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揭穿美籍华人在美国是二等公民的恶毒谎言 [2018/07]
- 我同学想娶四个太太 [2019/05]
- 战争状态下,美国南加州最大的购物中心现场报道 [2020/03]
- 因为我是正常人,所以愤怒 [2018/07]
- 从圣经学英语开始罗 [2020/02]
- 奥运会冠军是我先生的员工 [2021/08]
- 不要自找歧视和排华 [2020/03]
- 美国不在好莱坞之十一-儿童预防性侵犯建议-出国杂志 [2017/11]
- 父母官是个无耻而邪恶的称呼 [2019/06]
- 我成为美国英雄后被隔离了,美国人终于惊恐了--出国杂志专栏 [2020/03]
- 《圣经》中那个民主选举总统的悲剧故事谈民主 [2018/05]
- 带去参加美国农村大型农贸动物比赛 [2018/08]
- 我在G20峰会上差点让总统下不了台 [2019/06]
- 3千元人民币的作品奖,分享给有爱的人 [2017/10]
- 与好莱坞新生代巨星做闺蜜是怎样开始的呢? [2017/12]
- 给各位读者朋友公开留言 [2018/04]
- 谁是英雄?谁是罪人?历史来定 [2019/03]
- 爱国爱民族是人类最美好的本能 [2018/03]
- 以4美元买到美国名牌服装的技巧 [2010/11]
- 北美文艺社申张公义,为会员作家发声。 [2018/08]
- 活着到底为了什么呢? [2010/11]
- 和世界名人谈笑风生一起吃饭是什么样子? [2017/12]
- 我的作品再次获得佳绩 [2018/03]
- 谁的损失?损失费谁来赔偿? [2017/11]
- 到底要用什么写中文?救命啊 [2019/04]
- 爱,生命---永恒话题-关于节日 [2019/03]
一,“成人为儿童写诗, 应该用儿童所熟悉的语言来写作”, 而儿童所熟悉的语言就莫过于孩子们平日口语了。“儿童是活泼而单纯的, 因此浅显易懂的语言, 不仅要口语化, 还要能够用正确的语言写作, 过多华丽而抽象的词藻, 或者在作品中透露太多的成人的观点, 对儿童而言都不大适合”。 二,诗人在处理童诗的修辞上, 很少用形容词之类的繁复的修饰语. 童诗创作的原则其中之一便是, 在童诗中不可用上太多的形容词, 因为儿童的视觉, 在知觉上, 对行动的感知要胜过事物的本质。 深夜里, /街上静悄悄。 /走路的人看到路灯, /就像看到一个/醒着的人。 蘑菇是/寂寞的小亭子 /只有雨天, /青蛙才来躲雨/ 晴天青蛙走了/ 亭子里冷冷清清 三,儿童看待世界区别于成人, 有着自己的既定思维逻辑习惯。 这种思维与原人思维相似, 是泛灵的物我同一的朴素思维观的显现, 但同时又是儿童对世界最为简单感性的观照. 四,许多成熟的文学作品中景色的描写,就是一首非常美丽的儿童诗歌。一字贴切,全诗生辉。 一、在題材方面,這段期間的台灣童詩最鮮明的特色大致可用下列六項來呈現: (一)大自然界類的童詩在題材上大致集中於「一天」、「大自然」、「山川海湖」、「四季」與「宇宙」等五大類。 (二)動物類童詩的題材多集中「昆蟲」、「鳥」、「家禽家畜」、「陸棲動物」、「海棲」、「魚」和「其它」等七大類。 (三)植物類童詩的題材則集中在「水果」、「花卉」、「草本」、「樹木」、「農作物」、「水生植物」與「植物的動態」等七大類。 (四)人物類(一)童詩的題材則集中在「幻想」、「願望」、「心聲」、「情感」、「夢想」、「生活環境」、「學校生活」與「以『我』為中心」等八大類。 (五)人物類(二)童詩的題材則集中在「媽媽」、「爸爸」、「老師」、「家人」、「社會人士」、「同學朋友」、「家庭」與「童年」等八大類。 (六)物品或其他類童詩的題材則集中在「物品」、「交通」、「玩具器材」、「文具」、「人物」、「五官」、「抽象」與「動作」等八大類。 根據上述,在一九八0、九0年代的童詩題材,從「題材」分析上探究選材範圍,正可反窺在成年詩人心目中的兒童活動經驗,不論題材中所表現的是現實生活情境、虛構幻想世界或未來理想憧憬,都植基於兒童此時(時間上)此地(空間上)的經驗,這正可看出「作品與時間、空間的相互制約關係」。 二、表現手法 台灣童詩在這一時期的創作中,詩人的人數眾多,作品的數量亦不少,其表現手法,應可歸納出以下六項特色: (一)在大自然界類的童詩上,主要的表現手法可說是以兒童自身經驗的投射、用動態來呈現美感以及多面相刻畫山容山情等三種。 (二)在動物類童詩上,以童詩的體例說寓言故事的有忠於原著、另翻新意和自創故事者;有以蛇、老鼠及老虎三種動物來顛覆傳統意涵者以及在語言策略上跳脫體制化者等三種表現方式。 (三)在植物類童詩的表現手法上則可包括意象與象徵兩種。在意象上計有後面三項特殊的表現手法:在百花、樹木的搖曳風中,可統整出其所傳遞的共同意象;藉柳條的搖擺,表現出不同於成人詩作中的意象;以牽牛花昂然迎著陽光的綻放,來吹奏起生命之歌的意象。至於在象徵上則以後面五項表現手法較為突出:慈藹溫和的長者、屹立不搖的精神、美感的畫面、聯想與對比手法等。 (四)在以我為主的人物類童詩上,計有與古典文學融合、活潑趣味的奇異性二項以意象為主的表現手法;象徵與形式上的圖象等表現手法。 (五)在我之外的其他人物類童詩上,計有輔助文意的圖象結構、側重意象奇異的美學觀、語規的翻轉、抽象聲情的具體呈現等四種表現手法。 (六)在物品或其他類童詩的表現手法上,則有以童趣幽默的眼光看待嚴肅的事物、以不相干之物卻呈現奇特的比喻效果等二類較為突出。 據此,我們可以發現到,在這時期的童詩中,在活動現場上操作知覺的各個向度時,若以修辭等具體形式的表現手法來闡發抽象的層面,在意義上將會提昇兒童生命的高度,以致使真實世界不再是一個可怖的現場,讓兒童可以透過對文本的理解,感同身受地進行視域融合。 三、主題 (一)大自然界類童詩的主題有三:寫秋景秋情以歌聲呈現歡樂氣氛;月亮以女性的陰柔面呈現統一的基調,亦即詩句中的「她」是女性、詩句中的月亮「姑娘」是女性、詩句中的月亮是溫柔的「媽媽」;晨光具有希望無限、熱鬧愉悅的美好。 (二)動物類童詩的主題:愛護動物的意識高漲、流浪狗的社會問題。 (三)植物類童詩的主題:關於葉落死亡與環保意識的傳遞;環保意識的重心放在外型生態的描述、環保概念的傳達。 (四)以我為主的人物類童詩的主題有三:否定的價值觀、良善的普遍性象徵、高度的期待。 (五)在我之外的人物類童詩的主題:有母親角色的一致性與母慈子孝的倫理教育觀二項。 (六)物品或其他類童詩的主題:關於孝順主題的彰顯、聯想力的激發與趣味性的呈現、文化與環境的關係。 十九世紀末瑞典人愛倫凱(Ellen Key,1849-1926)女士大聲疾呼:「二十世紀是兒童的世紀!」如今研究觀察二十世紀末以前二十年的童詩表現,令人欣慰的是如今兒童文學中的童詩發展亦是蓬勃致令人眼花撩亂,兒童已真正是人類社會的「驕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