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PP踢谁?两句话看懂 [2015/10]
- 习李新政,尚能饭否? [2015/03]
- 莫非共产党垮掉,中国人就幸福了? [2016/01]
- 美联储妖力由何而来 [2015/10]
- 为薄熙来鸣冤,多么令人欣慰 [2012/04]
- 你醒醒!美联航的问题根本不是超卖好吗? [2017/04]
- 颠覆太极,认识太极:太极散打实战录像 [2012/06]
- 计划生育国策:谁是罪民 [2012/05]
- 你看别人象纳粹,别人看你象共产党 [2017/02]
- 荒谬的64-恶魔的对面并不是天使 [2011/06]
- 不怪屁民怕柴静 [2015/03]
- why-你以为方方日记何以撕裂中国 [2020/04]
- 打黑英雄与中国式左派:从不尊重公义者大叫不公平 [2012/03]
- 那片盛开的郁金香里没有歧视 [2014/04]
- 美国缔造的虚伪民主,中共缔造的虚伪高尚 [2012/05]
- 我妈、我爸 [2012/05]
- 太极拳,传说与现实(下) [2012/06]
- 太极拳,传说与现实 [2012/06]
- 快乐父亲节 [2012/06]
- 抵制日货,你还是汉奸! [2012/09]
- 左右开弓的伟大共产党 [2012/03]
- 天然快乐的舞蹈与春天 [2012/04]
- 多趣当数翻螃蟹,大道至简烤蘑菇 [2011/07]
- 贝壳村夏令营亲亲宝贝参赛作品:我爱夏天 [2012/08]
- 没花怎么弄?(梅花三弄) [2012/06]
(伪广告的意思,这帖貌似说糖果,实是说法律给观火等几位。)
我所在的公司,卖糖果,在本地很受欢迎。而批发$500以上则有25%折扣。
实际操作中,除了一般团购折扣价外,还有一种有趣的运作方式叫Fund-raising。
比如某小学一帮球队孩子想给教练买礼物,他们可以批发$600糖果(折扣价格)以“高教练礼物”基金名义零售给来往的家长,卖零售价可得$800,利润$200买礼物;但他们也可以无需先找父母拿本金,而是直接到我们公司开一个Fund-raising组账号,发传单给家长们,家长各自到我们公司网页,在指定组账号下注册为组员,然后各自定自己喜欢的糖果,网上付费(零售价)。最后我公司把总金额25%交给Fund-raising组账号的负责人。皆大欢喜。
我不是律师,可能以下用词不那么专业,但基于每天实际发生的业务和我所了解的相关知识:
1、我们公司审查募捐资格吗?
不审查。实际上“私募”完全基于个人信任,无任何资格审查……直到,你发现募捐人挪用款项你可以告他欺诈。
而“公益基金”的大机构,根据公益募捐法,由当地检察官代表“公益受益人”监督是否存在挪用款项,更严格一些。
2、什么叫非法?
请注意,即使是公益募捐法,也只监督挪用款项行为,不监督募款理由。比如“癌症病人关怀”基金是否用于病人,受法律管,而“是否被所有癌症病人授权”,不归法律管,那是民事纠纷。
更不用说“高教练礼物基金”是否有高教练授权了。高教练不领情,可以提请民事诉讼,但不能告募捐“非法”。
只有与募捐名义不符的挪用款项行为为非法,可以构成刑事罪。而授权纠纷是民事诉讼。
另外说句,所有文明国家都使用无罪推定原则,除非你有证据证明别人挪用款项,否则象某网友那样在村头随便怀疑别人诈捐卷款之类,是可笑且违法的。
3、民事诉讼告什么?
在没有证据说募捐人挪用款项时,受益人也去可以告募捐人侵犯名誉,比如贺母可以向法庭证明贝克的募捐损害了她家名誉,要求基金解散,逼着俺收回小$50,也伤害下俺的感情,那会很有趣;
或者如岳博士说的,告贝壳四人帮用了贺梅照片侵犯肖像权 - 不过据我所知要证明对方把肖像用于赢利目的;
或告侵犯隐私权 - 但又据我所知使用公开场合拍摄的新闻图片不侵犯隐私,包括狗崽队追死戴妃都没判侵犯隐私,是因为当时在“公”路上;
或告募捐人有不利贺家言论 - 可是任何“道德批评”受宪法第一修正案保护,除非有捏造情节。
4、募捐所得属于谁?
募捐所得首先保护捐款人利益(意愿),即募捐人最大义务是按募捐名义使用款项。以贝家这个“贺梅旅行与照料基金”为例,管理人King只要保证大部分钱“要么”用在贺梅来美花费,“要么”作贝克夫妇去中国费用,“甚至”相当多部分报销他管理基金电话和油费,只要他帐务清楚真实,并被捐款人认可,他就不违法。贺梅不能以任何办法强制该基金给她钱,只能就基金使用她名字提出异议。这个钱不“属于”贺梅,当然贺母可以尝试以侵害名誉的理由要求法庭冻结和清算该基金,但“即使”胜诉,也未必能私得这个钱,因为名誉受损的赔偿该由募捐人出,而不是损害捐款人利益。更可能是退俺钱伤害下俺的感情。
5、我们公司是什么角色?
在每张confirmation page上,我们会写上:本公司仅代xxx组(xx基金)收取款项,我们不代表该基金的行为,我们不提供您receipt,请自行与您的募捐人联系。
换句话说,如果发生募捐人挪用罪行,或收益人维权的民事纠纷,都跟我们公司代收款无关。我们的义务就是保证所收款的约定25%给募捐人。我们是代收不是募捐。
6、四人帮欺诈了吗?
首先,老地雷等热心网友(1)使用一张公众新闻图片(2)讲述一件公众新闻事实(3)并以此发起一次“帮助贝克家买房”的私墓(4)有人认为他们的言论对贺家构成道德批评。
我前面1和3解释了我为什么认为他们这4点都不违法。
然后,受益人贝克家拒绝了本次“帮助贝克家买房(之一块地砖)”的私募,不接受这个指定用途,而反提议捐款进“贺梅旅行与照料基金”。然后老地雷等网友作了清楚说明,部分原意为贝克家私募的网友退出而其余同意向该基金捐款。至此,款项收益人和用途不再是由老地雷等网友“发起募捐”,而是为同意贝克募捐的受益人和用途,为该基金代收转交。我们捐款人没认为他们欺诈,不知还有谁有权来主张权利?无根据猜测才是违法的。
至于贝克那个基金的名称和用途,“可以”是贝克与贺梅的民事纠纷,但与老地雷何干?
在此过程中,老地雷等网友唯一说错的,就是贺家来美接受了$4000是从该基金出,钱不属于贝克私人。但既然以此理由倡导的私募以被贝克终止,所以该口头错误没有一丝一毫可以说导向了“欺诈”。后面改向该基金捐款,就更无欺诈了。
倒是岳博士直接说该基金就是贺梅自己的钱,这种说法错误更大。前面4说了,基金款项用途是捐款人与募捐人的契约;你对基金名称或名义不爽,你得证明如何损害了你利益,然后要求募捐人个人赔偿,也可要求解散和清算该基金,却不能主张基金款项归你。
总的来说,民事诉讼必须有证据证明对方的行为对你构成了何种损害,可以体现为何种具体数额的经济损失,然后法庭才受理。如果只是对方对你进行道德批评让你心里不爽,对不起,言论自由是法律中的法律,由宪法保障。在这个国家,我们有免于恐惧的自由,特别是免于被不专业律师威胁的自由。
*前面《捐款案:6个为什么》讲我为什么愿意捐款,并没标榜、鼓动甚至挤兑别人捐款的意思,这帖就更没这个意思。
只是讲我知道的常识,希望无聊的指责少些。如果哪位能指出俺的常识错误,请最好提供法律链接,以便俺公司哪些专家或伪专家们看看,俺们公司这么久没被人告过是多么神奇多么幸运啊,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