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薄熙来的表演有没有脱稿? [2013/08]
- 中共高层与六四 [2014/05]
- 江山亦盘棋 [2023/10]
- 就文革研究致魏京生信 [2016/04]
- 2023-10-17 [2023/10]
- 论1966年毛泽东签名 [2016/04]
- 山寺 [2023/10]
- 2023-10-18 [2023/10]
- 隶书 [2023/10]
- 艾未未…… [2011/04]
- 2023-10-17 [2023/10]
- 简释香港的六四新语:“平反不如造反” [2011/06]
- 孔夫子躲猫猫 [2011/04]
- 1966年:“英雄”们的 [2016/08]
- 诗五首 武振荣 [2011/05]
- 六四:是一种思想 [2013/05]
- 庄子的自由观对现代人之启发(上)(下) [2010/07]
- “六•四”曲:二十二周年祭 [2011/06]
- 中国64与韩国518 [2012/06]
- 论毛三样 [2013/05]
- 茉莉花与六四 [2011/06]
- 强力即道德之力量 [2010/11]
- 茉莉花:民主的脸谱 [2011/02]
- 茉莉花诗(口占) [2011/02]
画饼充饥:网上的民主
民主日记(之2)
【公元2010-10-13 星期三】
民主的话应该在街头说,在广场说,在议会里说,但是,在目前中
国,这些场合一概不能说,于是,民主的话都移到网上去说了。天
啦,就这样的情况看,当今中国民主存在于网上,可以说是万幸。我
们无妨设想一下,一旦失去了网络,民主怎样存在?岂不令人寒心!
1989年以后,中国社会里人民对现实的不满、抱怨、憎恶、厌倦等情
绪在急剧增长,可以造成民主运动的材料比比皆是,可是,民主运动
在近20年的时间里却一筹莫展,完全沉寂,这样的情况难道不值得思
考吗?
在应该实现民主的地方,现实民主的困难无论如何被人们想象的都
大,诚如我以前在其它文章中所说的,在我们中国,到处都是民主的
干柴,可火总是点不着!在这一篇日记中,我想把上述问题简化一
些,企图给出一个明了、简单的答案。
我不否认,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可能是方方面面的,各种各样的,但
是,解决的方式无不是寻求最简单的和最简易的途径,此一问题,亦
是如此。民主存在于网上或者网上的民主,是完完全全的新生事物,
是所有网民在同一个时间里同时经验的事物,谁也没有被别人有更多
的经验。网络是个自成一体的世界,它自身有不依赖外在世界而自在
的性质,何况它的存在被寓于一种非常特殊的娱乐性里。因此,网络
作为一类工具却衍生出了一种非工具的属性,对于运用它的人来说往
往会造成了一种奴役性,看一看那些网瘾缠身的青少年的状况,你就
知道了工具怎样奴役人?把人奴役到什么程度?就此,在网上搞民主
的人若是看不到类似的网瘾也存在于自己的身上,那是很危险的。
进一步的分析,我们发现在网上议论民主的人大多数是“知识分子”
或者具有“知识分子”背景的人群,所以在他们的东西贴了出来后,
他们“享有民主”??是谁也不可以否认的实事,可问题并没有就此
而完结,接下来的问题是:网上的民主在满足自性方面是无疆界的,
于是,网上民主的扩张和娱乐就融为一体了;而恰恰在这个时间里,
民主必须摆脱娱乐性,变成为人民手里的一种斗争性武器。可见,网
上的民主固然是一种真实的存在不容置疑,只是对于迫切要求民主的
13亿中国人民而言,它是雾中花、水中月。
网络世界里有自己的“天才”,一个《贾君鹏吃饭帖》红遍了中国,
一时间,它成为中文世界的一大奇迹,就是在此帖出现后的一年多时
间内,帖子的余意还没有尽,照样有人操作。试想一想,在中文网
上,民主的文章多如牛毛,哪一篇文章取得了《吃饭帖》的效应呢?
不用说那些无数个风靡全球的网络游戏了,一个游戏就造成一个“王
国”啊!
要看到,民主存在于网上,不是民主的错误,而是民主的一种迫不得
已的行为,可是,今天,迫不得已的行为却在我们的网络生活中无意
识地变成为一种正常的生活,于是,网络的虚拟性就把我们在网上
“享有民主”的事情虚拟为我们已经有了民主。
正确的做法是,我们要把网上的民主想办法带到街头,带到广场,带
到议会,可是这样的共识在网络这个特殊领域内却难以形成,网络的
世界给每一个人都预备了一个可以作为单纯的“个人阵地”来固守的
山头,因此,只要守住山头,人们就以为自己在为民主而战(实事上
也的确是一种形式的战斗)。因此,民主运动和民主行动所需要的最
低程度的组织性,在网上根本没有办法实现。于是,在网上展开的各
自为战的“自由”,就被人们理解成为当然的民主了。海外民运在
20、30年的时间里,总是组织不起来的原因,被大家归结为共产党特
务的大肆捣乱,民运人士的强烈个性,而所有人都运用的网络里所藏
的“自由之鬼”也在作祟却没有人看到。无论如何,网络允许或者鼓
励一个人的政党和一个人的司令(真正的“光杆司令”)。我们无妨
设想一下,在网络还没有形成世界的年代里,一个人自称为一个政
党,一个人自封为司令,连他自己也觉得尴尬,可是网络世界,这样
的行为不就是很正常吗?
在过去的时代里,谁经历过网上的民主?没有,根本没有!在人类走
向民主的历史中,有过咖啡馆的民主(法国革命),有过报刊杂志的
民主(10月革命和辛亥革命),有过广播的民主(66运动或者“文化
大革命”),有过电视的民主(89运动),唯独没有网上的民主;而
网上的民主因网络特点而获得了自性,它变成了一个真的可以供网民
充饥的“蛋糕”。对于要求民主的网民来说,它不但可以充饥(不是
“画饼充饥”成语所讽刺的“充不了饥”),并且味道很“新鲜”。
日久天长,食用它的网民就离不开它了。今天的情况就是这样。民运
人士离开了网,就会如鱼儿离开水会死亡一样,但是,网上的“民主
蛋糕”可以使人“饱腹”功能之发挥,事实上等于萎缩了人追求真正
民主的内在动力。因此,中国尽管没有民主运动,但民运人士照样发
福、发胖,眼下,民主就是等于网民吃网上的“民主蛋糕”了。要知
道,网上的“民主蛋糕”是取之不尽,食之不竭的,因此,不民主的
中国现实就被网上的“民主蛋糕”的“食用”行为所取代了。于是,
一个有利于发展民主的工具,反倒成为民主自我取消的手段。
去年,我写作了《由“网闹”到“网革”》一文(《自由圣火》首
发),是说“网闹”易起风波,“网革”难成气候,现在看来,的确
如此。在网上炒作“网络革命”的人不少,也有数多年之久,可是没
有一个人成了气候,原因何在呢?我就是想研究它,至于说能不能取
得成果?那是另一回事。
下篇 ⊙上篇 ⊙目录 ⊙目录@本文标题 ⊙投稿+订阅+联络
民主日记(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