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温到底在纸条上写了些什么? [2011/03]
- 奥巴马为何如此盛情款待胡锦涛? [2011/01]
- 薄熙来(一)--朱镕基与薄熙来。 [2010/12]
- 薄熙来・俞正声・汪洋18大 [2010/11]
- 艾未未和他的草泥马共和国 [2011/04]
- 日本沉没 [2011/03]
- 胡锦涛是“偏左”还是“倾右”? [2011/05]
- 浅谈“社会矛盾” [2011/03]
- 毛到底是个暴君还是个伟人? [2011/03]
- 对日强硬后遗症 [2010/10]
- 强奸民意,后果会很严重。 [2010/12]
- 江泽民现身发声表不满,胡锦涛政治局孤家成寡人。 [2011/04]
- 从撞机到撞船,谈中国外交处理危机事件应学到的经验和教训 [2010/10]
- 爱国无罪论–看反日示威暴力化 [2010/10]
- 也谈“中国为什么总成功” [2011/02]
- 朝韩炮击,中国外交新机遇。 [2010/11]
- 看权力的近亲繁殖 [2010/11]
-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谈中国政府逮捕异议人士刘晓波 [2010/10]
- “教育”与“教养” [2010/10]
前文所提到在正常的经济条件下指的是不发生经济衰退和经济危机的前提下,2007年美国发生的次贷危机就是一个例外。当美国发生次贷危机时由于华尔街金融巨鳄的金融投机行动,使美国大量的投资银行因为大量坏账而倒闭,各个银行因为金融危机而收紧了钱袋子,也就是所谓信用收缩,进而影响了市场资金流动性萎缩,说俗了就是市场上的钱变的更少了,更难赚了,当然也就意味着影响到美国的实体经济的增长并导致美国人失业率的上升。前一阵子,美联储的6000亿美元规模的QE2是对美元的流动性一次大规模输血和补充,其效果还有待观察,有人担心是否美国还会继续大规模的QE3或QE4。。其实大可不必担心,因为即使是美国也不能肆无忌惮的大规模继续其金融缓和措施,那是因为QE也是一把双刃剑,在缓和美元资金和市场流动性同时,也要受到其它条件的制约。
首先,美国是世界的枢轴货币,是国际贸易和金融交易的国际货币,国际上的其它国家的货币价值都是以美元的价值作为衡量自国货币价值的标杆和尺度。美国的QE2影响范围广,美元实质性的大幅贬值会影响其它国家货币价值提升,这很容易导致国际金融和贸易体系的不稳定,而导致混乱,而最终崩溃,而终结美元一手遮天的现行金融体制。这也是为什么美国总是威逼中国人民币大幅升值,而却不是让自己的美元大幅贬值的主要原因,因为人民币的大幅升值只能影响到和中国相贸易的国家,而美元的大幅贬值却是要影响到全球的所有国家。
其次,美元的实质性贬值会使美国的购买力下降,据所周知,美国国内制造业已经空洞化,美国国民的人常生活必需品和消费品都要从国外进口,美元的贬值会造成外国消费品价格的上升,同时美国并不大规模生产这些产品,也就意味着美国民众实质性购买力的低下,也就是实际生活水平的下降,可见美联储在QE的时候也是举步维艰,也不得不小心翼翼,因为一不小心可能会真的加快美国衰弱的步伐。
那么到底如何处理好人民币升值的问题呢?应该看到让人民币缓慢的升值对中国自身也有一定好处,因为随着中国自身的购买力也会提高,对外国的投资,外国的自然资源,能源和技术购买都会变得相对廉价,因此控制人民币升值的幅度和节奏就成了处理人民币升值问题的关键所在。个人可提供一个方案供大家参考讨论,就是可以将人民币升值的幅度与中国经济发展情况直接挂钩,具体的就是人民币升值的幅度与该年度的经济增长率水平相对应,比如说人民币升值的幅度控制在经济增长率的合理范围和一定比例(几分之一)以内。
按以上情况来计算,中国从1994年起,人民币开始缓慢升值1994年1美元兑8.618人民币,到2011年底1美元兑6.599元人民币,人民币大约共升值了约24%。而中国的经济成长率从94年的13.1%,到2010年底为止的10.3%(国家统计局),经济成长率的总和大约是167.9%,也就是说年度平均人民币升值大约相当于年度平均经济成长率的1/7左右。那么假设2011年中国经济成长率为8-9%那么人民币的升值范围应该控制在1.28-1.34%以内。当然这个1/7比例数值还可以再讨论。
应该说美国逼迫人民币大幅快速升值是相当用心险恶的,中国政府和领导人要清晰和准确的看到这一点。前文提到,美国已经不大规模生产劳动附加值低的产品,而这些生活消费品和必须品必须从海外进口来满足美国市场的需求。人民币大幅快速升值会造成中国出口商品的大幅升值和竞争力的下降,而导致中国出口商品的减少,但美国市场的需求并不会减小,可见只会使美国从中国以外的国家进口更多的商品而已,而并不一定会改变美国的经济状况和就业环境,可见逼人民币大幅升值对美国来说并不一定损人利已的事,那为何美国政府的许多官员和学者仍孜孜不倦明知故错,仍干这些损人不利己的事情呢?答案很简单,就是美国政府或社会已经认为中国的经济高速的快速发展已经威胁到美国的利益了,美国的一枝独秀和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已经摇摇欲坠,频频可危,逼人民币大幅升值目的在于并不是要给美国经济和就业带来好处,而是为了打击或者延缓中国的经济发展,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货币战和经济战,日本在90年代就是屈服美国压力大幅升值日元,而最终导致泡沫经济的破裂和经济上的挫折。最近中国国内的经济状况也不容乐观,没有经过严格控制的房地产泡沫经济已经传染和蔓延到了生活必须消费品的价格经济领域上来,中国政府能否经得住考验打赢这场重要经济保卫战战役还要拭目以待。
最后,提几个个人意见以供参考。首先,中国政府应该遵循适合自己国情的货币金融政策,而不是随美国的指挥棒跳舞。特别是人民币汇率问题不能屈服于美国政府的要挟和压力,要考虑的中国的经济发展情况来决定人民币升值的幅度,上面的年度经济成长率的1/7的观点来考量人民币应升值的幅度说不定就是一个好主意。
其次,应该推动和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范围和速度。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贸易规模发展和经济实力的增强,人民币应该担负更大的市场责任和交换功能。长久的目标应该是从现行的美元一枝独秀的金融制度扩展到以美元,欧元和人民币为主导的多边金融体制上来。
再次,中国政府要对自己的经济实力和潜在经济发展规模有足够的信心和自信,不要轻意被美国以美国市场进入所要挟。 再现阶段,美国和中国也许在军事,政治和文化上的实力上相差数倍,力量对比相差悬殊,可是在经济实力上中国赶超美国趋势却已经相当明朗,只要中国不犯低级错误,不在军事上铤而走险,控制好国内的泡沫经济,中国经济总量赶超美国只是个时间的问题。美国也许可以在政治上孤立中国,军事上围堵中国,可是在经济领域,美国却无法联合其它国家一起对中国进行围堵和孤立,也就是说在经济领域中国将有机会和美国进行1对1的真正的对决,美国经济貌似强大,可惜经济结构相当畸形,国内制造业已经空洞化,与中国打贸易战或货币战必定无法持久,中国只要保持住制造业的发展和稳定,就能保持经济发展的繁荣。下一次美国在卖台湾军火危机中国的国家利益时候,中国也不必中断军事交流和外交抗议,可以试图试一试中国经济实力,可以光明正大的制裁美国的相关企业和在华企业,或者干脆拒绝购买,甚至抛售相关数额的美国垃圾国债来看看美国到底在不在乎,总之在经济领域中国应不应该惧怕美国的任何挑衅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