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山楂树之恋" [2010/10]
- 买彩票 PK 写搏客 [2010/11]
- 信仰 [2010/10]
- 读得书来百不愁 [2010/12]
- 男人的本质 [2010/10]
- 看美女游泳 [2010/11]
- 怀着感恩的心,让世界充满爱 [2010/11]
- 忆苦思甜 [2010/09]
- 俯首甘为孺子牛 [2010/10]
- 来自天堂的音乐 [2010/10]
- 跳舞的键盘 [2010/11]
- 为钱感动,为爱温暖 [2010/11]
- 手表丢了,时间忘了,好不快活 [2010/11]
- 旧梦 [2010/12]
- 爸爸老矣,尚能饭否? [2010/09]
- 情苦 [2010/11]
- 找不着北了 [2010/12]
- 宝马男 [2010/09]
我的表舅喜欢车大炮,“车大炮”是粤语方言,意思大概是东北的“侃大山”、川贵的“龙门阵”、东吴的“话匣子”、全国范围的“故事会”。他博览群报,过目不忘,高谈阔论,胡吹海骂,口欲悬河,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没有他不知道的事,白宫的战略部署、欧盟的应对策略他都了如指掌,市井街坊闲言碎语、中南海的小道消息没有瞒得过他的。他活脱脱的象一个本地CCTV、土产“周立波”,给我们带来了不少欢乐和笑声。
所有的亲戚朋友都喜欢听他吹牛,他常来我家,来了我们就好烟好茶贡着,坐稳凳子听他广播。可是我回国的这段时间表舅不来了,奇了怪了。他不来我可以去访他嘛。
到表舅家时,只见他有气无力地躺在凉椅上,神情呆滞,落落不欢,不见了往日羽扇纶巾、大江东去的气势。二表姐告诉我,大表哥的独生儿子刚刚大学毕业,还没参加工作就车祸死了。清明节大家拜山的时候他突然从儿子的新坟那边冲过来,挥起锄头大扒祖坟,他大喊大叫:“我年年拜山,祖宗却不保佑我,让我绝后呀、、、、、”。大表哥疯了,缝头污垢,整天到街上找儿子。
悲剧呀,悲剧呀,白发人送黑发人,触目惊心的悲剧,一个独生子女政策,一家祖孙三代的悲剧。
我小心翼翼地在表舅的身边坐下来,一向能说会道的我一时不知用什么言语来安慰这位沉默寡语的老人。
良久,表舅问我:“记得鲁迅的《自嘲》吗?”
我说:“记得一部分。”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他问我怎么理解?我就按读书时老师教的那样解释,千夫:指当时那些所谓的正人君子,也就是国民党反动派,鲁迅横眉冷对他们的指责,而像一头老黄牛,甘为无产阶级贡献自己的力量。
表舅摇摇头说:“我不是这样解读的,这是首诗是鲁迅描写自己有了婚外情并生了私生子这一过程的感受。”
我来整理一下:
第一句:他遇到了红粉知己,但他的婚外情遭到了世俗礼教的遣责,他们在追求爱情的道路上碰得头破血流。
第二句:名人们闹了婚外情自然见不得光,得遮遮掩掩,这地下情一时找不到出路,只好以酒消愁。
第三句:最后他们下定决心,排除万难,不为世俗礼教所缚,拼了吧,将爱情进行到底,结婚生子。自己甘愿当牛作马来让儿子骑着玩耍。
第四句:他们小家庭勇敢地过自己的生活,流言诽语让别人去说吧。
表舅哎声叹气:“我们家绝了后啦,你们还年轻,要学习鲁迅的精神,能生就多生一个吧。”
这次回国,亲戚朋友们问我最多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不多生一个呢?多生一个吧,我们在国内挨当杀挨罚都想生,你们在国外生孩子还有奖励,从小到大有牛奶金发放,为什么不生呢?浪费资源呀。
随着上世纪70年代中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便有了第一代独生子女。而今30年时间过去了,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正迈入老年人行列。于是,“421”的家庭压力陡然压在当代青年身上,着实让很多独生子女备感压力。他们不仅有“养不起小孩”的忧虑,还要直面“养不起父母”的危机。
而作为独生子女的父母,我们即将成为孤独寂寞的“空巢老人”。仔大仔世界,他们要为自己的事业打拼,在为自己的家庭奋斗,我们将面临生活照顾、医疗保健、情感和心理需求等许多问题。与我朝夕相处的女儿将要离开我,我还没做好心理准备,想想有点胆战心惊。
国家的“一孩政策 ”是不是有必要重新检讨我不敢估计,但我觉得,我本人“该不该再生一个”的问题应该提到议事日程了。呵,这个时候才想起这个问题是不是太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