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腐猛于虎 [2020/01]
- 一人尊,百官媚,万众多受累 [2020/02]
- 抓嫖薛蛮子涉嫌非法搜查罪 [2013/09]
- 对美国品牌征税清单? [2019/05]
- 专家与常识 [2020/02]
- 当蛮子遇到痞子 [2013/10]
- 谁在新冠中裸奔 [2022/04]
- 彭斯一石两鸟 [2018/10]
- 广东开始打黑,四川停止唱红,中国才有希望 [2011/06]
- 一场没有剧本的大戏 [2022/10]
- 十三亿罚款与皇帝的新衣 [2018/05]
- 立军被迫休假,熙来被迫考察,重庆之事何其烦(纯属演义) [2012/02]
- 着眼中美贸易的长远布局 [2018/10]
- 中美贸易战的关键在于算清帐 [2018/06]
- 围温救薄 徒劳无益 [2012/10]
- 五千年一遇的大忽悠 [2022/10]
- 子女是清官杀手 [2012/02]
- 东师古模式是败国败家经典 [2012/05]
- 关权力的笼子在哪里? [2017/08]
- 武汉病毒所,用诉讼证实你的清白 [2020/05]
- 对手的对手不一定是朋友 [2011/05]
- 义和团打鱼, 解放军晒网 [2012/09]
- 把一国和两制分开经营 [2019/09]
- 禹晋永们之中国梦 [2011/06]
- 发课僧判断发课案,解读新华社艾未未案报道 [2011/05]
最近经济学家茅于轼因一番评论毛泽东的言论而引起了左派们的愤怒,从而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公诉茅于轼的运动.从严格的法律角度讲,不管对已故之人的评论多么不公正,也不应构成诽谤罪(因为无法界定损失). 如果对毛泽东构成诽谤罪,那对蒋介石也能构成诽谤罪,再往前翻,对段祺瑞,袁世凯也不能评论,最后追述到秦皇汉武都停不下来. 从广义的角度讲,很多像茅于轼这代人在毛泽东时代受到不少挫折,评论中带点情绪也是情由可原.所以这件事应该属于言论自由的范畴,不应诉诸法律. 30年前,邓小平干出了公审张春桥的荒唐事,开创了以法律对付政敌之先河. 如果今天公诉茅于轼,那不是30年河东,30年河西,反反复复地把思想放到审判席?
假如当初如果邓小平能够接受张春桥的存在,以各自的理念在中国轮流执政5年,互不整人,相互批评,中国的发展会比现在平衡的多. 邓小平体系的5年发展生产,张春桥体系的5年发展社会公正,中国的GDP可能比现在低30%-40%,但贫富差别小,大家可以均富. 更何况几个轮回下来,彼此可以接受批评和妥协了, 党内就形成了一种民主. 整个社会的幸福指数会比现在高的多, 环境和社会伦理代价也小的多.
张春桥是毛泽东认可的唯一的思想家(当然毛自己也是).他的思想之超前,连毛泽东都非常惊叹.张春桥1950年代写的'论资产阶级法权'到1970年代很多共产党员都不懂其重要意义. 但事实上到2000年代看看今天的共产党就知道张春桥当初的预见多么正确了.共产党中无产阶级的东西已经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旗人政治,吐贫纳富,假公肥私,不容批评. 可以不夸张的说,共产党从公审张春桥那一天起,就认为自身已不需要继续革命了,只有用铁血才能捍卫自己的既得利益.
毛泽东对张春桥真可唯慧眼识珠.天朝初年,毛泽东左右文星棋布,武将咄咄,可毛泽东伯乐般的从人堆里把张春桥选出来了. 当年张的领导柯庆施1922年入党,30年苦干也没进入毛的决策圈,自从选了张做秘书后便脱颖而出. 毛泽东拿出柯庆施(应出自张之笔)写的《乘风破浪,加速建设社会主义的新上海》的文章,问周恩来:"恩来,你是总理,这篇文章你写不写得出来?".毛泽东曾经对柯庆施说:秘书要选对,也不容易,这点上我不如你,小舟、李锐都反对我,张春桥就支持你。竖年张春桥年便进入毛泽东的写作小圈子,开始了与毛泽东在理论上的直接合作.
毛泽东把自己一生的成就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建国,第二部分是如何使共产党在执政的情况下继续革命.现在的史书把第一部分神话了,但却对第二部分会面讳默如深.张春桥正是在毛泽东二次革命的努力中展现了自己的才华,勇气. 但也几乎把所有的老干部都得罪光了. 先是文革中的三老四帅,后是林彪的五虎将,最后是二次出山的邓小平. 每次斗争的矛头都是对准张春桥的,最后被毛泽东朝张这边摆平. 1966年11月,毛泽东就谭震林和张春桥的意见对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震林同志是老资格,但是,也有经验主义,现在是三娘教子,还是子教三娘?我看是子教三娘。春桥的意见值得国务院考虑,为什么喜欢当官做老爷而不愿意下去听一听群众的呼声呢?”. 毛泽东对张的信任尺度闪耀与字里行间. 如果把毛泽东比做中国的马克思的话,在中国能和恩格思对号入座的也只有张春桥了. 这不仅是毛如何看待张春桥,也应该是历史如何看待张春桥. 可惜这样一个历史人物,现在已经被中国互联网中删的只剩下一点硬泼上去的脏水了.
从网上仅剩的一点信息看,张春桥好像是个六亲不人的白眼狼.但实际上悲剧的是张春桥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理想主义者. 张的政敌们大都是为了保护自己和后代的利益才像张发动进攻的. 70年代里,张已经是高干子弟中的众矢之的了,可真正和张有直接关系而恨张的是风毛鳞角,少之又少.大部分人是不满张的著作中对党内特权的鞭靼. 如果张执政的话,不可能产生党内特权,更不用说官二代和贪污腐化了. 张春桥十分艰苦朴素。去过他家的人说,那里家具很简朴。书橱里,放着一整排马列著作. 冻天,他穿的棉袄已打了好几处补钉了……. 正像窦文涛所说,他倒真算是艰苦朴素,没什么物质享受,也没听说张春桥有什么男女作风问题,爱情家庭又是搞得七零八落,一片凄凉,他活着乐趣到底在哪儿呢?
更应可歌可泣的是张春桥是和妻子文静的爱情故事. 当年革命青年小张在晋察冀报收到几份不错的投稿,后来有幸以文会友,才发现原来这文采竟出自于一个花季少女叫李文静. 一来二去就确定了关系. 可文静在大扫荡中不幸被俘,惨遭日伪酷刑,最后还是招了. 按说当时打游击,谁也没有固定地方,最后应是对我方没有造成损失,所以回来还可以参加革命工作. 换了任何一个世俗青年,碰上女友身心,名誉受这种损失,都很难再进行下去了. 何况还有诸多老上级,老战友的规劝,小张啊,自己的亲事是小,政治前途是大呀.可不能一时糊涂,一生后悔莫及呀. 可是理想主义者小张还是以爱情之上,最后完婚. 到了后来,张的自己的历史都被别人怀疑有叛徒嫌疑,老婆的问题更是非常突出,张还是不肯离婚. 以至于大家都说"春桥同志为人样样都过得硬,就是找个老婆有问题!”. 要知道像张这样的高干,解放后换个老婆比换个衣服还容易,只要言语一声,秘书就把一切都搞点了. 到了后来,连周恩来夫人邓颖超到上海,忙里偷闲的在市委大院里也没忘了用串门这种方式来传递一个信息,有这样一个老婆是很难当上总理的,张还是置若罔闻. 当然张最后还是提出离婚,但这已经是张感觉到四面楚歌的时候了. 不想再连累多灾多难的妻子了. 好在最后没离成,成两人终于白头到老. 一个男人,一个有权力的男人,一个只要休了30年糟糠之妻,另寻新欢就能政治上位的男人,能做到对爱如此坚定不移真不容易,这样的爱情故事不用任何夸张都比"色.戒"动人多了.
俗话说,士可杀而不可辱.可当时邓的最高审判庭对张春桥是又想杀,又想辱,在当时的条件下既实行了电视直播审判. 甚至承诺蒯大富出来对质张可以减刑而又不兑现. 面对现实张始终一言不发,不以合作,不咬别人,不推责任. 最后连党内元老陈云都出来坚决反对杀他,才以一个死缓了结. 张春桥在监狱里度过了22年,受尽身心折磨, 如果没有对信念的坚定、对自己无罪的执着, 没有过人的心理素质及超强的意志力,是不可能活到89岁高龄的.张春桥是一代政治的产物,必然带有当时的烙印. 他的一生高不高尚可圈可点,他的行政工作也充满成就与错误. 但他的思想家的地位不容置疑,在人格上应该是一个有完整性的人,一个两袖清风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愿为理念牺牲一切的人. 对这样一个人以思想而定罪是历史的悲剧. 如果左派们有能量, 应该争取还张春桥一个公道. 同样的理由,也不要去演公诉茅于轼的闹剧了. 在中国思想和言论自由对左派和右派都同等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