反台独 不要反台湾的民主法治 [2017/01]
节选自 作者 小乔 的《法国学者:莫言的作品,无声的抨击 》
节选提要:中国作协副主席莫言获诺奖在法国也引发不小的冲击波。因为第一位华人作家获诺奖的今天就是法国公民。大大小小的媒体在介绍莫言的同时没有忘记获诺奖的刘晓波和高行健。《世界报》在介绍莫言现象时特别注意到了中国官方给莫言获奖时添加的定语,首位“本土”或“中国籍”作家。
节选提要:中国作协副主席莫言获诺奖在法国也引发不小的冲击波。因为第一位华人作家获诺奖的今天就是法国公民。大大小小的媒体在介绍莫言的同时没有忘记获诺奖的刘晓波和高行健。《世界报》在介绍莫言现象时特别注意到了中国官方给莫言获奖时添加的定语,首位“本土”或“中国籍”作家。
法国媒体注意到,李长春的一封贺信和莫言曾参与抄写《延安文艺讲话》所引发的批评声。而曾常驻北京的法国记者哈斯基在网上发表文章说,莫言不是官方作家,他在思想和写作上都是一个自由的人。他获诺奖、赢得国际上的赞许是当之无愧的。
法国网民在相关文章上大量发表了不同看法。一位叫莫容Pierre-Olivier MOJON 的网民在《世界报》上写道:才华横溢的莫言是一位与众不同的作家,这项诺奖是对全中国和中国古老文化的赞誉。
一个名为萨娜Shanaa 的法国网民在《世界报》上写道:这个时代的诺贝尔奖如同当年萨克奇颁发法国荣誉骑士勋章一样荒唐。萨娜继续写道:当年美国总统奥巴马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就曾令人费解。
《新经济学人》中国栏目作者 巴亥Philippe Barret 写道,莫言不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作家。在他之前,2000年,高行健同样获得了这个奖项。当时,诺贝尔文学奖的文学意味和政治意味一样浓。高行健这位银行家的后代,在文革历经磨难,红卫兵烧毁了他装满一箱的手稿,五七干校给他留下了不堪回首的记忆。但是法国业内人士对莫言并不陌生。他的作品从1990年开始被汉学界重视。
大部分汉学家对莫言纪实的文笔印象极深。他们认为,有的时候,历史会失去它的记忆;而莫言的小说却找回了很多历史回忆。巴亥Philippe Barret被莫言质朴、诙谐的文体所打动。他希望莫言获诺奖能引发更多法国读者去阅读莫言的作品。有些法国网民也在发推时批评法国记者对莫言妄加评论。网民希望,记者在对莫言评头论足前先去阅读一下莫言的作品。我们阅读《红高粱家族》、《丰乳肥臀》、《蛙》三部代表作的时候,很难想象莫言脑海中闪过了什么。但他对自身所处的世界了解得一清二楚。他那不带偏见的分析,犀利的笔锋、尖刻的抨击、对中国妇女地位卑贱的描述,都让读者看到了好的共产体制下残暴的一面。他原谅中共体制,是因为共产党不再让民众饿肚子,这是他爱国、不否定中国体制的一面。
巴亥认为,这一届诺贝尔文学奖以它独特的形式展现了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地位的变迁。
巴亥还介绍说,1988年,高行健开始在巴黎郊区巴纽里定居,起初生活艰难。1989年,成为法国“具像批评派沙龙”成员,以后连续三年参加该沙龙在巴黎大皇宫国家美术馆的年展。1992年,荣获法国政府颁发的“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1997年,加入法国国籍。
大部分汉学家对莫言纪实的文笔印象极深。他们认为,有的时候,历史会失去它的记忆;而莫言的小说却找回了很多历史回忆。巴亥Philippe Barret被莫言质朴、诙谐的文体所打动。他希望莫言获诺奖能引发更多法国读者去阅读莫言的作品。有些法国网民也在发推时批评法国记者对莫言妄加评论。网民希望,记者在对莫言评头论足前先去阅读一下莫言的作品。我们阅读《红高粱家族》、《丰乳肥臀》、《蛙》三部代表作的时候,很难想象莫言脑海中闪过了什么。但他对自身所处的世界了解得一清二楚。他那不带偏见的分析,犀利的笔锋、尖刻的抨击、对中国妇女地位卑贱的描述,都让读者看到了好的共产体制下残暴的一面。他原谅中共体制,是因为共产党不再让民众饿肚子,这是他爱国、不否定中国体制的一面。
巴亥认为,这一届诺贝尔文学奖以它独特的形式展现了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地位的变迁。
巴亥还介绍说,1988年,高行健开始在巴黎郊区巴纽里定居,起初生活艰难。1989年,成为法国“具像批评派沙龙”成员,以后连续三年参加该沙龙在巴黎大皇宫国家美术馆的年展。1992年,荣获法国政府颁发的“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1997年,加入法国国籍。
法国学者Philippe Barret接着写道,我们在莫言的作品中丝毫找不到他谩骂体制的词句。他的作品除了《丰乳肥臀》,在出版时都没有遇上大麻烦。但我们需要知道的一切都在他的字里行间中。从他的作品中,我们无法忘记,在中国这些年的政治波折中,社会应该承担它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