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国厨房海鲜(一) [2010/08]
- 几种我不熟悉的英国蔬菜 [2010/08]
- 健康的香草(Healing Herbs) [2010/07]
- 开心难忘的英国万圣节Halloween [2010/11]
- 英国文化之问候 [2010/07]
- 涉外婚姻谈 [2010/08]
- 我在英国穿耳洞 [2010/07]
- 回想第一次尴尬的出国安检 [2010/07]
- 英国厨房海鲜(二) [2010/08]
- 英国杂志评选出25名不朽的银幕明星 [2010/09]
- 谢菲尔德庄园城堡:玛丽女王的悲情人生 [2010/08]
- 瑞士,世外桃源的童话世界 [2010/08]
- 英国厨房 [2010/07]
- 我和洋老公的点滴文化差异 [2010/09]
- 我的英国支票簿 [2010/08]
- 啧啧怪事,一女人竟然在巴士车上脱裤子!!(有点那个,不喜勿进) [2010/09]
- 恐怖!吸毒者竟然躲在我家的垃圾房! [2010/08]
- 剩女潮 [2010/07]
- 梦里水乡周庄 [2010/08]
- 我在英国的第一份酬劳 [2010/08]
- 呜~我国内的表姐两夫妻为了救不相识的小孩双双丧命!! [2010/08]
- 厨房事故 [2010/07]
- 70后,你为何结婚?你又为何离婚? [2010/07]
- 我陪洋老公学中文 [2010/10]
- 犯头痛 [2010/09]
- 老妹 [2010/09]
- 英文仍需提高 [2010/09]
我到超市购物最多的是食物了,这里的食物和中国有很大的区别:
第一,价格昂贵。一个手掌大菜椒就要1英镑(约10元),一小盒十多根青豆就要1.70英镑(约17元),一块姜或者一块蒜头也要90pence(约9元);一片牛肉或者猪扒都要2-5英镑,稍大点的一块羊排(中等)就要过10英镑了,我们常吃的鳕鱼和三文鱼一中块也要5英镑;最basics 的鸡蛋6个要1.2英镑(两元一个小鸡蛋);水果更是贵得离谱,6个小青苹果要1.59英镑,6个橙子要2.49英镑,草莓也要3-4英镑一小盒。虽然你也可以找到很多热带水果,芒果、荔枝、菠萝,但价格让你望而切步,而且还不一定好吃。有一次Ian知道我特喜欢荔枝,还是买了一小盒给我吃,听说是非洲荔枝,但和我们广西的荔枝味道差太远了,没有家乡荔枝那么多汁清甜。
第二,食物基本都是处理后的半成品。就是说不管蔬菜和肉类、鱼类,都弄干净了,而且分门别类切好了。比如肉类,你绝对不可能买到活的,也看不到畜类的头和脚,按照动物的不同部位、按照不同煮法全部搞好了,比如鸡胸肉、牛碎肉、牛排、猪排骨、羊腿。根据动物法,西方人是不允许自己屠杀食物,因为在工厂有专门的安乐屠宰。这一点我感觉很符合佛法中花素(现成肉)。鱼类很少一整条鱼买的,也都给切好一块块了。因为英国营养学家提倡5 a day,就是五种蔬果混合吃,所以经常给你配好不同品种的混合蔬菜或者沙拉,你买回家就可以直接使用了。不过我现在单买各种蔬果,之后自己配合做,相对便宜点。
第三,品种繁多、质量优异的奶制品。这是英国人非常值得骄傲的食物。新鲜牛奶分为高、中和低脂之分,我们家喝中脂,Margaret家喝低脂,符合老年人,但奶味太淡了。奶制品价格相对其他食物较便宜,1升Sainsburys卖1.5英镑,但我们发现在Iceland只卖1英镑,所以经常我在Sainsburys买完肉食蔬菜,会走到Iceland买1英镑的牛奶。1升牛奶刚刚够全家人喝一天,所以每天都要去超市买。此外还有各种美味的水果口味yoghurt(酸奶),这对便秘超级有帮助,你只要一天(严重的时候)吃一盒就可以了,两三天一定正常。
第四,食品时间和打折。我以前就提过了,很多中国人都认为老外一个月最快也一个星期购物,之后冷冻起来慢慢吃,这真的是错觉。这里很多新鲜食品的时间控制都非常短暂的,沙拉一般2天,蔬菜和肉类一般3天,面包和牛奶一般5天,买的时候就要小心看日期了,过期的食物是不能吃的。像我家人口少,去一次超市是不能狂购太多东西,一不小心就过期了。因为食物有时间限制,所以打折是常有的啦。每天晚上超市会将销售记录和食品时间输到电脑,由电脑计算出第二天的打折商品,销售量不好和在过期前几天的食品都会有大幅度的降价。记得有一段时间,三个橙子只要30pence,实惠又好吃,我每次吃完总去买,这两天去就没有了,已经升价了,这说明这种橙子的销量又上去了。老外销售真的非常灵活,所以每家超市分店的商品不是完全一样,会根据不同小区的不同顾客群需求相应的有所调整,比如华人社区一般会增加有很多中国食品。
最后谈谈超市的一些额外服务,就是每个月的免费杂志,这比大润发的食物价格本漂亮多了。最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杂志大部分是食谱,就是教你怎么利用超市的食品做出简单的美食。而且每个星期在超市门口,都会有很多精美的食谱单,你可以收藏你喜爱的食谱。啊哈,我喜欢的很呀,很多西餐我就是从这里学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