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山楂树之恋" [2010/10]
- 买彩票 PK 写搏客 [2010/11]
- 信仰 [2010/10]
- 读得书来百不愁 [2010/12]
- 男人的本质 [2010/10]
- 看美女游泳 [2010/11]
- 怀着感恩的心,让世界充满爱 [2010/11]
- 忆苦思甜 [2010/09]
- 俯首甘为孺子牛 [2010/10]
- 来自天堂的音乐 [2010/10]
- 跳舞的键盘 [2010/11]
- 为钱感动,为爱温暖 [2010/11]
- 手表丢了,时间忘了,好不快活 [2010/11]
- 爸爸老矣,尚能饭否? [2010/09]
- 旧梦 [2010/12]
- 情苦 [2010/11]
- 找不着北了 [2010/12]
- 宝马男 [2010/09]
你的信仰是什么?你认为人需要信仰吗?你认为信仰对社会和个人有何作用?每天繁忙的的你,是否有空思考过这些问题呢?多花些时间来了解信仰是会不会吃亏呢?
信仰
年初,我大舅心脏病突发去世了,他的房客们知道我妈妈是大舅的姐姐,就自觉地把房租如数交给我妈妈。大舅婚姻波折,家庭关系复杂,他从不对别人透露自己的房屋财产,连他的儿子和第三任妻子也不知道他到底有多少处房产、有多少房租可收。
妈妈说:这些房客真老实,其实他们交与不交、交多交少谁也不知道。
我纳闷了:如今世风日下,道德伦丧,坑蒙拐骗无处不在,陷阱暗箭防不胜防,毒水饺、地沟油、黑心棉、苏丹红、三聚氰氨、人造鸡蛋、假文凭、假话、假医、假药等等丧尽天良,坑人不眨眼,有人为了钱,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人们已经没有了道德底线,整个社会也没有了良心和诚信。日间不遭暗算,夜里不被偷盗,梦中不受忽悠已属万幸了,那还敢指望人家人心不古,天良未泯,能如数奉还欠款呢?
一天,我到发廊洗头,这间发廊是我大舅的房产。于是我就跟发廊的老板小鱼聊起这件事,我说:“妈妈赞你老实。”
小鱼说:“哎呀,人死债不死嘛,死人的钱怎么能昧呢?”
死人的钱不能昧,难道生人就可以坑吗?这个矛盾令人费解,这个现实叫人心寒呀。
不过,从“死人的钱不能昧”,我看到了一点点希望,死人的钱不是不能昧,而是不敢昧,在民间人们相信抬头三尺有神灵,如果昧了死人的钱,是要遭天谴受报应的,那债主会变成厉鬼来惩治自己以及家人甚至子孙后代。俗话说:斗官死,斗鬼穷,鬼看不见摸不着,而且鬼力无边,谁胆敢与鬼斗呢?
迷信能在冥冥之中震慑人的灵魂,规范人的品行,教化人的良心,净化人的心灵,在法律管制不到的地方约束人们的行为操守,可以说,迷信在一定程序上弥补了法治的不足之处,起到了道德教育的作用。祥林嫂相信嫁过两次的女人到了阴间地府会被判官打入十八层地狱,两任丈夫还要锯体分尸,所以她要捐款为庙堂做了一道门坎,任人践踏,以赎罪过。胡屠户打过范进一记耳光的那只手会会隐隐作痛,他相信是菩萨跟他计较起来了,天上“文曲星'”是打不得的,于是不敢再打第二巴掌了。
要维护社会稳定,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二者是必不可少,法制与道德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维护社会稳定,仅有法制是不够的,“法制不够,道德来凑”。一个人能遵纪守法也是不够的,还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法制是由国家和人民作出的准绳,可是现实中却是“有法可依,但执法不严,违法未必必究”。法制都已经如此尴尬了,道德还能用什么来规范呢?况且,现在的人上现实的当和上书本上的当上得太多了,不再相信政治课里讲的教条了。那我们应该拿什么来拯救我们的道德呢?
我们从小到大接受的都是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教育,认为迷信是封建统治者愚弄和毒害人民的工具。妖魔鬼怪等迷信常常和愚昧无知连在一起,用迷信来作现代人的道德自律机制似乎讲不通、行不通。
我想,我们换一个比较文明、文雅的说法吧,为了我们的和谐社会的长治久安,我们应该提倡信仰了。人没有了信仰,就没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没有道德标准,不明是非廉耻,不分真善美、假丑恶,那么,还有什么事情做不出来呢?
信仰是什么呢?
信仰,是对事实、价值观或其他值得信赖的人、信念或事物的坚定信念。通俗一点说吧,是指对圣贤的主张、主义、或对神的信服和尊崇、对鬼、妖、魔或天然气象的恐惧,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信仰是人们的一种高级的精神活动;有了信仰,人们就有了精神的寄托,奋斗的目标,前进的动力,行动的指南,行为的准则。
中国的掘起令世人刮目相看,中国的腾飞使华人都倍感自豪。
但是,“中国人没有信仰,中国人是个无信仰的民族,中国人最欠缺的是信仰,中国人严重缺乏信仰,一个没有信仰的人是一个没有诚信的人,一个没有信仰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族、、、、、”等等,每每看到地球村的人这样评论我们中国人,我感到很不安。
我相信信仰可以树人育才、安邦定国,相信信仰是人生的真谛、快乐的源泉,相信信仰是一种支撑人们活下去,奋斗下的力量。
我不禁问自己:我的信仰是什么?
迷信是信仰,宗教也是信仰,金钱万能是信仰,主义至高、爱情至上也是信仰,有时候一句座佑铭也可以作为信仰、、、、、妖魔鬼怪?方孔兄?马克思?上帝?佛主?真主?、、、、、、乱!乱!乱!
我的左脑和我的右脑一直在争论不休。
我并不赞成金钱就是万能的,我相信钱能买到钟表但不一定能买到时间,钱能买到药品但不一定能买到健康,钱能买到书本但不一定能买到知识,钱能买到房子但不一定能买到家,钱能买到棉被但不一定能买到温暖,钱能买到女人但不一定能买到爱情、、、、、、但我又相信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我要生存要生活,我得花钱。金钱保障我的生活质量,金钱左右着我的喜怒哀乐,拥有钱我感到踏实和快乐,没有钱我感到恐惧和不安。我白天工作挣钱,晚上做梦都想买彩票发大财。我一年到头、一天到晚都在追求金钱的道路上奋斗。但我心底里总不希望自己变得那么庸俗市侩,总以为自己可以把自己修养得高尚一些,除了钱之外,我还应该讲究一些精神层面的东西。
我曾经相信爱情,是纯粹的爱情至上主义者,我觉得激荡人心的爱情是世界上最浪漫、最美好的东西,它完全是精神的火花,是最崇高的魁宝,它是我的一种宗教,又成为一种我的信仰,爱情像上帝一样在我心中闪烁光辉。我曾经相信有情饮水饱,以为自己可以象英国爱德华王子一样要爱情不要江山,可以象香妃和蒙丹一样你是风儿我是沙,缠缠绵绵到天涯。可是我的爱情和婚姻经历狠狠地教训了我,我错了。最典型的例子是我的前夫,为了呵护我女儿幼小脆弱的心灵的,尊重她对父亲尚存的父女之情,在这里我不想痛陈我前夫那成龙式的错误,我只能用地春秋笔法隐晦地戏说一下我的滑铁卢:我以为自己演的是《天仙配》、《薛平贵和王宝钏》,可是人家演的是《秦香莲》 、《李甲与杜十娘》 ,哎,祝英台遇到了高加林,李香君配上了许仙,多情女子负心汉,乱透了。最后我只好这样安慰和解脱自己:戴安那、希拉里、林凤娇、那英她们一个个的都是倾国倾城的天后天王,但她们的著名老公们还是犯下了全世界男人都犯的错误,我一介小小民女也得这等下场只好认命了。从此我不敢再追求爱情至上了,爱情,得我幸,不得我命,何必较真呢,不敢求天长地久,但求曾经拥有。
|
我曾经在不太了解什么叫GC主义的时候就跟着课本信仰过GC主义,认为GC主义是有史以来最科学、最崇高的信仰。可是现在,他的那些曾经宣过誓要为之奋斗终生的信徒们,早已把GC主义信仰抛到九霄云外了,为人民服务变成了为人民币服务,如何捞钱已经成了他们毕生最大的事业,我等平民百姓,对GC主义信仰产生怀疑并开始动摇也无可厚非。
有一位友人,四年来,他坚持不懈地向我布道、传福音,言传声教地用“主”的爱感化我,希望发展我成为天主教信徒,他送给我《圣经》、书籍、光碟,唱主的颂歌给我听,还邀请我参加天主教的崇拜会和大游行。当我遇到困惑或困难甚至家庭纠纷时,他能用主的理念来为我化解。大多时候他的解释也都令我心服口服,豁然开朗。但自小接受的是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教育的我,很难接受一个能创造万物、主宰一切的天主、上帝。况且他们长着一副洋人的脸面,能管咱中国人的事吗?由于心不诚神不灵,很惭愧,至今我还搞不清楚天主、上帝、基督、耶稣、圣母之间的关系,更不用说他们的教义。
我想,由于地源和历史的关系,也许佛离我们中国人近一些吧。从电影、电视、文学、文物、雕塑、民风民俗等等中可以体会到,佛教的影响力深深种在中国人民的思想和习俗之中。许多著名的电影明星、企业名家都虔诚地信仰佛,潜移默化的,我对佛就很敬畏,旅游途中,如果见到寺庙,不免自觉地要扣头脆拜,初一十五会去观音庙吃斋烧香,往功德箱塞几个小钱时,还真的感到自己在积德行善。
但是我感到佛教信徒们在崇拜的时候很冷漠、很孤独,他们或闭目祈祷,或面佛思过,神情肃穆,高深莫测,口中念念有词,腹中各怀心事,象陌路人一样缺乏交流,一副老死不相往来的样子。相比之下,天主教和基督教礼拜气氛要欢快、明朗、融洽,他们重视交流和倾诉,可以向神父惭悔自己的罪过,神父为他们传道、解惑,他们边讲经布道,边吹拉弹唱。他们注重团队精神,教徒们之间亲如兄弟姐妹,互相探访,互相帮助,还经常开party,他们持之以恒地、热力四射地到处向人们传播上帝的福音。有时我想,与其在佛教中象苦行僧一样去修行、孤独地去感悟,还不如容入基督温馨的大家庭中一起去分享和传播上帝的博爱。
、、、、、、、、
我郁闷了,我活得迷茫又糊涂,但是我坚持在我不了解信仰的真谛之前,我不再希里糊涂地再决定自己应该信仰什么。
我希望有人能为我指点迷津,或者来探讨一下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