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伦敦秀“裸骑自行车”令人眼福大饱 [2013/08]
- 三月的樱花,一个人看 [2020/03]
- 日本全国紧急状态前戴上口罩去超市 [2020/03]
- 沐浴党恩红利 上海新景点时髦打卡 [2020/03]
- 趣话孩子要单独住出去了 [2019/11]
- 老爸感恩深度宅美食,上海今起也封闭 [2020/02]
- 情人节的爱国网购 要情商更要智商 [2020/02]
- 雅加达红灯区的春宵不眠之夜 [2013/09]
- 昨天紧张的晚餐 只有一只便当 [2019/11]
- 沉沦不意外,韩国深夜秀夸张超日本 [2015/12]
- “公开邀请性骚扰”日本空姐来真格 [2014/03]
- 澳门豪秀香云纱,不敌武汉靓颖汉服艳 [2019/11]
- 韩国人气少奶奶 知道有假 还是迷人 [2019/10]
- 搶眼:男女混合裸体橄榄球赛 [2011/08]
- 冬至,去超市买点什么吃点什么 [2019/11]
- 主张啥也別“赤膊”! [2011/06]
- 我赴女体盛宴 [2012/03]
- 东京上野:樱花似倒海 人潮胜翻江 [2012/04]
- 她,悦目赏心,过目难忘 [2011/04]
- 17日下午去震心区的超市・・・ [2011/03]
- 来一碗蝦肉餛飩和生煎・・・ [2011/04]
- 中国道路停工,推土机拆除,印度如是报道 [2017/08]
- 日本8.8級強震 10米大海嘯・・・ [2011/03]
- 牛!国安部常务副部马建竟也被双规 [2015/01]
- 雷人!中华之“天价香烟” [2011/09]
- 論上海人、上海話可以緩行 [2010/12]
- 朗朗,你的音符有错 [2011/01]
- 上海文联的小阿姐 [2015/12]
- 中国,请不要过度崇拜金牌 [2012/07]
- 反台独 不要反台湾的民主法治 [2017/01]
在一则题名“德国慕尼黑 市政厅天鹅堡和箍桶匠们的舞蹈”的游纪里,浏览到了博主这样的文字: 坐落在德国慕尼黑西北郊的宁芬堡宫,是一座巴洛克式宫殿,1675年落成,是巴伐利亚统治者的夏宫,也曾是维特尔斯巴赫(Wittelsbach)家族的王宫。29年前我们夫妇曾经来过这里。今日旧地重游,感慨万千,29年过去弹指一挥间。此时睹景忆往昔,却早已经物是人非了。 看见湖上有人坐小船游,我也坚持要坐。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在此多逗留一会儿,给自己多一点时间去寻思回味那早巳如烟了的往事...
阅读到此文,恰是昨天的10月4日,也就是世界历史上遐尔闻名的东西徳国实现统一、民主德国正式加入联邦德国的纪念日--10月3日的第二天。
两徳历史性实现统一的年份是1990年,距今已有28个风雨春秋了。
上述博文的作者也正恰是“29年前我们夫妇曾经来过这里...”
30年前来过,那还没有统一咯?1990年东西德合一了吧。你们的经历还是很美好的,我给文主留言(因为没有修改前,文章中说是30年前去过)。
“三十年前游人很少,三十年后人满为患”,作者这样回我。
30年前能够作访西徳,客观地说不是易事。作者这样语焉不详的回答,应该认为其有回答的不便之处。
风雨春秋,东西徳国实现正式统一,东德加入西德,但是,首都却从联邦德国的波恩正式迁往所谓民主德国的柏林,真正的东西实现统一,不计前嫌,心境坦荡,诚如上面博文的作者所言的“今日旧地重游,感慨万千...多逗留一会儿,给自己多一点时间去寻思回味那早巳如烟了的往事...”
28年前的前天、10月3日上午11时,在柏林举行了两德统一日国家庆祝仪式。德国总统魏茨泽克、联邦议院议长聚斯穆特、联邦参议院议长蒙佩尔以及前民主德国人民议院议长贝格曼・波尔等讲了话。德国总理科尔、副总理兼外长根舍及其他政府成员、政界要人、教会代表,以及各国驻德外交使节等2000多人出席了庆祝仪式。
就德国统一发表的电视讲话中,科尔感谢美英法苏四国同意和支持德国统一,并表示统一后的德国愿意做邻国的可靠伙伴和好朋友。
德梅齐埃在讲话中表示,如果没有苏联的新思维和东欧邻国的支持,民主德国是不可能走上今天的道路的。他在谈到统一后面临的问题时说,不是所有的人对未来都没有烦恼。新的货币、新的经济秩序和实行新的政治结构自然会带来许多困难...
28年前的昨天,太太和我都还在上海,还没有出国。但是,我们那时对这样重大的、因为是所谓同是社会主义阵营中的大事件,一无所知,更別提详细了解了,尽管我们夫妻那时候都多年奉职于意识形态领域的新闻与出版行业。
记得好象是29年前,原先的同学中的一个,去了徳国,那时候的联邦德国的西徳。
往事却是如烟。
原先一起玩伴的同学中,考大学的机遇把大家拆得各奔东西,一个女同学进了上海复旦,一个进了上海市公安局所属全日制普通高校的上海公安学院,后来去了徳国的那同学考上了上海外语学院,西语系的徳文专业。
毕业后,复旦的女同学进了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公安学院的归了口,外语学院的同学呢,出来后去了当时算郊外的合资企业--上海大众(汽车)。
从此是同窗朋友就此失去了联系。唯有去上海大众工作的同学,因为他父母亲都在上海出版系统,所以还多少知道他的音讯。也就知道了若干他毕业前与同学一起去安徽作修学旅游时,发生的一起影响了他以后心情、人生道路的大意外事。
在上海郊外的合资企业上海大众工作数年后,尽管有些成就,但是他始终似乎无法摆脱毕业前的事故的阴影,于是,他盟发了出国离开上海,离开国内的想法。
鉴于他的父母都只是出版系统的知识分子和职工,当时,要出国,局限于这些部门是有困难的。结果,出国的门路是他自己向上海大众公司的徳方管理部门提出、并得到了帮助的。但是,当时的出国,去向国和自己的中国都要有“保证人”的经济担保,包括实打实的在国内的外汇存款证明。在上海公安的同学出了力,我也作了努力。
而“保证人”呢,起先一直没有着落。后来,我清楚了。
首尔出生的李文烈,也就是其1977年步入文坛的作品长篇《人的儿子》的那个韩国作家,因为与他的父亲有过工作上的交往,也有些个人交情上的往来,最终,李文烈豪爽地允应担任第三国的保证人,经济上的名誉保证人,和身份上的实际保证人。
那同学终于在90年前顺利地踏上了当时西徳的土地。
计划出中文版的韩国作家李文烈的成名作《人的儿子》,分繁、简体中文版。台湾顺利地出版了。在大陆,90年代初期尚陷于心力犹壮,却十分歩履惟艰的状态。
那同学的父亲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东语系朝鲜语科专业,1995年前他通过自己的多方努力,找到北京大学亚太中心朝鲜历史文化课题组负责人杨通方的鼎助,以一切费用由亚太中心朝鲜课题组支付、按自费出书处理,稿费定在25元之内的“给出版社补贴出版”的条件,在上海学林出版社的协作下终算问世了。
不幸的是,那同学的父亲于2001年6月11日英年早逝。
而那位同学,可能也因为个人经历的缘委,去了徳国后,很长一段时期没有回家过,而且,始终未婚,至少太太和我的朋友渠道里无法再获得他的点滴音讯。
他父亲的6月14日下午的追悼会,从当时上海学林出版社总编辑雷群明的回忆文字中,“我(指雷本人)也因为要去民主党派大楼主持《风雨同舟70年》一书发布会,不能去参加,只能让小女儿去,并让她代社里送一花篮作为告别...”
似乎,那位同学,也没有回国参加自己父亲的2001年6月14日下午的追悼会。
2001年至今,又已经是17个风雨春秋了。东西徳国也已经走过了28年的不谙历史。
千载伴江流,沧桑已杳秋,徳国主导的欧盟都已大见起色了,我的同学,你还好么?
标签 徳国,统一,同学,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