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静宜,河南省商丘市人,1952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毛泽东身边担任了17年(1959年至1976年)机要秘书,主要负责毛泽东、周恩来交办的工作,毛泽东称她为“小谢”。1976年“四人帮”粉碎后,谢静宜被撤销党内外职务,依法逮捕。1977年10月4日,中共北京市委作出《关于开除迟群、谢静宜党籍的决定》。《决定》称迟、谢“充当了‘四人帮’篡党夺权的急先锋;他们罪行严重,民愤极大。市委决定永远开除迟群、谢静宜的党籍,并撤销他们党内外的一切职务。”图为2008年12月26日,毛泽东原机要秘书谢静宜(右)、张玉凤(中)在毛主席纪念堂拜谒后交谈。
如今,谢静宜早已从北京市委某单位退休,家在北京土城路塔院的一栋旧楼里,丈夫苏延勋(原空军党委办公室)已经去世,过着极其普通的生活。图为2008年12月26日,谢静宜和原国务院副总理吴桂贤(左)在毛主席纪念堂大厅毛主席塑像前合影。
吴旭君,福建德化人,1932年7月26日生。1953年至1974年任毛泽东保健护士长,1954年至1964年兼任中央警卫局中南海保健处护士长。但她不是毛泽东临终的送别人,因为在对毛泽东最终放弃抢救的医疗记录单上,没有她的签名。图为吴旭君。
罗荣桓元帅去世后,一连几天,毛泽东都沉浸在一种痛苦中,一夜无眠后,写下一首七律。当吴旭君念到“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时,吴旭君问毛泽东:“是谁能使阁下这般敬佩?”毛泽东听了,连忙接过诗稿,署上了个副题《吊罗荣桓同志》 —— 在毛泽东非常痛苦地怀念战友的时候,吴旭君用的是“阁下”一词。图为1965年,毛泽东和张耀祠、护士长吴旭君在井冈山留影。
芦荻,原名芦素琴,祖籍湖南,1931年出生于辽阳的,书香门第,曾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抗美援朝期间,她跨过鸭绿江,做起空军记者。朝鲜战争结束后1954年起,于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古典文学。“文革”期间调往北京大学中文系。1975年初,毛泽东主席因患眼疾而无法读书 ,时年44 的她为主席侍读古籍。后因与毛泽东谈“水浒”精神,而遭到江青迫害。图为北京大学著名教授的芦荻。
孟锦云是湖北人,1948年出生,12岁就考入了空政文工团,成为了舞蹈演员。1963年4月,还不满15岁孟锦云被选上到中南海“出任务”陪中央首长跳舞,在此结识了毛泽东,成为毛泽东的“专职”舞伴,从此与毛泽东结下了结下特别的情谊。图为孟锦云与晚年毛泽东。
谈毛泽东晚年身边的女人,当然还是不能避开江青。江青1915年生于山东诸城,1938年11月,江青在延安与毛泽东结婚,文革前,江青还是一位好妻子,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她任中央文革小组第一副组长、解放军文革小组顾问,积极策划诬陷打倒一大批党和国家领导人,1976年10月被中央政治局审查,1981年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1991年5月14日,在北京保外就医的江青在其住地自杀身亡。图为1962年9月29日,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的夫人哈蒂妮,应中国国家主席刘少奇夫人王光美的邀请访问中国,毛泽东和夫人江青接见。

张玉凤, 1960年代曾任职于牡丹江铁路局的餐车服务员,广播员,此后被调任铁道部专运处,出任毛泽东专列的服务员,后来曾为毛泽东出巡全国时私人专列车厢上的服务员,1970年7月以后长期担任其机要秘书兼生活秘书。图为1964年,张玉凤在毛泽东专列担任服务员时,毛泽东乘坐专列时与她合影。
在与毛泽东朝夕相处的过程中,张玉凤的角色慢慢由生活秘书过渡成机要秘书,身体孱弱的毛泽东,其晚年在纷繁芜杂的政治环境中愈发有心无力,他不愿也不敢相信任何人。他的身边只有一个张玉凤,而他也只愿意信任张玉凤。如今的张玉凤已年逾花甲,但保养得很好,肤色白皙,短发修齐,鬓角略有白丝。图为毛泽东逝世后张玉凤与江青在毛泽东灵柩前。
图为毛泽东做了眼手术复明后,特别高兴,他与医生唐由之、孟锦云、吴旭君、张玉凤、唐闻生张耀祠等合影。来源大公网图片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