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西湖还是游人头? [2013/10]
- 邱会作和吴法宪回忆录比较 [2012/07]
- 饿死数千万人是个反科学的大谎言! [2015/10]
- 劝君遇事多思考,勤用脑 (1) [2011/12]
- 不要买 Extended Warranty! [2011/11]
- 李天一被判10年冤吗 [2013/09]
- 深圳女子遭联防队员毒打强奸 丈夫躲猫猫为何? [2011/11]
- “百鱼宴” 记实 [2010/11]
- 愚蠢的 AT&T [2011/12]
- 西雅图一夫妇住豪宅领补助 [2011/12]
- 63的幸福生活 5 [2012/03]
- “毛泽东承认长津湖之战惨痛失败的亲笔信”是伪造的 [2021/10]
- 白宫高官也行窃(和63的让人恶心的事和人) [2011/08]
- 中医凭什么一枝独秀? [2011/12]
- 大多数人的权益哪里去了? [2012/05]
- 63的幸福生活 [2012/03]
- 贝壳村里的夜蓝宫(外传) [2011/10]
- 情愿再来一场文化大革命! [2011/10]
- “百鱼宴” 后记 2 [2011/01]
- 大牌的63 [2011/08]
- 63的幸福生活 4 [2012/03]
- 63的幸福生活 3 [2012/03]
- 韩寒的支持者看过来,代笔的铁证找到了! [2012/03]
- 民族大英雄! [2012/10]
- 63的幸福生活 6 [2012/03]
- 63的幸福生活 8 [2012/04]
作者:马德平
路边的报摊上最常见的两份报纸,一为《环球时报》、一为《南方周末》,销量都很好,有其固定读者。通常年轻人对战争外交有兴趣的看前者,对社会不
满牢骚满腹的看后者。这两份报纸我以前都很看,但终于,他们那固有的思维、预先确定的立场、有选择性的报道实在是了无新意,所以我现在不买了,改为在
报或网站上快速浏览,我甚至可以向两家报纸来个毛遂自荐,随便给我个话题,我就能根据两家编辑的口味炮制观点截然对立的文章,保证合乎两报的一惯作风,对固定化、程序化乃致意识形态化的思维是最好把握的了。
看《环球时报》:东风吹、战鼓擂,当今中国会怕谁,我们已经是世界第一强国,美、欧、日、印是我们非打不可的敌人,放眼世界敌人无处不在,台湾钓
鱼岛南海阿鲁纳恰尔诸问题能且只能通过武力解决,我们要强硬强硬再强硬更强硬,惟独国内歌舞升平。姑且把这份报纸称为“左翼”。
看《南方周末》则是一派萧杀,山雨欲来风满楼,如果中国社会突然崩溃,明天一早起床老百姓已经造了反那是顺理成章的事,老百姓中已经愤懑到没有一个想好好过自己日子的了,之所以还没有造,是因为专制的力量还很强大,中国是一个没有任何希望的国家。姑且把这份报纸称为“右翼”。
两份报纸能摆在一个摊子上卖,从来没发生象当年的《中央日报》和《新华日报》那样各雇报童相互拆台,很好!很好!这本身就说明了当代中国的进步。
虽然这两份报纸我都不喜欢,但从大家轻松地自由选择中、再轻松地泡杯茶躺在沙发上慢慢看、可以擦桌子可以垫屁股当然也可以收藏中,我很欣慰地感到:中
国暂时同哪个国家也打不起来,中国国内也暂时不会发生动乱,我辈或许可以安享太平的死在自家的床上。可喜可贺!
《南方周末》近来更前进了一步,开始走向哗众取宠,转基因、伪环保等话题,它的推波助澜功不可没,方舟子把它定义为“不良媒体”,我开始还觉得有
点偏激,现在看来它的确在这方面越走越远,已经到了偏执不能自拔的境界。
新年伊始,它就自说自话整出个“南周事件”,据说它的新年献词被改了,一付受迫害的无辜样,矛头恐怕已经不是针对某个具体官员。我看了海外声援媒
体的截图,说实话还真没改什么,如原标题《梦想是我们对应然之事的承诺》,文白夹杂还有些文理不通,改成《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梦想》的确大气顺口
得多。我没有看到对文章结构内容作任何的修改,仅在结尾加了几句励志鼓劲提气。想那篇献词并不是在鼓动大家起来反政府,在文章结尾勉励几句有何不可,就是批评自家小孩最后还要勉励几句呢,何况是希望政府启动宪政改革这样需要动员全民的大事。
随着这事还扯出去年北京暴雨时文章被删减的所谓审查,凭心而论,在北方年年防旱减灾的所在,冷不丁一天来个几百毫米暴雨,造成灾害虽然令人痛心但
似乎也不算太意外,城市规划及工程设计如果都按最坏的情况打余量,那成本可能会高得使事情做不下去,所以需要进行技术可行性、可靠性和经济性的复杂平
衡。但《南方周末》一看出事,立即把矛头指向了国家体制和社会正义,说“城市的下水道是国家的良心”,西方民主国家会如何如何之类。一个月后美国纽约,一场飓风搞得几成死城、伤亡惨重,可怜的中国政府有了同病相怜者,才算解套。
是的,作为个小老百姓的确需要有人代言,我们要求也不高:我们希望上学不要钱、看病不要钱、住房不要钱、最好吃饭也不要钱;假要多放、税要少交;高速公路高铁要多修、票价通行费要便宜最好不收;生产一斤白菜可收入十元、买一斤白菜只要五分;中国粮食要够吃、但不能引进“后果不明”的新品种或转
基因;家家的电器汽车随便用、但不能建电厂水电站核电站炼油厂;咱想说啥说啥、别人不能随便说咱;领导特器重咱、咱对领导还可以爱干啥干啥;国家要婚
丧嫁娶生老病死给咱包圆、但不能干涉我择校择房择偶的自由;中国人在国际上说话要硬朗、还不要把自己的子弟送到战场打战。看吧,就是这不高的要求不把
社会搞瘫痪、不把国家折腾死才叫怪。
今天的《南方周末》热衷的就是这样半截话,不是报道事实真相,而是先预设立场,找到符合立场的极端案例,或者致事件本身于不顾,找到能证明他立场
的个别迹象。这一次次的跑题严重毒化了舆论,煽动着不必要的仇恨,中国的社会诚信就这么一次次的被摧残,然后再振振有词的指责社会的公平与诚信。但请
他们也不要小瞧了老百姓的智慧,那点哗众取宠之术其实谁都看得出来,这从《南方周末》开始沦为街头小报就能看得出来。他们想讨好“民意”,“民意”
其实也在忽悠他们。也说明言论自由的确没那么可怕,民众心理明白着呢,该当真时当真,该当笑话时当笑话,说的人也不要把自己太当回事,以为是“振臂一
呼、应者云集”。是集了,看热闹呢。
(XYS2013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