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说我的同学----一个重庆公安的故事 [2012/03]
- 军事打击利比亚--"民主"强盗的邪恶与虚伪(ZT) [2011/03]
- 中国的道德沦丧真的瞩目惊心 [2012/03]
- 是该歇菜了 [2011/09]
- 挪大爷的强心针 [2010/10]
- 看看岳东晓怎样经历陪审团审判获得知识产权案的胜利 [2011/08]
- 能让老百姓过上安居乐业日子的政府就是好政府 [2011/06]
- 就撤职薄 十问胡温? [2012/03]
- 司马南在寓所接受四月网采访 [2012/03]
- 温宰相,请拿出你的成绩单来 [2012/03]
- 薄熙来一事还有翻盘可能 [2012/03]
- 中共有可能创造出不同于西方的民主制度(转) [2010/12]
- 一个回应加一个道歉--致韩寒 [2012/01]
- 乌龟就爱大王八 [2011/04]
- 香馍馍--钓鱼岛 [2010/10]
- 封网删贴档不住,看看国内民众怎么说 [2012/04]
- 对话韩寒 [2012/01]
- 中美两国政府应该互换 [2011/07]
麦田最先对韩家军发出质疑,后由于不明原因宣布退出调查,忍辱致歉。韩家把这个行为当成了麦田的软弱,父子几乎同时在微博上举行受降仪式,拿着麦田的退让当自家胜利成果。这是笔者第一次看出韩家父子的小家子气。你换个角度想想,麦田能在你韩家父子把他骂个狗血喷头的时候,不急不怒、不慌不躁,不计个人恩怨,审时度势,选择退出并顺便道个歉,这难道不是一种心胸吗?若是睚眦必报的狭隘人物,能有这样的表现吗?韩家爷俩在上海滩混迹多年,难道没听说下面这个故事?
——当年年轻的蒋经国在上海滩一家酒店里,上楼时不小心踩了正下楼的吴四宝姨太太的脚,马弁二话不说,上来就是两个大耳贴子,把蒋经国打倒在楼梯上;蒋经国捂着脸缩在一角,不辩驳不反抗,静待这群人发足了威风离开。回去告诉老蒋,老蒋询问下去,对方知道闯了大祸,愿意赔偿精神损失;老蒋不要,说那就捐两架飞机支援抗战吧。这就是“两个耳光换两架飞机”的故事。故事的真实性不一定靠谱,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凡能忍辱负重的人物,都不容小觑。人家战略退守,你就全面反击,摇着破旗骂着街追赶,就不怕其中有诈?这不,一头冲进方舟子的埋伏圈了!你姓韩的黔驴技穷,拿人家姓方的谢顶挖苦讽刺,不说这话算不算无赖,这招数来说就透着缺心眼儿,还有点儿祸从口出的危险性——你能保证政治局常委里、上海市委领导班子里,没有带假发的?再说了,人家谢顶不丢人,你被人家一通收拾,就像兜头一锅开水,烫得有皮没毛的,你还不如谢顶好看呢!不对,谢顶没你难看!还不对,你啊,比谢顶难看啊!
有韩粉说,4000万悬赏摆在那儿,有本事就拿走,拿不走就说明是诬陷。那么笔者请问,4000万在哪儿?摆在哪儿?方舟子调侃说找个公证人,也不见回应。就算法院判决韩家败诉,以韩家父子的为人能心甘付款?再说了,败诉完了还有申诉,申诉完了还有上诉,上诉完了还有上访,悲悲戚戚没有穷尽;即使最终韩家父子因为上访被抓,死在昌平沙场里,也不会交出2000万的。至于范冰冰那2000万更没指望;可以想象,范爷站在船头,捧着装满2000万的盒子,婆娑泪眼,叹一声:公子,你太让我失望了!就连人带钱一起沉江里面去了。
韩家扬言要起诉,这是大家意料之中的事,不然岂不成了默认?!挽回面子的最后一招就是起诉对方称被诬陷。是人都明白,这是个不容易一锤子定音的极易陷入纠缠的案子。起诉不过是走走过场,鸣冤叫屈一番,再追问便可以做出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苦笑一下,说一切听法律裁决吧;从此结局石沉大海。麦田是在得到韩家起诉威胁的时候挺身而出,宣布迎战,这是有胆有识的表现;此番二战,一望而知是有备而来,估计韩家父子又得失眠。穷寇的日子最不好受,投降吧心有不甘,尤其还有那么多韩粉,眼巴巴指望着偶像能像模像样地耍几套枪棒杀杀对手的气焰;不投降吧,眼看着这么一天天被人扒皮,就算博文改了、手稿重抄了、学校老师统一口径了,还是挡不住破洞露丑的裤子。这个年过得,网友是有得看了,过瘾了,可韩家简直要集体喝卤水了。
有个玩摄影的朋友问笔者,为什么那么多人在意韩寒造假的事,在他看来没什么大不了的啊。笔者问他对摄影图片被盗版怎么看?对造假的图片夺得摄影大奖怎么看?他说那是相当恶劣的行径,是摄影队伍里的败类才会干的事。可笔者对这样的事却一点儿也恨不起来,完全没有怒气;这就是圈子的问题。同一个艺术圈子里的人在意彼此的行为道德,出了圈子,感觉就没那么神经了。方舟子本身就是作家,对于作家造假当然看不下去;他本身就是博士、学者,对学术造假当然深恶痛绝。
笔者作为旁观者,几天战事下来,深深感触一件事,就是方黑+韩粉,普遍出招龌龊。也许这么说太片面,换句话,有些方黑+韩粉的辩论行为太令人齿冷。有个《财经网》,大概老板或者主编是方舟子仇人,竟然以《财经网》的名义参与骂街,画了淫秽漫画出示在《财经网》的微博上,引来方黑们哈哈大笑,《财经网》的工作人员以此为乐。这是非常不明智的行为!试想,以这样的形式博取大家眼球,哗众取宠了是不假,引人注意的目的也达到了;可你的生意经是什么?不是“财经”研究吗?人们会因为你骂方舟子而对你的财经信息增加信任吗?骂街是财经的专业吗?就像街上一个傻子又蹦又跳逗得大家哈哈直笑,笑过之后会有人跟傻子交朋友吗?这不明摆的道理吗?你《财经网》以员工个人名义怎么玩儿都行,拿一个网站的名誉当杂耍,以后日子还过不过了?不要以为这样的行为暂时围住了一些关注度;有一个显著的趋势不能忽视:相信方舟子的人数在增加,相信韩家父子的人数在减少。——《财经网》此番漫画画得很成功,但营销做得很失败。
辩论战中,骂街是最失风度的一种行为。笔者这样说,做得也不好,尤其是写微博的时候,140个字,刚好够骂街的;论点写完了不够展开论据的,索性骂一通解解恨。韩家父子就输在骂街上了,后来注意了,韩粉们又接上了,以为人多势众,一人一口唾沫想淹死方舟子。想一想,这么多年、这么多人骂方舟子,他都没咋地,证明他是会游泳的。
很多韩粉质疑笔者,说笔者是不负责任的随便下结论。在此笔者澄清一下,这不是结论,只是根据看到的论战过程写出的个人感受。笔者个人是这么认为的,不强求别人赞同,反对的尽管反对。
2012/1/29 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