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西湖还是游人头? [2013/10]
- 邱会作和吴法宪回忆录比较 [2012/07]
- 饿死数千万人是个反科学的大谎言! [2015/10]
- 劝君遇事多思考,勤用脑 (1) [2011/12]
- 不要买 Extended Warranty! [2011/11]
- 李天一被判10年冤吗 [2013/09]
- 深圳女子遭联防队员毒打强奸 丈夫躲猫猫为何? [2011/11]
- “百鱼宴” 记实 [2010/11]
- 愚蠢的 AT&T [2011/12]
- 63的幸福生活 5 [2012/03]
- 西雅图一夫妇住豪宅领补助 [2011/12]
- “毛泽东承认长津湖之战惨痛失败的亲笔信”是伪造的 [2021/10]
- 白宫高官也行窃(和63的让人恶心的事和人) [2011/08]
- 中医凭什么一枝独秀? [2011/12]
- 大多数人的权益哪里去了? [2012/05]
- 63的幸福生活 [2012/03]
- 贝壳村里的夜蓝宫(外传) [2011/10]
- 情愿再来一场文化大革命! [2011/10]
- “百鱼宴” 后记 2 [2011/01]
- 63的幸福生活 4 [2012/03]
- 大牌的63 [2011/08]
- 63的幸福生活 3 [2012/03]
- 韩寒的支持者看过来,代笔的铁证找到了! [2012/03]
- 民族大英雄! [2012/10]
- 63的幸福生活 6 [2012/03]
- 63的幸福生活 8 [2012/04]
杨振宁评价毛泽东时代的科技成就的话,选自他的《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回顾与前瞻》一文:
......我们可以说两代人从1900年开始就把先进的近代科技知识介绍到中国来了。
不过到了1950年,20世纪中叶,我们可以说中国已经引进了一些科技,可是科技在中国还不能认为已本土化。为什么呢?因为受到训练的科技人才虽然有,可是
数目还是太少。引进的科技方向虽然有,可是不够广,而且没有工业基础支持尖端的试验工作。同时1900年到1950年的50年之间中国社会有种种的动
荡,这些运动使需要稳定环境的科技研究不能蓬勃发展。可以说1900年至1950年这50年之间,中国开始引进了近代的科技,可是还没有达到科技本土化
这个目标。
从1950年到今天这40年时间,新中国通过人才的训练,通过科研机构的建立,通过工业的发展,可以讲近代的科技在中国本土化了。如果你需要证明的话,我们可以了解一下中国在近代科技方面近年有了哪些惊人的发现。
反应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近代科技,在美国是1942年第一个建造的。这个反应堆是费米教授主持的。费米教授当时参加了美国战时的工作,后来他在芝加哥大学当
教授,是我的导师。中国在1956年建了第一个反应堆,是通过苏联的帮助设立的。原子弹在美国第一个炸出来的,是在1945年,在中国是1964年。氢
弹在美国是1952年,从原子弹到氢弹一共花了7年时间,中国氢弹是1967年,从原子弹到氢弹只花了两年零八个月时间。中国氢弹的窍门是两个人想出来的,一位叫邓稼先;一位叫于敏。中国只花了两年零八个月解决无数的技术问题,而且想出来这个窍门,当时大大引起震惊,因为法国还没有做出来,法国前后用
了8年时间才把这个问题解决了。
中国卫星上天是1971年。这又是一个震惊世界的科技成就。中国的半导体元件,集成电路,每一个做出来都使得世界的科技界震惊。
如
果总结一下我刚才讲的几个时代,我们可以这样说,在公元1400年以前中国的科技是领先的,1400年至1600年是举步不前的;1600年至1900年
是极端抗拒新科技的引入;1900年至1950年两三代的速度就引进了西方很多的科学;1950年至2000年,中国已经加入世界先进的科学国家之间的竞争。
那么,有人问,到21世纪会发生什么现象?要想预测未来当然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是一个长远的社会动态通常都有很深的很长远的因素。我个人认为,以下的几个长远的因素是使得一个社会、一个国家能够有辉煌的科技发展的必要条件。第一个是需要有聪明的年轻人,有头脑做科学研究;第二是需要有重视纪律、重视忍耐心、重视勤奋的社会传统;第三要有决心;第四要有经济条件。我认为这四项在21世纪中国都会具备的。当然有人讲,你
讲得太简单了。中国将有许多问题,会有政治动乱,有接班人问题,政治体制问题,贫富不均问题,外交问题,简直数不清的问题。
不错,不错。这些问题都会发生。可是我们看看20世纪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个世纪是中国以极高的速度从零开始达到一个把近代科技本土化了的局面。这样一个发展
是在什么情形之下出现的呢?是经过两次大革命,经过了无数次的内战,经过了日本的侵略,经过了种种的困难,经济的困难,外交的困难,经过了史无前例的"
文化大革命"的摧残。可是,这一切的一切都并没有阻挡中国20世纪科技的蓬勃发展。为什么,因为科技的发展所需要的原因很简单,就是我刚才所讲的四个条
件,只要有人才,有纪律,有决心,有经济的支持。中国在20世纪有前三者,到了21世纪我认为将四者具备,所以我对21世纪中国科技的发展是绝对乐观
的。(全文结束)
杨振宁这篇文章大概写于2000年左右。他对新中国在毛泽东领导下的科技进步评价是很高的,这从他所举的三个
例子可以看出。一个发生在文革前,两个发生在文革中,也就是著名的"两弹一星",再加上新中国的半导体、集成电路。大概也是文革中的。如果在改革开放后
有同样的成就,我相信他更愿意举这些。因为当局看到也会更开心些。可惜的是举不出能与之相比的东西来。这也很说明他对毛泽东时代的成就的评价了。
杨振宁所讲的科技发展所需要具备的四个条件,我认为是对的。可惜的是他忽略了这四个条件,特别是前面两个条件都是在什么样的前提下才具备的。那就是在毛泽东领导下才具备。在其他人领导下都没有过。
看看今天的中国社会。我相信至少第二个条件基本不具备。第一个条件大部分不具备。具体的不想说了,网友们比我清楚。如果前面两个最重要的条件不具备,那么后
面两个相对次要些的条件是没什么用的。前面两个有了,后面的其实是可以创造的。就像一支球队,教练是决定性的。有了好的教练,球员、纪律等都是可以创造
的。
许多人有一种善良的愿望,什么事情总是希望去掉坏的,留下好的。比如说把毛泽东时代那些好的留下来,不好的(如计划经济,
政治运动)去掉。把资本主义好的东西拿来,不好的去掉。其实做不到,对立面都是共存的。当然不是说永远去不掉,而是它必须通过一定的发展过程,扬弃是一个过程,不是一种方法。有兴趣的网友可以参看马克思《哲学的贫困》一文。看看那里面马克思是怎么批判蒲鲁东这个"良好的愿望"的。
我有时候想,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真的是很大,估计比人与动物之间的距离不会小多少。老野叟网友发帖子,不理解我为什么那么爱戴毛泽东。他认为我不知道什么叫"
解放"。我不想跟他多辩驳。有些事情是说不清道不明的。说了人家也不理解。就像世界杯比赛,自己喜欢的球队输了球,为什么要痛哭?说不出什么理由。数学
网友,他说他最希望的是中国将来成为第一强国。所以他天天呆在网上发帖子,出主意,其它事情我看他基本放弃了。你要是问他为什么一定要使中国变成最强
大,估计他也答不上来。我与数学网友在希望祖国强大这方面是一致的。我与他不同的是,他好象对此满怀信心,我却认为可能性不大。
什么原因,就是因为现在毛泽东已经不在了。他离去的这几十年里,我国的科技进步与世界进步相比是个什么情况,相信网友们都很清楚。"震惊世界"的科技进步没
看到多少,假货制造"震惊世界"倒是看到几个的。当然不是说我们今后不会得到一点进步。当然会有的,在个别单位,个别系统(比如航天系统),也可能杨振
宁说的四个条件都是具备的,所以某些方面或行业会得到一点进步。我说的是整个社会大系统。基本不可能做到。
可以进一步说明这个问题的是,许多人认为毛泽东时代是黑暗的,只有现在的中国才是美好的。其实也就因为他在文革当中吃了几天苦,现在发了点小财。小农经济造成的短浅、自私暴露无遗。中国现在还有多少"重视纪律、重视忍耐心、重视勤奋的社会传统"?
如果连毛泽东这样的人,经过那么多年的改造,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人的国民性,那么我们这些人还有什么希望做成这个事情呢?这叫做"哀莫大于心死"。所以连拯救的希望都没有了。
我认为人心、精神是最重要的。即使其它都没有,只要人心还在,精神还在,事情就有希望。比如犹太民族,那么多年在外流浪,要换成其它民族,早就不行了,被同
化了。但犹太人重视传统,精神还在,所以最后建国了。我之所以对湖南电视台痛心疾首,就是因为原先我认为,毛泽东精神血脉的最后延续地就在湖南。只要湖
南人依然有着毛泽东精神,那么就有一点火种在。将来就还是有希望的。但是听到他们演唱被改过的《浏阳河》以后,这最后一点希望也破灭了,所以痛哭。人家改《浏阳河》可以,你湖南人就是不能改。什么道理,没道理。
我对湖南是有很深的感情的。记得那年去韶山,火车进入湖南境内
时,我竟有一种回到家乡的感觉,趴在车窗上激动地望着窗外的景色,口中喃喃自语:"湖南、湖南"。站在岳麓书院前,我久久不愿离去。湖南,是毛主席的家
乡,是我的精神家园。当然,附带地,我对湖南人也就很有好感。不过现在我总算明白了,毛泽东在今天的湖南人那里,也不过就是个赚钱的工具而已。所以我痛
哭,不为湖南电视台,我是为我的精神家园而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