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伦敦秀“裸骑自行车”令人眼福大饱 [2013/08]
- 三月的樱花,一个人看 [2020/03]
- 日本全国紧急状态前戴上口罩去超市 [2020/03]
- 沐浴党恩红利 上海新景点时髦打卡 [2020/03]
- 趣话孩子要单独住出去了 [2019/11]
- 老爸感恩深度宅美食,上海今起也封闭 [2020/02]
- 情人节的爱国网购 要情商更要智商 [2020/02]
- 雅加达红灯区的春宵不眠之夜 [2013/09]
- 昨天紧张的晚餐 只有一只便当 [2019/11]
- 沉沦不意外,韩国深夜秀夸张超日本 [2015/12]
- “公开邀请性骚扰”日本空姐来真格 [2014/03]
- 澳门豪秀香云纱,不敌武汉靓颖汉服艳 [2019/11]
- 韩国人气少奶奶 知道有假 还是迷人 [2019/10]
- 搶眼:男女混合裸体橄榄球赛 [2011/08]
- 冬至,去超市买点什么吃点什么 [2019/11]
- 主张啥也別“赤膊”! [2011/06]
- 我赴女体盛宴 [2012/03]
- 东京上野:樱花似倒海 人潮胜翻江 [2012/04]
- 她,悦目赏心,过目难忘 [2011/04]
- 17日下午去震心区的超市・・・ [2011/03]
- 来一碗蝦肉餛飩和生煎・・・ [2011/04]
- 中国道路停工,推土机拆除,印度如是报道 [2017/08]
- 日本8.8級強震 10米大海嘯・・・ [2011/03]
- 牛!国安部常务副部马建竟也被双规 [2015/01]
- 雷人!中华之“天价香烟” [2011/09]
- 論上海人、上海話可以緩行 [2010/12]
- 朗朗,你的音符有错 [2011/01]
- 上海文联的小阿姐 [2015/12]
- 中国,请不要过度崇拜金牌 [2012/07]
- 反台独 不要反台湾的民主法治 [2017/01]
日本在北京有28家媒体约一百名记者,华春莹说,29日王毅在中南海会见来访的日本外务次官,日本记者集体罢采引发舆论关注...昨天,就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对日本记者采访的事,在微博里作了简短的铺陈,似乎词未能达意,再来一议。
日本外务省事务次官与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举行会谈,双方会谈时虽开放媒体入场采访,但中方向日本大使馆要求只开放5名日媒代表入内,经日本驻北京记者联谊会进行抽签,产经新闻驻北京记者中签,成为NHK、读卖新闻等5名日媒代表之一。
名单提交后,中国外交部以“基于外交部的方针,‘产经’记者不被承认”,拒绝该报记者采访。 日本大使馆尝试协调,但中方固执排除“产经”记者。于是,出现了5名日本记者同时“罢采”的局面。
日本外务次官是衔命前来北京为日本首相预定10月访中时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会谈铺路,消息不可谓不重要,而产经新闻也算是拥有250万印数的5大日本媒体之一。
驻北京的600余外媒记者中,有传闻说产经新闻在中国早就被列入“黑名单”,重要会议或场合经常被拒于门外。例如,2017年10月中共十九届一中全会选出新的领导班子,产经虽依照程序事先申请采访习近平召开的记者会,却仍吃了闭门羹,成为日本唯一被拒绝的媒体,中方的理由是“座位不足”。今年六月,日本记者俱乐部主办西藏采访行程,产经也遭拒绝,日本记者俱乐部为此以违反言论自由为由,取消该次采访。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每年三月“两会”期间的例行记者会,产经已连续两年被拒于门外。今年64前夕,产经记者也被阻于天安门广场之外。
但是,传闻毕竟只能作为传闻。作为中国外交部、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的华春莹,似乎可以对自己有权排除特定记者在外的决定,有一个相对符合外交口吻的解释。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前天对此特别作了再指正。
华春莹说,“我很好奇,这(罢采)到底是有关媒体自己的意愿?还是有什么人从中施加了什么压力、说了什么话、做了什么事?我希望日本官方给我们一个清楚的交代。” 华春莹还指出,如果不允许《产经新闻》去,而别的媒体记者去了,这就是非法吗?“日本政府应对自己的媒体进行引导和约束,要求日本媒体在中国或其他国家遵守驻在国法律法规,客观公正报道驻在国情况...”
这些话中,给人以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的遣词不妨外交一些的感觉。
例如,“日本政府应对自己的媒体进行引导和约束”,这里,牵涉到了“自己的媒体”的认识,日本的媒体不姓党,也不姓国,只是概念上从属国家的客观报道与监督国家机器的工具。“应对自己的媒体进行引导和约束”这句话似乎应该注意到有个国情与国家特定特色的问题,所以,遣词不妨外交一些,内外有别一些为上。
此外,外媒记者都注意到。“产经”中国总局长申请签证已遭冻结三年以上。曾驻北京多年的“产经”外信部记者矢板明夫也在其著作中回忆说,他被调回日本那年,中国对他百般刁难,近百万日元的存款差点被扣掉。
由此,昨天就有了为何又是《产经新闻》记者的问号。
现在我回忆起来了。
今年2月头上,华春莹在外交部的例行记者会上现场做了个民调,问在场的外国记者们是否同意一家自称“驻华外国记者协会”(FCCC)做的关于外国驻华记者工作环境恶化的报告,结果没有一名外国记者举手。
第二天,有一名日本记者声称,他同意之前的那份报告,外国驻华记者的工作环境确实在恶化,只是昨天他不在场。
这个日本记者就是《产经新闻》的记者。
对此,华春莹回答道,今天听你这几个问题,你是来者不善,我想问你一个问题,驻华外国记者有近600名,我不知道属于FCCC的到底有多少?你说你赞同FCCC报告,那你是它的一个成员,对吗?为什么其他的媒体没有遇到你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只有《产经新闻》记者会有这样的感觉,你觉得《产经新闻》自己的一些做法是不是值得反思呢?我认为,当绝大多数外国记者和媒体在中国很顺利地进行工作和采访,唯独你们《产经新闻》觉得有问题时,你们自己需要做出深刻反思和反省。
接着,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话,但是,身为中国外交部的发言人,华春莹的用语遣词似乎是略微跨越了外交的辞令,同时,华春莹的话无意中又造成了今天她以“基于外交部的方针,‘产经’记者不被承认”的理由蒙上了新的误解。
记忆中,在名人网的【外交部华春莹丈夫照片】一文中,已经有20多年没有见过华春莹的原同班同学周丹丹马上就认出她时回忆说,“因为她基本没怎么变”,周丹丹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在她的印象中,华春莹一直是齐肩的短发,稍微有一点点胖,大家闺秀的样子。华春莹的老师金筑云也回忆说,当年华春莹给她的印象很深刻,因为觉得这个学生笑起来特别温和、恬静,一点都不张扬。站在你面前,就能感觉出她的教养,是一个大家闺秀。而这样的笑容,20多年过去,还是那么的温和而富有感染力。“笑,还是那个笑...”
看到这些文字,是不是你也会有华春莹的遣词不妨外交一些的同感呢。
外交么,理应内外有别么。温和、恬静,不张扬一些难道就不是外交官了吗。
标签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日本,记者,
“产经新闻”的有关报道,
华春莹在打网球,图片来源中国体育报 。
日本外相结束访华后晒出与华春莹的合影...来自中国共青团网- 微博。
【外交部华春莹丈夫照片】中国外交部华春莹的老公是谁,华春莹背景资料及简历_名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