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无选择的偷听者 [2011/10]
- 长城脚下的果农和他们的农家饭 [2011/08]
- 古城西安—想说爱你不容易 (上) [2011/07]
- 中国“凶妈”论可以休矣! [2011/01]
- 古城西安—想说爱你不容易(下) [2011/07]
- 时光飞转,李家公子已经能开车啦? [2011/09]
- 她说她不是杂种,我说她是纯种的叛逆 [2011/04]
- 从黄西的成功说起 [2011/12]
- 我那“淫牛”老弟和她的“野蛮女友” [2011/05]
- 早恋与剩女 [2011/12]
- 迷失的高低杠之恋 [2011/04]
- 我的教练,我的忘年交 [2011/03]
- 都是“宁静千年”惹的“祸” [2011/03]
- 五分钱能买来的快乐 (老北京胡同篇 9) [2011/01]
- 北京国子监—古代的党校 [2011/08]
- 优雅地活着真的很难吗? [2012/01]
- 见底很容易,见底很管用 [2012/05]
- 北京妞儿招人讨厌吗? [2010/12]
- 那份坚持,可爱又可怕 (老北京胡同篇 10) [2011/01]
- 你参加过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吗? (老北京胡同篇 12) [2011/03]
- 20年围城内外 [2011/02]
人有时会有莫名的烦恼,愤怒,也可以有莫名的骄傲。
芮和她的老公-老米那几年都非常忙,芮要做临床,三天两头夜班,忙里偷闲还要写点文章为了不负她的德高望重的有着院士头衔的导师。芮的老公是IT为生的,天天在外面飘着,把他们的儿子-米粒子,一股脑儿地甩给了爷爷奶奶。看着周围的朋友同事谈论孩子的小提琴课,钢琴课,芮有一搭无一搭地搭讪着,心想,我们家米粒子没有这个天赋。芮不是没有凭据地瞎说。她曾租了一个电子琴,想试探一下儿子的兴趣,试探成功了,可是结论是儿子不喜欢,还差一点把电子琴砸了。芮付了一个月的租金,踏实了。她和老公都不会乐器,所以芮不奢望儿子有什么这方面的突变。芮喜欢肯尼G的萨克斯管,一到家就把他的盘放上,轻松轻松。
出乎她的意料,一天,小米粒子非常正重地提出了一个申请,他说“妈妈,我想学萨克斯管。”那时他7岁多。芮没有喜出望外,因为她知道她在未来的几年会非常忙,她要去香港大学完成她的课题。老米在外的时间比在家多。米粒的爷爷奶奶年龄也大了。没有人盯着他上萨克斯管的课。于是,芮和老米找米粒子认真地谈了一次话。“你要学,爸爸妈妈支持你,但是在开始以前我们要把所有的可能的困难想清楚,然后决定是不是要开始。如果开始学了, 那么无论再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要去克服,你都要坚持。”米粒仰着胖嘟嘟的小脸看着他们,“行”他严肃地说。一种莫名的骄傲涌上芮的心头,儿子有了选择,而且会思考了。
头两年的课是在小学上,离家不远,无论是芮在家时,或是爷爷奶奶都可以关照一下。芮给儿子起的名字有点保守,儿子长得虎头虎脑,底气足,没有米粒儿那么“袖珍”。从鼓着腮帮子,端着管儿,脸憋得通红出不来声,到多少有个调儿,米粒子没有花太多时间。从第三年,问题大了。结束了初级的课程,再想学就要找老师了。芮和老米找到了一个老师给米粒子,可离家要几站地,还要倒车。于是他们决定每次让爷爷给米粒子打车的钱,嘱咐他自己打车来回。头几次,他自己背着个萨克斯管打车去,打车会,用的时间算来还可以,后来就明显感到他来回的时间用得太长了。在爷爷的寻问下,米粒子承认,他是打车去的老师家上课,这样就不会迟到。但是,回来时,他做了公交车,这样他可以省下钱。爷爷没有把钱要回来,只是嘱咐米粒不可以乱花钱。米粒子是个懂事的孩子,就这样,上课,练习,考级,风雨无阻。直到芮在香港完成了课题,拿到了学位,他们带着米粒子来美国继续她的研究,米粒子的萨克斯管已经过了国内的九级。莫名的骄傲掺杂着感激塞满芮的心,她感激公公替她照顾了儿子,她骄傲儿子的自立和天分。
当12岁的米粒子把他翻烂了的一本乐谱递给美国的音乐老师Mick时,Mick的第一反应是“这本里的曲子你都吹过?”“是的”芮说,因为那时米粒子还听不懂英语。米粒子直接进了Band。 在此后的3个月内,各门课都需要他付出几倍于他人的努力。只有两样东西让他信心十足,一个是他的萨克斯管,另一个是乒乓球(那个学期恰巧他们的体育上乒乓球课)。来美的第一个Talent show 上, 一曲“好一朵茉莉花”把他吹得在学校里小有名气。
从此, 米粒子拿来不同范围内比赛的一等奖。芮慢慢地发现米粒子练管的时间少了,话语间带着些舍我其谁的感觉。比赛评委的话对参赛者是举足轻重的。一次州里比赛的预赛,给米粒子了一个不小的震动。那天,米粒子吹完出来,芮明显地感到他的情绪不高。“感觉不太好。下午才能知道结果。”他说。芮知道一定是Judge 说了什么。芮此时的心情实在讲是真的希望他入不了决赛,用事实教育教育他。“你知道什么叫天道酬勤吗?”芮问道,“不知道”。“天道酬勤是说上天都会厚待勤奋的人。你付出了,你就会有收获。你没有付出,就不要奢望收获什么。”儿子不语,似乎悟出了什么。下午的结果,让米粒子出乎意料,他入围了。芮告诉他,这是他的老本儿还够用。可是,老本是“耗材”,你不投入了,它是会耗尽的。之后的努力,让米粒子州季一等奖的梦想成为事实。
米粒子像很多美国的高中学生一样,也在做着义工的工作。“妈妈,你说我能不能到我做义工的Nursing Home 去给老人表演?”米粒子的话题让芮眼前一亮,“好啊,他们吃饭和娱乐的大厅不是常有人去表演吗?”儿子懂得“奉献”了,儿子在努力用自己的所能为别人做些什么,莫名 的喜悦和骄傲让芮感到自己的辛苦付出得到了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