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飯煲煮蛋糕 [2010/09]
- 原爆無冤魂 [2010/09]
- 情愛觀(三)之移民情愛路 [2010/10]
- 情愛觀(四)之苦命男人 [2010/11]
- 龍的傳人------------兄妹亂倫後代 [2010/10]
- 一路好走 [2010/09]
- 情愛觀(六)之老美瘋情(上) [2010/11]
- 選擇 [2010/09]
- 初秋枯葉舞 [2010/09]
- 梁兄為何該死 [2010/10]
- 情愛觀(六)之老美瘋情(上) [2010/11]
- 瘋從哪裡來 [2010/10]
- 每逢佳節陪思春有 [2010/10]
- 秋雨夜韻 [2010/09]
- 黃寶寶:我有兩隻手 [2010/11]
- 受了輻射的怪物與泥的傳人 [2010/10]
- 幸福何物 [2010/10]
今日重陽,與四月五日的清明均為春秋兩祭的大日子,族人們為拜祭先人而聚在一起;然後,祭品祭嘴吧!更有年青人相約登高.............追溯登高,其實源于晉文公重耳即位之前逃難成功的紀念活動。不過,好端端的日子卻又何故籍此而登高避難?
四季當中,夏秋冬皆不如春。春,氣溫比夏天享受,比冬天暖和;比涼秋更有生機。有人小時候被長輩們不時教導:一年之計在於春!卻以為那是農家們的事,便籍口:春天不是讀書天,不讀也罷;到了仲夏,就說夏日炎炎正好眠;之後秋有蚊蟲冬又冷.........那是敗家子女之籍詞!我嘛,窮家子弟早當家!不到12歲就與姐姐擔起家務,女孩不勝重活;還是自己全扛了。初中之後做童工,還能賺到學費.......一年下來,只有到了節日、生日才加菜;大魚大肉還得等到過年。春節隨了難得大魚大肉之外,還有額外進賬------紅包!能不思春嗎?那成人以後呢?離開了學校,算是有經濟能力了。但,為了出人頭地就更奔波了;只有到了大年夜才回家與父母兄姐相聚年飯..........現在更是游離在外!更思念春節的氣氛了!!
古人如何?有曰:自古逢秋多悲寂!當遭遇人生之秋、心境之秋的時候就更緬懷春了!得不到春者,又可以說追不回春者,只有逃避---------種花灌酒兼徹詞造詩者,大有人在:晉有陶淵明,寫下<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到了盛唐有個高適,留下<登高臨舊國,懷古對窮秋>;一生潦倒的北宋柳永就歎<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詩聖杜甫最經典<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似乎都在悲秋悼春!連汪明荃都<悲秋風,盼歸雁>!
而我,去年重陽與老父及老友歐陽偉飛到開封賞菊兼品嘗<四寶填鴨>;這四寶填鴨卻大有來頭:相傳第一個口福之人是慈禧,現時嫡傳只兄弟二人!原由這四寶填鴨即<套四寶>,是一無骨全鴨套著無骨全雞,再套只無骨全鴿,鴿套無骨全只鵪鶉,內藏瑤柱海參等.....惜百般滋味未能孝敬媽媽------春有!無論何節何日也思春有........想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