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刘晓波的诺贝尔和平奖 [2010/10]
- 我们有什么牌可以和美国打? [2010/10]
- 艾未未怎么就出了名? [2011/04]
- 中国最具创新能力了? [2011/01]
- 看看日本人对台湾和琉球群岛的历史观 [2010/10]
- 为什么民主在中国只是一个美丽的肥皂泡? [2010/12]
- 性善论是中国没有建立法治的根源吗? [2010/10]
- 中国的国家形象更需要普通人 [2011/01]
- 为什么要批评中国的地铁? [2011/01]
- 新能源的突破是中国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唯一途径 [2010/10]
- 假如美朝开战,中国是否参战? [2010/11]
- 举国体制的背后是精英主义作祟 [2010/11]
- 中秋 [2010/09]
- 为啥只打卡扎菲? [2011/03]
- 西方的价值观就是普世的吗? [2011/04]
- 登山海关 [2010/09]
- 美国正在掠夺中国的财富 [2010/11]
- 茉莉花在中国能开放吗? [2011/02]
时下有一种思维:似乎西方的价值就是普世的,其逻辑是:西方的媒体报道的多、声音大、传播广,所以西方的价值观就是普世的。而非西方的观念,则必然就是非普世的。于是这也成了西方人批评和攻击别人的价值标尺,似乎西方人就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之上,有着天然的批评权、乃至武力干涉和打击的权力。
然而,真的是这样吗?这里面恐怕并非我们看到的那么简单。
首先,普世的价值真的存在吗?我们不否认西方社会在近代以来发展的文明程度较之奴隶封建时代高了很多,不否认自由、人权等观念有许多合理之处。但是,这就能说明它就是普世的吗?恐怕未必。中国儒家讲仁义、讲孝道,在整个亚洲地区广泛传播,我们一度也认为这就是普世的观念。可是在西方的船坚炮利面前,这些价值很快被摧毁了,而且没有一个西方国家接受这套价值。这说明什么?普世的价值恐怕更多是在武力之下传播的价值,而不是这些观念本身具有多么伟大的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说,谁更强大、谁掌握了更多的话语权,谁就能让某些观念更广为人接受,成为所谓普世的价值。
其次,即使我们承认这些观念是有价值的,但,它们仅仅是一种思想和观念。要去实现它们,还必须有许多现实的条件和基础。所谓的政党制度、选举制度、代议民主制度,在这个世界上许多的国家都在实施,但是,似乎绝大多数国家并没有因此而强大、甚至变得更加糟糕。所以,那种指望变更一两种制度、换个执政者、重新出台一部宪法就能让一个国家变成理想中那样民主自由的想法,无异于痴人说梦。存有这种想法的人,要么就是幼稚到了极点,要么就是别有用心。
再次,西方人真的希望别的国家自由民主强大吗?凡事相信这一点的,也一样,不是幼稚到极点就是别有用心。丘吉尔的那句名言:没有永恒的敌人和朋友,只有永恒的国家利益,难道还不能让我们警醒吗?西方国家绝对不是道德高尚的圣人、天使,他们深刻地怀疑着自己,坚信人性的原罪,哦能够那么我们怎么能够指望这样的人会对我们的国家怀有圣人般的情怀来帮助我们强大?可笑的是,却有无数的人天真的相信西方人是在帮助我们强大。可能吗?西方的列强,永远追求的是自己的国家利益,永远不希望有人从他们那里分一杯羹,永远不希望别人去分薄他们的权力。既然如此,西方人推销他们创造出来的所谓普世的价值观,会给我们带来好处吗?这可能吗?
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深刻地揭示了文明的发展和消亡历程。几千年来,这个世界上消亡的文明数不胜数。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中再次告诉我们,文明之间的冲突是一个客观事实。任何一个文明都希望自己能够存在、壮大。西方基督教文明在近代300多年来的扩张更告诉我们,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自己谋取更大的利益,乃至把一切文明都纳入到他们的麾下,成为他们的奴隶——肉体的或者精神的。
因此,所谓的普世价值,实际上不过是西方文明的价值,只是他们掌握了更多的话语权,声音更大、范围更广,而其他文明的价值观根本无从发出声音的结果。假如我们自己都认同了这一点,那么我们的文明还怎么可能存在和发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