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伦敦秀“裸骑自行车”令人眼福大饱 [2013/08]
- 三月的樱花,一个人看 [2020/03]
- 日本全国紧急状态前戴上口罩去超市 [2020/03]
- 沐浴党恩红利 上海新景点时髦打卡 [2020/03]
- 趣话孩子要单独住出去了 [2019/11]
- 老爸感恩深度宅美食,上海今起也封闭 [2020/02]
- 情人节的爱国网购 要情商更要智商 [2020/02]
- 雅加达红灯区的春宵不眠之夜 [2013/09]
- 昨天紧张的晚餐 只有一只便当 [2019/11]
- 沉沦不意外,韩国深夜秀夸张超日本 [2015/12]
- “公开邀请性骚扰”日本空姐来真格 [2014/03]
- 澳门豪秀香云纱,不敌武汉靓颖汉服艳 [2019/11]
- 韩国人气少奶奶 知道有假 还是迷人 [2019/10]
- 搶眼:男女混合裸体橄榄球赛 [2011/08]
- 冬至,去超市买点什么吃点什么 [2019/11]
- 主张啥也別“赤膊”! [2011/06]
- 我赴女体盛宴 [2012/03]
- 东京上野:樱花似倒海 人潮胜翻江 [2012/04]
- 她,悦目赏心,过目难忘 [2011/04]
- 17日下午去震心区的超市・・・ [2011/03]
- 来一碗蝦肉餛飩和生煎・・・ [2011/04]
- 中国道路停工,推土机拆除,印度如是报道 [2017/08]
- 日本8.8級強震 10米大海嘯・・・ [2011/03]
- 牛!国安部常务副部马建竟也被双规 [2015/01]
- 雷人!中华之“天价香烟” [2011/09]
- 論上海人、上海話可以緩行 [2010/12]
- 朗朗,你的音符有错 [2011/01]
- 上海文联的小阿姐 [2015/12]
- 中国,请不要过度崇拜金牌 [2012/07]
- 反台独 不要反台湾的民主法治 [2017/01]
昨天早上在倍可亲的日志导读栏中,紧靠着[ 热点杂谈 ]:在中国说命不值钱 其实也不对 请看实例--的文章下,是[ 回国记录 ]:回国看到这些改变很欣喜 社会有不少亮点的文章。这位很油墨地自诩是“曾经混迹医疗卫生部门的” 作者在回国记录中写道,反腐带来了达官贵人们的灰色收入消失殆尽,迎来送去的饭局基本杜绝,感觉,机关办事作风有了极大的改善,由此感慨即(既)使选择性反腐,但全社会动起来的效果达到了...
文章提醒了我日前在新华网阅读到的“亮点”文章: 外交部公布领导婚育信息,开了个好头_新京报的社论。
新华网的“亮点”文章指出,近日,外交部官网上的一则信息更新引发了网友的广泛关注--新任中央纪委驻外交部纪检组组长谢杭生的简历中写明其“已婚,有一子”。据媒体报道,从2013年开始,外交部部长助理以上的主要官员都在该部官网上公布了婚育状况。目前在国务院25个组成部门中,外交部是唯一一个公布主要官员婚育状况的部门。虽然仅仅只是在简历中增加几个字,但外交部的这种做法无疑为官员信息公开开了一个好头。
文章特別指出,外交部把领导婚育状况向全社会公开,这是部门层面的自觉探路。其良好的舆情反响,是其可借鉴价值的最好印证。
也许思想觉悟差的屁民会不知足地认为2013年开始,外交部部长助理以上的主要官员都在该部官网上公布了婚育状况,那为何中央那么多的部、委、办的官员违背这种“开了个好头”的做法,不跟进进一歩有所作为呢?
你娶了几次女人、生了多少娃子、养了几个千金碍屁民啥事,有胆量就把有几套房子,有多少现钞、有几本护照、儿女在境外的欧美还是在莫斯科、还是在平壤上学、干什么工作公布出来,那才能够证明自己当官是为了人民,公布那种屌事算哪门子信息--微信上有人这样写。
別急哦!其实早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我们党就提出了要探索建立领导干部有关事项公开制度。别看从“报告”到“公开”只是两个字的变化,其实反映的是心态从“被动要求”变为“主动自愿”的过程,要真正迈出这一步其实很难。目前全国上下紧围靠着核心,全面从严治党一盘棋,“从严治吏”是最关键的一步。外交部在领导干部婚育信息公布上“自觉探索”,为我们党的官员开了个好头,树立了典范。相信未来的将来,人民会晓得关于领导干部个人的信息,相关的配套制度也必然会越来越规范,我们的领导干部也会渐渐习惯在公众的视野中工作、生活,除去了其他的思想负担,在带领群众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道路上越走越轻快、越走越振奋。
由此想到了新华网作为媒体,其“亮点”是不断地以审视、批评的目光驻目于社会,特別是上层的人民公仆们。
再回到回国看到这些改变很欣喜的亮点文章,说是反腐带来了达官贵人们的灰色收入消失殆尽,迎来送去的饭局基本杜绝。当然,不能否认社会确实有不少进歩。但是,在祖国的地方上,尤其是在天高皇上远的地方上,政治上的油滑官员还是有些滴。
前天11月26日,华声论坛的-央企亿元招待费“伤害”了谁 - 时评引用了新华网_财经频道_中国铁建:8_37亿招待费“招待”了谁?的系列文章。
新华网揭露了中铁建恳求记者别报道8亿招待费:对我们伤害太大。央企上市公司动辄亿元的“招待费”引发各方关注,上市公司年报数据显示,中国铁建等公司“业务招待费”逾亿元确有其事,其中中国铁建年报中“业务招待费”一项达8.37亿元居于全部上市公司首位。中国铁建新闻处人事恳求记者:“如果这样报的话,伤害太大。知道吧,不光是我们一家的问题,因为这个事,你看稍微缓一缓行不行。”(《新京报》报道语)
中国铁建工作人员这么一“恳求”,除了承认8亿招待费确有其事,也等于直接或间接地揭开了其他一些潜规则:央企天价招待费普遍存在;大家都不愿意公开招待费的具体构成和详细情况;遭到质疑后的惯用手法就是“公关媒体”捂盖子,把一切都变成“国家机密”。
8个多亿,他们吃得,媒体却报道不得,否则便“伤害太大”。那么,报道央企的天价招待费,到底会“伤害”谁呢?估计首先会“伤害”到央企的形象;如果“上边”因舆论压力而不得不加大管理力度,央企今后再奢华招待就没那么得心应手了,某些人的胃口、“钱途”甚至前途都可能受到“伤害”……
按理说,央企属于“全民所有”,其经营、收支等各个方面都应当接受公众的监督和质询。然而现实却往往并非如此,部分央企不仅利润等重要数据成谜,就连他们的经营成本也成了不能说的秘密。“人民”集中力量办大事,勒紧裤腰带出资办了企业,却连最基本的知情权都没有,天底下怎么会有这样的窝囊事?央企存在的天价薪酬、天价招待费等痼疾,真正伤害到的是“人民”,是我们这些名义上的“国家的主人”。
看来,选择性反腐要让全社会动起来的效果是不可能达到的了...还是点赞外交部公布领导婚育信息的亮点吧,何必要求太高哪。
标签 点赞,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