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无选择的偷听者 [2011/10]
- 长城脚下的果农和他们的农家饭 [2011/08]
- 古城西安—想说爱你不容易 (上) [2011/07]
- 中国“凶妈”论可以休矣! [2011/01]
- 古城西安—想说爱你不容易(下) [2011/07]
- 时光飞转,李家公子已经能开车啦? [2011/09]
- 她说她不是杂种,我说她是纯种的叛逆 [2011/04]
- 从黄西的成功说起 [2011/12]
- 我那“淫牛”老弟和她的“野蛮女友” [2011/05]
- 早恋与剩女 [2011/12]
- 迷失的高低杠之恋 [2011/04]
- 我的教练,我的忘年交 [2011/03]
- 都是“宁静千年”惹的“祸” [2011/03]
- 五分钱能买来的快乐 (老北京胡同篇 9) [2011/01]
- 北京国子监—古代的党校 [2011/08]
- 优雅地活着真的很难吗? [2012/01]
- 见底很容易,见底很管用 [2012/05]
- 北京妞儿招人讨厌吗? [2010/12]
- 你参加过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吗? (老北京胡同篇 12) [2011/03]
- 那份坚持,可爱又可怕 (老北京胡同篇 10) [2011/01]
- 20年围城内外 [2011/02]
中国凶妈妈,恐怖妈妈的说法把中国妈妈们推向了“招人讨厌”的顶峰。本来想保持沉默,可后来发现沉默不是金,沉默在此是默许。中国妈妈是凶妈妈的论调越唱越高,上了论坛,上了首页,上了美国网, 也上了中国网。国内的朋友Email中问我,你们在美国的中国妈妈怎么这么臭名昭著呀? 我不能不站出来,为中国妈妈(多数)正一下名了。
多数的中国妈妈是孩子的朋友:我身边不乏中国的妈妈们,把他们的孩子送进了哈佛,耶鲁,麻省等美国顶级学堂。然而,我看到的听到的还没有一个妈妈天天凶巴巴地逼着孩子学习,或四六不着边际地选个藤上的学校当成孩子的目标,而且“二儿”到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的地步。因为她们明白,学习这事儿是靠两样东西: 其一孩子的智力,孩子的智力不仅决定了他/她能不能有一流的成绩,更决定了他们能不能给自己确定一个正确的目标。其次是孩子的努力。孩子的努力不仅局限于专业课上,更在于在各个方面造就自己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网上所谓凶妈妈多数是指在大陆受的教育的女性(大学以前包括大学的教育),她们不熟悉美国的教育体制,在美国社会也不能游刃有余地搭起一张网。所以,于情于理她们都不可能依靠着她们的“凶巴巴”整出所谓育儿经。据我所知,多数的育儿有成的中国妈妈在给她们的孩子减压。她们是孩子的朋友。她们不是事儿事儿地和孩子天天扯那半瓶子英语。她们多数和孩子讲中文,因为她们知道,只有这样她们才能与她们的孩子做深入的交流。只有这样 她们的孩子 才能深入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异同,才能在芸芸众生中找到他们自己。她们不愧是聪明的父母。
多数的中国妈妈是职业女性是孩子的榜样:多数中国妈妈是职业女性,因为从经济上,从心理上多数中国妈妈不能也不愿当职业妈妈。儿女心中的榜样不是黄继光,邱少云,而是他们的父母。我的很多朋友,她们自己就是搞研究的,她们知道怎样把孩子领进科学研究的大门。她们提供给孩子值得参考的信息,而不是“你必须这样做,不然就……”。当她们与儿子共同探讨他们的暑期实验室,暑期课题时,儿子的美国同学投来的是羡慕的目光。与孩子成朋友,就是无话不讲的朋友。我的一个朋友曾和我讲,她的高中儿子就可以与她心平气和地一边翻看着他们的YearBook,一边饶有兴趣地探讨什么样的女孩合适做朋友。好像在他们的字典里没有“早恋”。
中国的育儿经在美国根本不灵:不明白有些中国人为什么对中国“凶妈妈”如此精精乐道。好像每个哈佛的中国学生身后都有一个凶妈妈虎视眈眈的眼睛。其实,大家知道的,中国的育儿经在美国是根本不灵的,中国的学生志在高考一搏,别无他求。美国的高中生面临的是完全不同的挑战。如果人们揣着明白装糊涂,成心用中国凶妈妈,恐怖妈妈来炒作自己的文字,那恕我刻薄一把,能不能放中国的妈妈一码,放中国的孩子们一码。我帮您列个单子,您随便找个别的话题侃行吗?如果您还是对凶妈妈的话题情有独钟,劳您大架,加上“我这个”几个字,在“中国妈妈”的前面。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