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国厨房海鲜(一) [2010/08]
- 几种我不熟悉的英国蔬菜 [2010/08]
- 健康的香草(Healing Herbs) [2010/07]
- 开心难忘的英国万圣节Halloween [2010/11]
- 英国文化之问候 [2010/07]
- 涉外婚姻谈 [2010/08]
- 我在英国穿耳洞 [2010/07]
- 回想第一次尴尬的出国安检 [2010/07]
- 英国厨房海鲜(二) [2010/08]
- 英国杂志评选出25名不朽的银幕明星 [2010/09]
- 谢菲尔德庄园城堡:玛丽女王的悲情人生 [2010/08]
- 瑞士,世外桃源的童话世界 [2010/08]
- 英国厨房 [2010/07]
- 我和洋老公的点滴文化差异 [2010/09]
- 我的英国支票簿 [2010/08]
- 啧啧怪事,一女人竟然在巴士车上脱裤子!!(有点那个,不喜勿进) [2010/09]
- 恐怖!吸毒者竟然躲在我家的垃圾房! [2010/08]
- 剩女潮 [2010/07]
- 梦里水乡周庄 [2010/08]
- 我在英国的第一份酬劳 [2010/08]
- 呜~我国内的表姐两夫妻为了救不相识的小孩双双丧命!! [2010/08]
- 厨房事故 [2010/07]
- 70后,你为何结婚?你又为何离婚? [2010/07]
- 我陪洋老公学中文 [2010/10]
- 犯头痛 [2010/09]
- 老妹 [2010/09]
- 英文仍需提高 [2010/09]
第一,英国没有想象的那么环保。英国这几十年整治工业留下的污染,城市干净很多,但作为一个世界上先进的文明国家,英国环保真的没有做得那么好。先说垃圾,虽说也提倡垃圾分类,但没有做得很彻底,我们家的垃圾都是混合放。还有,我们社区的一大片草地,经常有些易拉罐空瓶或者废纸或者塑料袋扔在灌木丛中,非常碍眼。连mm都说,不是说英国很干净嘛,怎么还有这些垃圾呀。我问Ian,这些是谁仍的呀,怎么没人打扫。他说清洁工人每天早上7点只来处理各家各户垃圾箱里的垃圾(因为我们缴费了),但公共社区的就不懂了。其实欧洲很多地方没有我们亚洲人想像的那么干净,印象中北海真的很干净整洁。另外,英国现在还是免费使用塑料袋,不只超市,任何商店市场可任意使用免费塑料袋。只有很少的塑料袋上标明是recycled材料做的。正如我以前写的,在现在世界大力提倡环保的时候,英国人那么热衷纸卡文化,呵呵,确实有点不合时宜哈。片面之辞。不过话说回来,英国的再生产品还是蛮多的,小孩子涂颜色的书都是用recycled的纸做的,灰色的粗粗的。还有厕纸也是。另外玻璃杯也有recycled的,不过看起来不太透明,似乎脏脏的,很少用。
第二,英国人的文明程度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好。虽然口头礼貌用语不绝以口。我还是看到很多不和谐的地方。我们家门口的草地边上有条小溪流,或者说排水沟,每次走过都看到一辆又一辆的超市推车被扔在水沟里。Ian说是晚上那些喝醉酒的人搞的恶作剧。我来了这么几个月,推车还是躺在那里,都没人管呢。还有,我时不时看到路人吐痰或者口水,这是真的。偶尔也能看到扔废纸什么的。记得电视新闻上看到伦敦曾经推出一种搞笑的垃圾箱,男人晚上的时候可以在这种垃圾箱拉尿,太不可思议了。 此外,骗子还是蛮多的,尤其伦敦,世界大都市,鱼龙混杂的地方,处处要小心。这里的骗子和中国的手段倒也差不多,就是套出你的福利号或者银行账号了,所以千万不能说出这些。记得有一天我在家,接到一个电话说家里电视缴费到期了,希望我们缴费;我回答说我不清楚,等我丈夫回来处理。后来Ian亲自打电话到电视台问,根本没有这回事,那人显然是骗子。
第三,英国的治安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好。白天还可以,晚上就难说了,尤其是女性,晚上不要单独出门,出门也要开车。有时候Ian晚下班,一般都随带稍他的侄女Stacey回家。本地人不太相信出租车,一般出门都自己开车,不会开车就搭tram或者bus。我们这一片还可以。但Ian还是要求我锁门,不过Margaret家白天大多不锁门。而且每一个家门口基本装了摄像头,家里面都有一个装置,类似报警器吧,Ian说平时千万不要乱碰这个东西,一摁了警察马上就会来的。前不久在澳大利亚读书的外甥女告诉我一件事情,说晚上如果你听到外面有婴儿哭声,以为真有婴儿,走到外面查看就错了,那往往是犯罪分子放的录音带。听得我毛骨悚然。
其次,谈谈我不太习惯的地方。
第一,气候和天气。夏天还好。冬天温度一般都零度上下,其实倒也不是很冷。我不习惯的是暖气太足了会很干燥,早上一起床,喉咙干干的,容易咳嗽。另外经常地冷暖转换也不舒服,确实很难估得准。有时候在家里暖暖得,以为到外面套件外套就行了,结果是icy wind,吹得你簌簌发抖。有时候决定穿上保暖裤,结果到了学校或者别人家,暖气太高,热得如蒸笼般,相当难受。这里的人基本不穿保暖内衣,就一条牛仔裤或者袜裤加裙子,里面穿短袖T-恤,最多穿件毛衣或者不穿,出门套厚外套就ok了。Nook说她家里暖气开到最高,别人来她家都抱怨太热了,我不赞成开这么高的暖气,这样一出外面,冷暖转换太快,容易感冒。Nook这家伙都来英国几年了,出外面也学本地人穿得薄薄的,冻得那嘴唇经常紫紫的。
第二,还是感觉英国人死板。呵呵,不说其他吧,就说做饭吧,非得要完全按照说明上做,时间不差一分一毫。而且哪个面条配哪个酱,配哪些肉,也完全按照传统,按照前辈写下的菜单,普通人很少创新的。中国人做饭用舌头,英国人做饭用说明。我说嘛,做饭其实就像画写意中国画,盐少放一点,水多放一点,完全凭个人喜好,对不?这一点英国人确实太呆板了。
最后,想随带说说种族歧视的一些称呼。原来我是不清楚的,一天和Ian说起最近巴基斯坦的一个案件,他随带告诉我的。在这里首先你不能叫黑人nigger,巴基斯坦人paki,中国人chink,日本人Jap,韩国人Jug,越南人或者东南亚人gook,这些都是极其带有侮辱性质的。第二,一般不能称呼black man,white man和yellow man,但这些相对淡很多,没有很大的歧视,不过也最好不要当面说啦。天呀,我经常称呼这个black,那个white,看来以后要好好注意。可有时候实在记不住名字呀。不过欧洲各国人也相互取笑对方。法国人爱给别人取外号,比如叫英国人ROSE BEEF,笑英国人不能晒太阳,有点阳光那白肤色就成红肉状;又叫意大利人SPAGHETTI,就是说面条脑袋;叫瑞士人swiss cow ,笑村佬罗。当然,报复也是显而易见的,欧洲别的国家也不客气地称法国人为GRENOUILLE(frog),说的是青蛙,实际上暗指法国人什么都往嘴里塞。
这里巴基斯坦人在亚洲人中,数量是最多的。巴基斯坦的意思就是“清真之国”。英国政府是比较宽容巴基斯坦人的,这里有很多巴基斯坦人居住的地区,还有专门的清真寺。但巴基斯坦人非常固执地保持着他们的传统,还是男尊女卑,就算在英国,女人还是时时跟着男人后面。还有,巴基斯坦人严禁与外族通婚,巴基斯坦女孩的婚姻都由家长决定,一般这里的巴基斯坦孩子长大后,不管男孩女孩,一律回国结婚,之后再把配偶申请过英国,之后在生三四个孩子,如此把巴基斯坦人都移民到英国。前不久在曼切斯顿,一名巴基斯坦女孩要嫁给一名英国白人,这女孩的父母就把女孩残忍杀死了,目前这案件正在审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