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融园种菜记 I.2: 咖啡渣的酸碱性 [2012/06]
- 被骗得差点倾家荡产 [2018/01]
- 美国学生的GPA(平均成绩点) [2012/08]
- 世界独一无二的哈佛玻璃花博物馆 [2013/12]
- 什么样的GPA可以上哈佛? [2012/08]
- 男人和女人不同的原因——稚趣数则 [2011/05]
- 这样的老公还能不能要? [2012/12]
- 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2012/10]
- 什么样的GPA可以上美国大学? [2012/08]
- 我送他几千美元,他为什么交给校长? [2012/12]
- 美国的学生和家长也是“满脑子分数” [2012/06]
- 做中国人可耻吗? [2018/02]
- 一个人做弊,所有中国人背黑锅 [2012/12]
- 我把母亲看成一个不幸的女人(一) [2012/05]
- 起而行之,卫斯理华裔反歧视 [2021/03]
- 《夏令营》达人秀:融园种菜记 I.3: 融园积肥栏 [2012/07]
- Warrior Dash (骑士冲锋) [2011/06]
- 永远的地主和永远的雇农 [2012/02]
- 爱是芝麻——结婚十七年的感受 [2011/07]
- 融园今天的花 [2011/07]
- 白胖子拜年 [2013/02]
- 要不要敲锣打鼓来庆祝 一下啊? [2012/06]
- 一汪碧水一方天 [2012/11]
"风尘三侠"的故事在很小时就听过。
夜色如水的晚上,月光皎皎,一街浓郁的槐阴里,槐花的清雅馥馥地浸着我白色的裙角,七岁的我双手托腮,坐在人群的最前面,忽闪着一双眼睛,盯着前面大槐树下的说书人,心却跟着他飞到了隋唐的皓皓长空。
直到月亮偏西,说书人才单弦收束,戛然而止:欲知后事,明天接着讲。
人群唏嘘着散去,我才跟着大人步颠步颠地离开,一路上脑子里全是隋唐人物。
这么多年过去,总想起说书人那一只鼓一只弦。情节紧要处全靠那几点鼓弦之声的相互衬托,却也渲染得出两军阵前,战马嘶鸣,弓箭手一字排开,中央一面大旗迎风猎猎。
"风尘三侠"是在他讲《隋唐演义》的时候穿插的一段,却被我记得牢。只记得"红拂女"手持红拂飞檐走壁行走江湖,照心照胆,风尘扑面。
七岁便知红拂侠,如今又看到尤求的《红拂图》,宛然又像是知道了故人消息般的惊喜,又知她后来真真正正成了一品的"诰命夫人",才吁了一口气。美人与名将也有人间见白头的时候,这样团圆的结局,了却我对她许久的惦念。
长揖雄谈态自殊,美人巨眼识穷途。
尸居余气杨公幕,岂得羁縻女丈夫。
这是林黛玉在《五美吟》中题吟的红拂。难得黛玉在闺中也有此种胸怀,她大胆地赞说,与其死气沉沉地活,不如对天一搏。潇湘馆内烟雾缭绕,园内瓜果正盛,黛玉正幽祭红拂。
读《红楼》的时候,觉得红拂是书中发黄的陈事旧影。而大观园中的宝玉郁郁走过沁芳桥,看见雪雁远远走来,便缠住她,殷殷地问着林妹妹的事。每读于此不禁为
公子痴心感怀,一时间觉得宝黛曾是世间的真实。今看《红拂图》,始见红拂那么亮烈地奔向自己的幸福,她才是真真正正不枉地活过。宝黛的无益痴缠才是古今第
一书中人。但我与黛玉素来幽怀相契,她的一举一动,因为心思相对,终觉美得惊心。她是感怀身世之余,题吟红拂,今生的命不知握在谁人手,由不得自己与那红
拂一样,识得一个男人,跟定一个男人,就去了。
红拂一双粲粲慧眼,拨云见月,识得英雄,她身为家奴歌伎却不轻贱,将天命抛掷。长安一片月色中,她抬起素手,扣开了李靖的门。
英雄美人,这么容易就遇见了,原是缘得一双慧眼。正合《诗经》里所说: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真是好眼力,可巧就邂逅了,一下子就认得了,正是适我心愿的那个人儿。所有心中的意难平也化作了轻烟,甚至不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三千弱水,只这一
瓢,我今生今世饮定了。那一份欣悦与从容,千年后也一样鲜明地让人窥得见。一样的爱情,到了她的手中便看得见摸得着铮铮紧握。
红拂本姓张,名出尘。本是江南人,由于南朝战乱,随父母流落长安,因姿容俏丽,沦落风尘,后被卖入司空杨素府中成为家伎。因喜手执红色拂尘,故称作"红拂女"。出尘这名字自有有一种"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虽在俗世不惹尘埃的仙人风神,有着只可远观的莲之姿容。
那位坐于矮榻上的大人物便是南北朝和隋朝政坛上势可通天的杨素,他曾挟北周静帝禅位给杨坚,二十四年后又助太子杨广弑父弑兄而为隋炀帝。隋炀帝即位以
后,不思朝政,日日在东都洛阳的西苑中,享受世间的美人声色。杨素坐镇西京长安,权可倾国。他是"多权略,应变有方"的一代名将,他不仅尚武,还精妙于诗
文,沈德潜在《古诗源》中感叹他:"武人亦复奸雄,而诗格清远,转似出世高人。"他虽铁血,却不粗蛮。脱去甲胄的他,内蕴丰富,识达古今,诗文朴劲不似隋
人,其高格清远大有魏晋之风。
隋统一后,炀帝念及他战功卓著,拜为司空,并封其为"越国公",赐以金宝粟粮,又赐以美色。这美色之中就有陈后主之妹,还有其他女伎共十四人。这时,一把年纪的杨素,每日诗酒歌管,极尽奢华。红拂女张出尘就寄居在这样一个深似海的侯门家。
杨素并不单单是战场上流血盈前,言笑自若的嗜血武夫,他用文人的另一种细腻与豪放成全了红拂的传奇,也成全了才色冠绝的陈后主之妹乐昌公主与丈夫的破镜
重圆之约。当年陈乐昌公主国破家亡沦为姬女,她与夫失散时曾以镜为约,数年后夫妻相逢。公主在杨素面前涕泣而诗:"今日何迁次,新官对旧官。笑啼俱不敢,
方验做人难。"杨素感怀,便送以厚资成全了他们。
不知道怎样的铺陈氲染才能让这男主角在大隋的风云变幻中粉墨登场。图中坐在秀墩上恭手陈词的美髯公就是有着王佐之才,被"红拂女"一眼看得准的大唐第一人
物、才兼文武的李靖。李靖在唐初的寥寥长风里,他夜袭过阴山,横扫过乌海,南平吴地,北破突厥,西定吐谷浑,唐太宗进封他为卫国公,贞观十七年,又将他与
长孙无忌等二十四人的图像绘于凌烟阁,尊奉为开国功臣。
与红拂相识之前,李靖还身在隋朝,任马邑郡丞。怀有一身文武才略的李靖想通过杨素的提携来报效大隋,因此才入杨府,觐见杨素,才有机会得见生命中那个最最重要的女人。
这幅画就是这个邂逅君子的场面,仿佛就是画者尤求临摹了那一刻,作为见证。众姬愉色婉容,如仙人一样缀于画面。其间有美人张出尘"执红拂,立于前,独目公"。"独目公"是爱上一个男人后双目温柔地缠绕。
图上的"红拂女"是安静的,无畏的,心有所属的,所以那样笃定。也亏得她在杨素的府第,得见这天下第一称心人。
图释心间语,这画原是画得红拂此时的心。画面苍木古秀,静谧的庭前堂下,一递一声,两人对策着经世之道,杨素脸上微露一丝赞许之态,那虬树的枝桠间偶有一叶潇潇而下,在岑寂的静中回旋落于衣间袖上,这厅堂在揽尽自然风色中,自有一种士人的空阔灵襟。
此时的杨素已老迈,只想依红偎翠闲云野鹤度晚年,况杨广妒他功高盖主,他更怕落得个结集天下英豪的名声,李靖来得最不是时候。一个朝代朽了,便有诸多的藩篱阻隔着新生的活力,也怪不得杨素。杨素听罢李靖的慷慨治国之策,只微微颔首,拍着自己的坐榻幽幽地说:
"卿终当坐此!"
他是从李靖的昂扬的气宇中窥到了当年的自己,但是他无意留他,更不想有什么交待,只是淡淡地赞了淡淡地就挥挥手让他去了。
红拂站在那里看着眼前人失意而去,心中早已铁定了一副心肠,于是她早早打定了主意,飘然出去,谁都没有留意到。她出去寻得一个心腹小僮窃窃耳语后便又悄然回来,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她知道,她人生的大图谋至此已走了第一步。
李靖没能如愿,闷闷地离开杨素府,回到他安身的客栈,客居的惆怅油然而起,望着窗外巍峨参差的西京长安,他只是走不进来的悲凉,空怀一腔热血,报国无
门,感叹年华虚掷。这失意人踟蹰而回之时,却不想身后有一个杨府的小僮一直跟着他,眼见得他走进这家客栈后,回头飞奔去回复红拂。
古时多少才情女子沦于风尘,虽心有多少不甘,只是孱弱地吟着:细草愁烟,幽花怯露,凭楼总是销魂处。却有几人如红拂这样把那个命运的阀紧握于手中,大胆而镇定。
这天夜里,所有的仆妇都睡下了,她按着小僮的指引,着男装,扮江湖夜行人,像风一样便去了。在如水的空茫的夜色里,她穿城度巷,来到李靖住的客栈门前。嗒嗒嗒的叩门声在西京长安的深夜里清脆而寥远。街上行人散去,唯有营生的小贩还当垆叫卖。
她此时可知道这个开门相见人即是呼之欲出的大唐赫赫有名的开国公,像是今夜天上一颗抬眼即见的最亮的星星,灼灼地光耀着唐时的民间。
李靖打开门,她进得屋来,轻启朱唇,自报门户:"奴家姓张,行一,世居东吴,避兵西来,住于越王杨素廊下。父亲却不幸亡过,后养育在越公府内。才得长
成,便教歌舞,插金披绮,好不富贵。只是奴家情耽书史,性好兵符,每闻唤声,好不耐烦也。"李靖恍然记得白天的红拂女,记得她深切的注视。除了手中的红拂
并无特别惊艳之处的张出尘,在唐传奇《虬髯客传》中也只寥寥一句:"一伎有殊色。"亦或就因为这手中拂让"既见的君子"铭记于心了。
她明白地表达了她的意思:"妾待杨司空久,阅天下人多矣,无如公者。丝萝非独生,愿托乔木,故来奔耳。"她不喜欢那种留连于歌舞酒宴的披金戴银的安逸富
贵,不喜欢一生一世只是别人生活中若有若无的点缀。她喜读前朝治国的史书,更喜兵书战策、文韬武略。可叹生为丝萝女儿身,不能独自行走于世。在杨素府,每
日里阅人无数,过尽千帆,唯有此时眼前人可为乔木相托终生。
李靖听到此,竟愣愣地注视着她,看着眼前女子"肌肤仪状、言词气性,真天人也"。他遂执住红拂的手,感慨人生得一红颜知已,足矣。
上天安排的这样两个人相遇,机缘巧合,两厢这么合适。
聪明的红拂在这个男人失意的时候出现,只用数语便说明了她所为何来。她心思缜密,大胆泼辣,智虑长远,不作小女儿楚楚情状,在这样的男人面前她知道什么最能打动他,她明白,她并不是为幽会而来,她是为今生长远计。
当她,打开男扮的衣冠后,长发如丝纨般滑落,她低下头,素手丝丝缠绕,女儿家的万千心事打开,在君前。
是她的美艳打动了她,还是她的相知?李靖就真的感动了。并如她所想,怜惜地拥她入怀。
才貌两全的女人跟一个男人的故事就这么惊艳这么简单,黛玉用了一生一世的心血气力,面对心上眼底人曲尽柔肠也始终未曾吐露一句心中真言,她只是如此奔放地用了半盏茶的工夫,便悉数如她所愿。这身前身后的诸多纠葛,有这个智勇双全的男人为她担当,她怕什么。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有些时候,命运真的需要大勇气,赌一把。
李靖人豪,出尘人侠,相逢似水如鱼。当夜两人便解得鸾佩入得红绡,结为夫妻,如同士人出将入相一样的人生快意。后来,恐杨素发难,李靖带着红拂奔向太原,
投奔举兵反隋的李渊去了。在与红拂同至太原的路上遇另一旷古奇侠"虬髯客",意气相投遂与红拂结为兄妹,三侠结伴绝尘而去,行走在风雨飘摇的隋末乱世。原
来竟不是乱世出英雄,而是乱世的英雄这般寂寞开无主,于其徒劳无益地抱恨西风,不如出来开创新秩序,所以末世里英雄遍地。
虬髯客与
李靖夫妇言谈中知他二人前途不可限量,回到太原后便以重资倾囊相赠,嘱他夫妇二人可做他日起事之用,而自己却一马一鞭四海云游去了。真真是一声"苍天笑,
滔滔两岸潮,豪情还剩一襟晚照!"不沾不滞的潇洒一游侠。李靖后得李世民赏识,终得以实现少年志:"大丈夫若遇主逢时,必当立功立事。"
杨素闻知红拂与李靖夜奔,也并不追究,由她去吧。冯梦龙在《情史类略》中对越国公杨素大加称赞:"不追红拂姬,放乐昌(乐昌公主),俱越公大豪杰事!"
隋唐的名士崇尚豪气,不忸怩,不拖沓,遂开创出气象万千的大唐。
我喜欢古人的这种水墨淡韵,简慢中有一种脱去沉着的意味。此画作者为明尤求,工写山水,兼善人物,师法仇英亦能山水细秀、圆浑兼之。他是极善仕女白描
的,笔下的仕女飘飘欲仙,是天人下凡般的隐约不露痕迹。画中女子裙裾飘然宛若有悉悉挲挲之声,行动处更兼衣香细生的纤秾袅娜。画面构图疏密有致,一屏一榻
一几一瓶一炉一树一石而已。背后一扇素屏,隔开了视线,省去诸多繁缛,画者可在屏前洒然游弋。几上清供,古瓶一束名花,金炉一缕异香,榻前俊婢摇曳,阶下
湖石玲珑,头顶老树苍郁如盖。画面古韵苍逸,笔致清脱,着力表达杨素闲和严静的仕人风格。人物神态微妙,杨素形迹自若,李靖谦恭机敏对答文武才略,展示了
隋朝官场觐见的场景。
然这图的名字叫作《红拂图》。
出身风尘,却最终身居一品诰命,这般的直上青云,恐怕泱泱数千年,只有她一人做到了。 男人的殊世伟岸在这里最终成了配角,不过成就了此时红拂妙目慧眼识得英雄的陪衬。千年后人们念念不忘的不是杨素不是李靖,而是身边歌伎出身的侍女张出尘。
这人生大戏唱来唱去竟让一个小女子抢去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