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西湖还是游人头? [2013/10]
- 邱会作和吴法宪回忆录比较 [2012/07]
- 饿死数千万人是个反科学的大谎言! [2015/10]
- 劝君遇事多思考,勤用脑 (1) [2011/12]
- 不要买 Extended Warranty! [2011/11]
- 李天一被判10年冤吗 [2013/09]
- 深圳女子遭联防队员毒打强奸 丈夫躲猫猫为何? [2011/11]
- “百鱼宴” 记实 [2010/11]
- 愚蠢的 AT&T [2011/12]
- 西雅图一夫妇住豪宅领补助 [2011/12]
- 63的幸福生活 5 [2012/03]
- “毛泽东承认长津湖之战惨痛失败的亲笔信”是伪造的 [2021/10]
- 白宫高官也行窃(和63的让人恶心的事和人) [2011/08]
- 中医凭什么一枝独秀? [2011/12]
- 大多数人的权益哪里去了? [2012/05]
- 63的幸福生活 [2012/03]
- 贝壳村里的夜蓝宫(外传) [2011/10]
- 情愿再来一场文化大革命! [2011/10]
- “百鱼宴” 后记 2 [2011/01]
- 63的幸福生活 4 [2012/03]
- 大牌的63 [2011/08]
- 63的幸福生活 3 [2012/03]
- 韩寒的支持者看过来,代笔的铁证找到了! [2012/03]
- 民族大英雄! [2012/10]
- 63的幸福生活 6 [2012/03]
- 63的幸福生活 8 [2012/04]
一地工
真想科技强国吗(一):毛泽东时代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杨振宁先生说的并不完全
我们都知道,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在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德国的哲学、英国的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社会主义的当然继承者。可见,社会科学的突破,是建立在前人积累的基础之上的,自然科学也是如此。
比如,天文学家刻卜勒创立行星运行三大定律,太阳系的空间位形因此基本上得到澄清,他被誉为“天空立法者”。但是,刻卜勒是站在巨人哥白尼和“星学之王”第谷肩上完成的。没有巨人哥白尼和“星学之王”第谷,就没有刻卜勒的成就。
还有牛顿。牛顿将刻卜勒行星运行三定律和他自己创立的力学三定律联系起来综合分析,最后总结出万有引力定律。牛顿说过,他之所以比别人看得远一点,那是站在巨人的肩上。这里所说的巨人,是指一批人——刻卜勒、伽利略、惠更斯、胡克、哈雷、雷恩等等。
因此,如果我们真想科技强国,那就不能无视毛泽东时代打下的雄厚的科学技术基础,只有在这一基础上,努力超越上一代,才能真正实现科技强国。为了了解毛泽东时代为我们打下了什么样的科学技术基础,首先就要了解毛泽东时代的科学技术成就。所以,本文就先从这里说起。
我们首先看看杨振宁先生的观点。
杨振宁先生1990年在他的《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回顾与前瞻》中,评价毛泽东时代的科技的成就时说:
“从1950年到今天这40年时间,新中国通过人才的训练,通过科研机构的建立,通过工业的发展,可以讲近代的科技在中国本土化了。如果你需要证明的话,我们可以了解一下中国近代科技有了哪些惊人的成就。
反应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近代科技,美国是1942年第一个建造的。这个反应堆是费米教授主持的,费米教授是我的导师。中国在1956年建了第一个反应
堆,是通过苏联的帮助设立的。原子弹美国第一个炸出来,是在1945年,在中国是1964年。氢弹在美国是1952年,从原子弹到氢弹一共花了7年时间,
中国氢弹是1967年,从原子弹到氢弹只花了两年零八个月时间。
中国氢弹的窍门是两个人想出来的,一位叫邓稼先;一位叫于敏。中国只花了两年零八个月解决无数的技术问题,而且想出来这个窍门,当时大大引起震惊。因为法国还没有做出来,法国前后用了8年时间才把这个问题解决了。
中国卫星上天是1971年。这又是一个震惊世界的科技成就。中国的半导体元件,集成电路,每一个做出来都使得世界的科技界震惊。”
杨振宁限于自己的专业,并没有把毛泽东时代科技方面“惊人的成就”说全,我们可以粗略分类补充如下:
1、微电子技术:国际上于上世纪50年代末出现半导体集成电路,60年代中大规模集成电路问世。我国集成电路诞生于1965年,1975年研制出第一块大规模集成电路,到1984年可以批量生产小规模集成电路。
2、电子计算机:我国1956年开始研制,至60年代初研制出“103”到“J501”等小型到大型电子管计算机;60年代中期研制出晶体管计算
机;70年代初,成功开发第三代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70年代中期,研制成功若干种百万次/秒级大型计算机,中科院研制千万次/秒向量机和国防科大研制
亿次/秒银河机开始进行鉴定,准备向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过渡。
3、信息处理技术:国外开始于上世纪60年代左右,我国开始于70年代,但在理论和方法方面进展较快,当时仅次于美、日、法、德,而与英国、苏联和加拿大相当。
4、新型金属材料:我国50年代末就开始新型金属材料的研制,到60年代,根据我国发展新技术和国防尖端工业的需要,建立了很多新材料研究和生产基地,
大力开展各种新材料的研制工作,如国防尖端工业需要的高温合金、轻合金、反应堆材料、半导体材料、磁性合金、敏感合金等都研制成功投入生产,保证了国防和
有关方面的需求。
5、新型有机材料:建国初期已有一些基础,到50年代已与国际发展同步。如50年代后期,我国开始了有机高分子材料和玻璃钢复合材料的研制。国际上60
年代才开始发展的分离膜技术、液晶材料和70年代发展的人造血液等精细有机产品,也能迅速赶上,并在某些基础研究领域也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还有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发展……
还有,就是生物科学技术,成就更为辉煌,这里要多说一说——
1953年,英国科学家沃森(J·D·Watso)和克里克(F·Crick)提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标志分子遗传学的产生。而我国从1958年
起,就开始了合成多肽的研究工作,于1965年9月人工合成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牛胰岛素,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蛋白质,标志着人类在探索
生命奥秘的征途中向前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使得世界的科技界震惊。
紧接着又开始向新的世界科学高峰——人工合成核酸的研究进发,由六个单位约150名科枝工作者连续13年的工作,于1981年又合成了酵母丙氨酸转移核
糖核酸,显示我国人工合成核酸的研究水平居于世界先进行列,再次使得世界的科技界震惊。这项科研带动了核酸化学、核酸类试剂、和核酸酶的研制,推动了多种
核苷酸类药物的生产和应用。
分子遗传学必需从研究蛋白质大分子和核酸大分子开始。人工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和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这两项成果,让我国的分子遗传学的基础理论研究走在世界最前列。
国际上基因工程技术研究和细胞工程技术研究起步于1974年左右,我国开始于1975年,其中有些项目与国外比,居同等甚至领先水平。至于酶工程技术研
究、植物基因工程技术、及微生物发酵技术研究进展也很可观,总的说当时差距约为5—7年。如其一,上世纪70年代初的杂交水稻,在世界上首先用于大面积生
产;其二,我国研制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其免疫性能居世界领先地位,已为国外广泛采用,对控制和消灭欧洲国家的猪瘟做出了贡献,这些成果都赢得得世界特别
是欧洲科技界的钦佩。
正是在以上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开发研究,我国很快发展起一些重要的以生物技术为主的产业部门。这些研究对消化吸收先进技术,用新技术改造原
有经济,对我国产业构成现代化有重要意义。因此,50年代后期,我国就建立了抗生素产业,年产量居世界首位,随后氨基酸、酶制剂、核酸类药物等等相继投
产,逐步形成了我国的近代生物技术产业体系。
70年代后,在应用研究的基础上,医药卫生、农林牧渔、轻工食品、化工等各领域,取得一些重要研究成果。如从中药青蒿中发掘出新类型的抗疟新药——青蒿
素,被世界认为是抗疟研究史上的一个突破;基因工程技术研究中,若干外源基因,如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基因、干扰素基因等,已在原核和真核细胞内克隆成功并得
到表达,为生产基因工程疫苗和活性多肽奠定了基础。应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已研制出47种单克隆抗体,并已有诊断盒试销。我国花药培养和单倍体育种技术在
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小麦、玉米、橡胶、杨树、柑桔等19种植物的单倍体植株首先由我国培育成功,并获得了一批花培新品种。
此外,在应用动植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生产贵重药材等次生代谢物、家畜胚胎移植、鱼类性别控制、固定化酶、单项细胞蛋白、微生物农药、生物能源、细菌冶金和微生物处理工业废水方面也都取得进展……。
总之,我国解放后的头3年,是医治长期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的3年。从1953年到1989年(之所以计至1989年,是因改革开放之初存在毛泽东时代
发展惯性),科学技术的成就是辉煌的,全世界不抱偏见的人都承认毛泽东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成功的。那么,成功的原因是什么?下一帖再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