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拿大和中国 [2011/08]
- 亲密爱人 [2011/12]
- 只能用外表去勾搭男人 [2010/08]
- 这样的美丽,让人不想活了 [2011/04]
- 你我在等天亮 [2011/12]
- 太阳花开,花开满呀 [2010/08]
- 太阳花开 [2011/09]
- 岁月长衣裳薄 [2011/12]
- 儿童照 [2011/01]
- 断斤称 [2012/01]
- 打针惊魂 [2010/08]
- 红 [2011/12]
- 长周末砂雕节 [2011/08]
- 臺北機場 [2012/02]
- 还是没什么题 [2013/08]
- 叫春了 [2011/03]
- 枯干的油画 [2010/11]
- 以图会友 [2010/01]
- 挡不住的枫情 [2010/09]
- 似夢迷離 林子祥 [2012/09]
- 暂停,开始过 [2013/04]
- Portrait [2011/01]
在那些日子,他就每天看我的画,给我修改,但是觉得我还小,理解能力不够,怕他走后我又糊涂,所以每天都留下一些笔记,直接写在我每张素描的右上角,字体飘逸潇洒。我珍藏了好些年,几经搬家没了,连他的名字也忘了。可是,我记得每次温习都觉得很能领悟,每张画的问题的提示和修正都在那,那样的错误不容易重复。
我很记得,我最麻烦的就是顾此失彼。忙了这里,那里又糊涂了,处处我都想精彩。他说,你要永远记住,什么是主题,主题就是最重要的,其他的枝节都是为他服务的,成全他的。素描主题首先要区分主体是谁,把焦点放在那,处理方法先整体后局部,然后再整体,再局部细节,不断反复。一定要时刻都要注意整体,不要让局部的细节影响了主体,消弱主题的表达能力。整体来看,主体是最精彩的,其他枝节在怎么深入,都不能超越主体,不能抢了主体的视线。然后也许不是对我说的,自己喃喃了一下,生活也是,主题最重要,其他枝节就不用执着。我觉得有趣。在他离开那天我父母上班没空送他,让我在他赶车前给他做饭,我手脚不怎么样,他吃完我做的面条就道别走了。后来才知道整锅面条都没放盐根本没味道。他却那么有礼一声没吭把整盘都吃光了。枝节啊。。。
他走了我挺失落的。一个爱好,因为曾经有他的介入,显得更有趣味。清晰的理论在我还懵然的时候不懂,但一个夏天留下的笔记,伴随着我铅笔的成长,慢慢理解。人的智力跟年纪和经历很有关,越大,越理解得好。各方面的感觉也越来越完善,越来越灵敏。
成年后,各方面的感觉膨胀通融,我越感到这明确主题是多么巅峰的境界。
从小语文老师就说,散文是形散而神不散。在服从主题的前提下,可以随意放纵发挥,只要时不时回头,看看是否依旧在主题范围内。不断调整,整体,局部,再整体,再局部。
使用相机大半年,越来越有感觉,写下笔记有三,1构图,2处理背景,3焦点选择。回首,其实,还是关于主题的强化。构图就是整体考虑选取主题,选焦点就是选主体,处理背景就是强化主体。图也是,文也是,主题清晰最重要。
也回顾自己生活,移民吧,很多人都觉得得不偿失。思想主题,我就是要个齐整的家,没太多顾虑地生活着。其他枝枝叶叶,也就是随意了,该放弃的千万别犹疑。经历了一些惊吓,生活宗旨已经确立:短期内要注意安全,长期注意健康。这就是良好生活的基本保证了。人生如开车,一窝直奔远方直奔主题,途中风景优美过客匆匆,可以微笑欣赏,无须无谓逗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