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集电视片《河殇》解说词 [2010/09]
- 【郭德纲,你虽未离开,却已不朽!】 南开大学史广顺老师!! [2010/08]
- [原创]《郭德纲道歉书》是我写的,以及为什么要写 [2010/08]
- 郭德纲关于打人事件致社会各界的道歉书 [2010/08]
- 郭德纲就排比问题致某TV的学术探讨信 [2010/08]
- 讨网络愤青檄[原创] [2010/08]
- 解放台湾岛,活捉林志玲----哈哈 总结2008年度语文 [2010/10]
- 党在下一盘很大的棋―――观棋话钓鱼[原创] [2010/09]
- 我的初吻----献给你,我曾经的爱人[原创] [2010/08]
- 我们已经永远失去了钓鱼岛 [2010/09]
- 直面茉莉花革命 [2011/02]
- 决定台湾前途的究竟是谁? [2010/07]
- [话糙理不糙]妓女与非处 [2010/08]
- 铁血虎贲――国民党军的德式师 [2010/09]
- 一个国家强大的标志是什么? [2010/07]
- 60年后的今天,讨论朝鲜战争有何意义?[原创] [2010/07]
- 假如中国战败 [2010/07]
- 落后并不一定挨打[原创] [2010/07]
- 朝鲜半岛炮声隆[原创] [2010/11]
- 梦里不知情无奈 [2010/08]
- 三谈党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 东京都不相信抗议[原创] [2010/09]
- 讲讲爱情故事 [2010/08]
- 在台湾,民调是个什么东西?[原创] [2010/08]
- 丢了《孙子》的中国正面临美国这个"孙子"的考验 [2010/07]
三谈民主[原创]
老文了,重新整理了一下。三篇短文有矛盾之处,非同一时间所写。社会原本就是矛盾的,人也如此。
============================
什么是民主?
民主,很美的词汇,很可惜,是个外来词,和土豆、柿子一样,属于外来品种。虽然引进时间不长,但是,红烧、油炸、清炖……享受了很多在西方得不到的经历。
讨论民主的人也不多,大体上总是集中在金字塔顶尖。基本上与平头百姓毫不相干。发表类似言论的也都是所谓的“大家”,从五四到现在,一直没有改变。只要一说起民主,人们总是把它当作“上层建筑”来讨论,很抽象,也很严肃。时间长了,人们才猛然发现,民主原来并不民主,因为它离普通百姓很远很远,遥不可及,就像天上的星星。
从五四到现在,90年了,民主在中国还始终停留在纸上,得益最大的是一群御用和无聊的文人,正如红学养活了一大批人一样,民主也养活了一大批人,只是它的主体---普通百姓始终是看客。
为什么90年来,民主在中国如此的神秘莫测、遥不可及、高高在上?比追自己喜欢的姑娘都难呢?是因为,我们把它想得太神圣、太美好,对它寄予了太多的厚望。
随着大陆的改革开放,逐渐富裕起来的国人已经不再满足于吃饱穿暖,越来越向往那个还没到手的“民主”。很多人天真的认为,只要实行了民主,我们就会一步跨进世界强国之列。
不可否认,民主在今天很多国人的眼中还相当浅白,他们眼中的民主就是独立自主地选举国家领导人。可是,看看今天的中国,我们就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我们的国人并不会行使手中的权力。从小学选班干部到村民委员会选举。很多国人,考虑的并不是被选举者称不称职,而是考虑,如果他(她)当选,会不会给我带来好处。权力在他们手中成为交易的工具,失去了公正的同时也亵渎了自己,这真是对民主的一种极大侮辱和讽刺。
中国人是很讲究“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但大多数时候,我们对自己也相当宽厚,以致于逐渐走向了有选择的淡忘和推卸责任,最典型的是文革后期,渐渐从癫狂中清醒过来的国人,开始把责任推给领袖,推给时代,把自己打扮成无辜和受害者,其性质不亚于日本人对南京大屠杀的不认账。而这点,恰恰是民主最不能容忍的行为。
国人身上的小农和小市民意识太强了----缺乏自律、公私不分、推卸责任、唯利是图。不得势的以民主的名义挣利益,而一旦得势就忘记了当初的目标!老祖宗留给我们的自由、平等、博爱、奉献等民主不可缺少的精髓统统被丢在了脑后。喊口号一个比一个响,真要具体的行动,恐怕就未必如口号一样光鲜响亮了,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几千年来,国人没未变过。当下的民主不过是有些人借以争利的工具而已。
民主不是投票选举那么简单,民主不是一种形式,民主是全体公民的事,它需要国人有一种正常的、适合民主的心态,有一种国民的素质,懂得民主是权利和义务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民主不是口号,民主不是享受,民主更多的是义务、是责任。民主更不是灵丹妙药可以包治百病。
============================
再谈民主
我在各类文章中常看到这样的话:不能给中国人以自由,有自由必然乱;西方的民主不适合中国国情……类似的言论还有很多。概括起来就是,中国实现民主的道路还要很长,大概要等到猴年马月。
那么,是什么样的人不要民主呢?当然是利益的最大占有者,但出面代言的往往都是一些吃饱了没事干的文人。中国的知识分子(不是全部,但数量也不少)骨头里总是缺少一些钢性,明末以来,软骨症如同癌症,深入骨髓。其表现就是墙头草,随风倒,一套歪理邪说经过取舍能为任何统治阶级服务。
西方的民主不适合中国国情。在这些大人先生的嘴里,我才明白,原来民主也分东西方的。但为什么胡锦涛、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与普通百姓都穿西服呢?我觉得西服很适合中国人的身材呀!中国人穿西服也挺体面呀!奇怪了,同样是引进的,西服就适合中国,民主就不行了?可能您会说,西服之所以适合中国人的身材,是因为经过了比照裁剪。那为什么不将民主比照中国国情进行裁剪呢?是不能还是不敢?
不能给中国人以自由,有自由必然乱。想必说这话的专家大师们忘了,您也是经过自由恋爱结婚的!如果不是,想必您也未能免俗,私底下一定会与众多女粉丝大谈,没有自由,得到的可能是婚姻,但难以得到爱情。自由是土地,而爱情只是花木。
民主说的直白点就是一种自由,就是公民通过合法的、公开的方式来自由选择自己的领导人与自己的社会制度。执政党与政府是代表人民来进行管理的,如果一个政党和政府连组织民主选举的能力都没有,这样的执政党与政府还能做什么呢?说民主会乱,其实是对自己的执政能力没有信心。
============================
三谈民主
把“技术问题”复杂化、政治化、伦理化、意识形态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之一。也是御用文人独家秘籍、讨饭吃的饭碗,就好像北京的胡同,外地人进去立马蒙头转向。这所谓的特色是清以来的事情,清朝以前,情况要好的多。清末有人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时,反对者并不从客观条件等层面来反对,而是指其为“溃夷夏之防”的“汉奸”;引进铁路时,反对者则指出,铁路是西方产物,在中国修路就是“用夷变夏”、“为外国谋”;至于引进电报那则会惊动长眠地下的“祖宗”,是“不孝”……
五四以来,“德先生”、“赛先生”大兴,很可惜,90年来,与“赛先生”比起来,“德先生”处境很尴尬,不是落在纸上,就是成为反对党要挟执政党的资本。只要改朝换代成功,“德先生”便立马被当权者丢在了脑后,像没了姿色的小妾。或以“不适合国情”来搪塞。以至于现在,一提起民主,许多人就一副灰心丧气的样子。
民主是什么?解读很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民主不是三流影星,为了出名,会主动钻到导演的被窝里!民主是争取来的,就如我们现在的八小时工作制!
争取民主权利,不能等待既得利益集团的恩赐。如果你等待恩赐,只能是被忽悠,没完没了地被忽悠-----被既得利益者忽悠,被一群吃饱了没事干的御用文人忽悠。
从中国的现状来看,毫无疑问,大规模的动乱任何人都不会欢迎,但一定程度的斗争是必要的,和谐的斗争也是社会的进步!不斗争,弱势民众的权益是得不到的,或者得到了也是一纸空文。指望别人代表你争取权益,保障权益,其结果一定是别人代表你领走了权益,留给你的只能是吃苦受罪的义务!
民主是什么样的?它不神秘、也不复杂,你头脑中想它是什么样子它就是什么样子,用不着翻字典、查名著,更用不着与大师讨论,民主就是生活!民主就是老百姓心中的好日子!
===========================
结语
丘吉尔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民主或许并不是人类所能采用的最好的制度,但是据我们所知,它至少不是人类所能采用的最坏的制度。”
至少,在我们没有尝试它之前,不要轻言好坏。因为民主不代表终结,事实上,东西方都在探索,想找到一个更加适合的替代制度。但是,在没找到之前,我们该选择什么呢?是选择操蛋的还是不太操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