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伦敦秀“裸骑自行车”令人眼福大饱 [2013/08]
- 三月的樱花,一个人看 [2020/03]
- 日本全国紧急状态前戴上口罩去超市 [2020/03]
- 沐浴党恩红利 上海新景点时髦打卡 [2020/03]
- 趣话孩子要单独住出去了 [2019/11]
- 老爸感恩深度宅美食,上海今起也封闭 [2020/02]
- 情人节的爱国网购 要情商更要智商 [2020/02]
- 雅加达红灯区的春宵不眠之夜 [2013/09]
- 昨天紧张的晚餐 只有一只便当 [2019/11]
- 沉沦不意外,韩国深夜秀夸张超日本 [2015/12]
- “公开邀请性骚扰”日本空姐来真格 [2014/03]
- 澳门豪秀香云纱,不敌武汉靓颖汉服艳 [2019/11]
- 韩国人气少奶奶 知道有假 还是迷人 [2019/10]
- 搶眼:男女混合裸体橄榄球赛 [2011/08]
- 冬至,去超市买点什么吃点什么 [2019/11]
- 主张啥也別“赤膊”! [2011/06]
- 我赴女体盛宴 [2012/03]
- 东京上野:樱花似倒海 人潮胜翻江 [2012/04]
- 她,悦目赏心,过目难忘 [2011/04]
- 17日下午去震心区的超市・・・ [2011/03]
- 来一碗蝦肉餛飩和生煎・・・ [2011/04]
- 中国道路停工,推土机拆除,印度如是报道 [2017/08]
- 日本8.8級強震 10米大海嘯・・・ [2011/03]
- 牛!国安部常务副部马建竟也被双规 [2015/01]
- 雷人!中华之“天价香烟” [2011/09]
- 論上海人、上海話可以緩行 [2010/12]
- 朗朗,你的音符有错 [2011/01]
- 上海文联的小阿姐 [2015/12]
- 中国,请不要过度崇拜金牌 [2012/07]
- 反台独 不要反台湾的民主法治 [2017/01]
如今的网站和报刊杂志一样,都是带风格的,经常看了就会有感想,其中有一个就是"一看就知道...",别说还确实有这样的现象。
比如你捧读新华网,一看就熟悉了宣传机器制造的通稿的风格。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一看就知道他想传递给读者的信息我就不用说了,很多文章都是带格式的,也就是说口气不同,尤其都表现在了这些文章的标题上。
就是倍可亲网上编辑选编的海量的文章,尽管倍可亲的编辑尽量不置个人偏见,不以个人好恶地海选这些出自何处的文章,但是,这种的"一看就知道出自哪里"的现象还是越过了编辑的好恶而尽在淋漓尽致之中了。如果这个时候再去翻阅一下这些文章的读者读后的留言,给人的印象就更深了。
这个时候,人们不可避免地就会想到评论与文章实际上是互为融合的两个环节,评论,有时候犹如文章在阅读上的润滑剂,有助于启发人们对文章阅读的观后感。
倍可亲的博客文章也是有很多风格的,我比较倾向于认同"一看就知道"的观察。博客文章里有些村民就有这样的留言: "我一看就知道是你写的",这有点道理。最近,我又看到了一些谈论中国与美国关系的议论文,有人留言说"我一看标题就知道是你了",还有一些反映海归创业的文章,谈养生的,论男女联谊的,描绘使领馆的精彩活动的,唐装汉服的,等等等等,这些文章虽然都带有强烈的个性,但是还是给人以"一看就知道"的愉快。
其实,"一看就知道"还表现在关于我们中国人民的各种各样的方面。
比如说,一直就感觉到毛主席的身边从来就没有过好人。从早期的陈独秀、张闻天,到五十年代的彭德怀、刘少奇等等,再到史无前例时代的林彪,这些人物直到被毛主席揭发出来了大家这才看到这些人从来就不是好人吗?其实不是的,特别是最后的那个林彪,即使人们被动地接受必须天天祝他身体永远健康的时候,肯定有很多人斗胆在心里才敢说的话就是,这个人一看就知道不是个好人!但是你没有办法呀,毛主席他老人家硬是把他写进了党章,把人人一眼就看出的坏人认定为自己的忠实助手,甚至于是960万平方公里革命江山的接班人,其实,毛主席身边的坏人多得去了,连睡在他床边的江青都不是好人,她还说过她看不起毛泽东呢。所以,现在倒回去看来,除了毛主席的生活秘书是得到他信任的,别的人一概都是坏的了。
再比如看看邓小平身边的,又都是些能人。能到难免一个比一个能力大,胡耀邦、赵紫阳,他们摸的石头比小平还要大,过河淌水快步如飞,走得比小平还要快。能力最强的就是那个李月鸟了,他的能量大到竟然把坦克开进了天安门,碾平了长安街,害得总设计师一生背着锅周旋于黑猫白猫那里,体验着摸石头过河的感觉。到晚年,小平总设计师除了自己的女儿毛毛可能听话之外,还能管住那帮能人的只有让他们来邓氏胡同里召开政治局常委会了,哎。
到了江泽民总书记时代,江总身边又是玩人太多,一个个玩得风生水起、闷声大发财,忽悠了全国人家,又玩弄WTO等等,扛着100口棺材,结果除了儿女好、哥俩好,有职有位有权有利以外,什么也没装进去,其实大家也都一眼就看出来了,并没有因为江总曾经说过人家图森破,就认为江总他本人就也森破了,只是人们看见江总时代的”抓菜篮子”搞实惠的国策,不敢说多、还是少,反正还是有人一眼就看到了那么点实惠。
胡锦涛总书记时代多的就是一种艺人的风格。别看胡总本人没有表情,胡总身边的人都是玩起来、说起来、表演起来一套一套的,不要不要的。胡总自己宣扬不折腾,其次是他自己折腾够了,以后不让别人再折腾的结束语。你看毛泽东时代一直有两报一刊社论,长篇哄人、头头是道、棍棒交加,一看就是毛泽东的风格。邓小平时代多的是署名文章,以平常人的口气、人民的儿子的身分指点江山,生死压人。到了胡总的时代,他竟然把钢琴演奏家郎朗的"一条大河波浪宽"的舒畅感人的革命旋律旋转进了美利坚的白宫,他又让宪政、政治改革等等符合人民愿望的美丽的词藻响遍了国务院,挂满了温家宝总理的口中,一看就知道这些是水中月空中花,你看网络都封闭了,长城越建越结构坚固,越建越翻墙艰苦困难,还谈什么"一条大河波浪宽"呢。人们更还看到了周永康师傅对社会严厉的控制,和薄熙来市长昏天黑地的唱红打黑的荒唐。
现在,世界都迈进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时代,人们口上不方便说,可是心里还是一眼就看出来了习总的时代是闲人多。他们都是面无表情的,走路拉开习总三步之外,退避三舍,此外,表衷情、不越雷池,无作为、无表情、无言论、无政绩,这些一眼就看出来是闲人的官僚们,害得习总单抢匹马光杆子的天天不得不出来做重要指示,宽衣论初心,我中无我讲故事,不负人民,不负毛主席,更是不输毛主席。当年的毛主席三天两头还难得有一个最高指示,最多就是让全国人民人手一本红宝书,十多年来只管重新印刷不更新的。现在你看,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上"习句、金句"天天有,习诗故事天天讲,总书记文艺范的发言天天难断,日日不绝,害得总书记正是我中无我,不复人生啊。更厉害的是那个党员马云推出的那个"学习强国App",具体落实到全国2亿多官员和党员,党员们抢着自觉下载天天更新的习主席语录,推出了一部习红书的数码版,还是天天reset,日日flesh的,而且,阅读有积分,分享学习心得有换取礼品的惊喜,害得还曾经热闹非常的强国论坛、环球网、什么博客、新什么浪、搜什么狐、姓什么天涯的,现在统统让位给了只能400字以下的微博和微信,人们又是一眼看出了,不让你多讲话这就是最终目的。写到这里,我忽然想起了倍可亲的博客群里有一位村民曾经说过的一句话: 贝壳村网络里只有两种文字,一种是政论文,还有一种是脱裤子文,想到这儿,我猛然"一眼"就醒悟到上面的这些话都是废话了。
标签 文章,文字,时代,人,学习强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