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温到底在纸条上写了些什么? [2011/03]
- 奥巴马为何如此盛情款待胡锦涛? [2011/01]
- 薄熙来(一)--朱镕基与薄熙来。 [2010/12]
- 薄熙来・俞正声・汪洋18大 [2010/11]
- 日本沉没 [2011/03]
- 艾未未和他的草泥马共和国 [2011/04]
- 胡锦涛是“偏左”还是“倾右”? [2011/05]
- 浅谈“社会矛盾” [2011/03]
- 毛到底是个暴君还是个伟人? [2011/03]
- 对日强硬后遗症 [2010/10]
- 强奸民意,后果会很严重。 [2010/12]
- 江泽民现身发声表不满,胡锦涛政治局孤家成寡人。 [2011/04]
- 从撞机到撞船,谈中国外交处理危机事件应学到的经验和教训 [2010/10]
- 爱国无罪论–看反日示威暴力化 [2010/10]
- 也谈“中国为什么总成功” [2011/02]
- 朝韩炮击,中国外交新机遇。 [2010/11]
- 看权力的近亲繁殖 [2010/11]
-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谈中国政府逮捕异议人士刘晓波 [2010/10]
- “教育”与“教养” [2010/10]
上个月,中日为钓鱼岛撞船事件弄得不可开交,中国小试经济硬实力已令日政府折腰屈服,立马释放了中国船长,引起了国内愤青和海外民族主义人士的一片叫好,表面上中国赢得了一场外交战的小胜,可是实际上中国的长远利益可能因为这次小胜而受到损害,对日强硬后遗症以后恐怕将长期困扰中国。
在以前的一篇博文中,笔者曾一再强调中国对日外交一定要一手软一手硬,要刚柔并进,不能一味强硬。中国的领导人还算明智,这次中日外交冲突并未达到最坏结果,即中日军事对持或对抗,因为那样结局会形成双输的结局,会严重阻碍中国的崛起之路,将改变中国的未来的历史进程。美国经历了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后,才兀然发现其实武力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美国现在不也是强调不直接武力对抗而采取巧实力(smart power)来解决问题。
这次对日强硬后遗症笔者考虑主要有以下3点,一是中国和平崛起的神话已经失败,胡苦心经营的这一将作为他退休后政治遗产的也已经破灭。一直以来国外对华都有熊猫和龙论之争,有的人评论中国是只可爱温顺的大熊猫,也有人形容中国是一只能喷火四处破坏的中国龙。通过这次风波,中日两国的互信已经荡然无存,国民间的对立和排斥更是在今后数十年难以消除,亚洲的邻近国家可能会没有人再相信中国会真正的向一再宣扬的那样和平的崛起,对日强硬已经引起周边国家的怀疑和戒心,美国乘机已经公然在中国周边通过建立军事防火墙来遏制中国的崛起。
二是中国在使用硬实力的同时中国的软实力的潜在影响力被遭受巨大破坏为代价。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近年来中国的软实力,即文化影响力也在各国大受欢迎,从遍地世界各地的中国美食,到世界各国汉语的大范围普及,从北京奥运到上海世博,从中韩关于传统节日之争,在到中国的影视剧在东亚的流行,中国的软实力在积极改变各国人民对美国等西方宣言中国的独裁和人权的恶劣看法,而对日的强硬更使外国对中国产生的不是一种亲近而是一种畏惧,最近,日国内就重现了中国政府是独裁和专制政府才能对如此手法对待日本之说。
三是中国周边国家会因为中国的强硬,而感到恐惧和他们利用东盟或拉拢美国来抗衡中国。越南,印尼,韩国在加上日本都不同程度的同美国加强了盟友和类似盟友的军事联络,从而真正形成了美国对华的战略包围,这一点对中国来说是极其不利的。
俗话说作一件事成功来之不易可能花费许多时间和精力,可是破坏一件事却只在弹指一瞬间,中国当然不愿多年苦心经营的中国的大后院东盟成为一个对抗中国的组织,当然也不愿看到美日韩结成3角同盟来遏制中国。
中国在钓鱼岛事件对待日本的外交主要有2大败笔。1是中国虽然知道到军事战争,经济战争和外交战外,却忽视了另一个领域的斗争结果使中国形象和利益受创,这个领域就是舆论战。事后日本的媒体民调有80%以上的日本人变得更加仇视中国和中国人,简单的将其归咎于民族主义是愚蠢的。就连一些对中友好的日本人士也变得摸不清头脑,为何中国突然变得如此穷凶极恶,如此翻脸无情。其实我们只要看一下事后日本舆论是如何报道这次危机的就可以看出端倪,日本虽是民主国家,可是媒体舆论却受国家管制。事后日本媒体各界统一口径,只报道1895年开始,钓鱼岛就成为了日本的领土,和政府保持高调一致,就是钓鱼岛不存在领土争议,是日本的领土,那么在日本领土撞船的中国船长当然受到日本法律处罚,中国政府宣布主权是在70年代那里发现大量资源能源才开始的。而对1895年以前事实归台湾管辖和2战战败后钓鱼岛被美军占领管理,70年代后美军又转交管理权的事实却闭口不谈,使广大日本国民被普遍洗脑,认为中国是在争夺资源而欺负日本政府,对中国反感也就自然而然了。中国政府有对民众和海外解释说明外交行动的责任和必要。可以通过日本的大使馆发布消息为什么钓鱼岛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又有哪些证据来证明自己说法,更有必要解释为何中国这次对日如此强硬,日本的政府究竟做错了什么惹怒了中国,可以解释一下中国想通过驻华日本大使来抗议时,却发现无法找到这位大使,可以告诉日本人民当戴秉国打电话和日前诚外相时却被对方拒绝回答电话,总之中国有必要向日本民众解决中国的理论和强硬的原因,才能够得到日本国民对此事件的理解,可遗憾的是中国却并没有这么做。如果把中日两国政府比若法庭上的辩护方和检控方的话,虽然两方各说各理,那中日两国国民就是陪审员,中日两国政府都有必要尽最大的努力来争取陪审员们的最大认同。
第2大败笔是对日经济反制措施等到日本放人就立刻终止,这种做法很虎头蛇尾。既然已经撕破脸强硬起来,对日反制已经实行就要一硬到底,不要不痛不痒,半途而废,否则后患无穷。反制措施效果至少要等到一段时间才能检验,而立刻终止则意味着反制措施效果不明,即此次并没有给日本与足够的教训和警示,此类事件以后再发可能性相当大。中国政府有一大特点就是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悉不知这样做的后果只有一个:就是类似事件必将周而复始,连绵不绝。事实胜于雄辩,从历史上看,不论是中印的边境战争还是对越惩罚战争,由于当时占据优势地位时并没有尽全力彻底解决问题,造成了今天中国依然被印度,越南等国家的长期困扰的现实,中国外交官要紧记,中国外交要出手就要稳,就要准,就要狠,需来不得半点的慈悲心怀和个人主观愿望。既然要对抗就不仅要打对手一拳一脚,图个自己的一时愉悦,而要打残打倒对方,打倒对方无法动弹为止,让敌人彻底记住痛苦和教训,下一次再想挑衅中国时,就要多多思量了。
总之披着华丽服饰的中国外交家们依然经验和手法依然很嫩,依然需要不断的磨砺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