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悦你我他第一课--大家互相认识-教师版

作者:天国蜜女  于 2025-4-17 01:08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读经心得新书作品集|通用分类:流水日记

教师版:第一课:笔尖相逢|感恩之光
课程标题
笔尖相逢|感恩之光
课程经文
经文
含义解释
应用方向
诗篇 107:1
“要称谢耶和华,因他本为善,他的慈爱永远长存。”这句经文宣告神的恩典永不改变,感恩是回应神的爱的起点。
邀请学员通过分享和写作,记录神的恩典,培养喜乐的心。
腓立比书 4:4
“你们要靠主常常喜乐,我再说,你们要喜乐。”保罗在困境中仍呼吁喜乐,感恩让我们在任何处境中经历神的平安。
鼓励学员在认识彼此时,以感恩建立肢体连接,开启心灵活治。
课程目标
  1. 心理辅导:通过教师见证和互相认识,打破陌生感,释放紧张情绪,建立安全的心灵空间。
  2. 写作技能:通过简短感恩短文,培养真诚表达能力,为后续课程奠定基础。
  3. 文化学习:介绍19世纪美国基督徒感恩日记传统,激发中国学员对文字感恩的兴趣,体验神的恩典。
  4. 灵性成长:通过分享、祷告和音乐,邀请圣灵引导学员踏上医治之旅,成为福音见证者。
破冰问题
  • 你叫什么名字?有什么特别的兴趣或故事想分享?
  • 最近一件让你感恩的小事是什么?(如家人陪伴、阳光明媚)
  • 教师引导
    • 说:“今天是我们旅程的起点,让我们像家人一样认识彼此!请分享你的名字和一件感恩的事,放心,这里是安全的空间。”
    • 教师先分享(如“我叫张老师,感恩今天能与你们相遇”),示范简短回答。
    • 课堂管理
      • 若学员害羞,允许只分享名字,或用“传递灯笼”方式(后述)。
      • 准备小卡片,学员写下名字+感恩,贴在“感恩之树”板,增加互动趣味。
      • 时间控制:10-12分钟,15人每人约30秒。
教学导入
  • 目标:点明感恩主题,连接课程呼召,激发参与热情。
  • 方法(5分钟):
    1. 故事引入
      • “19世纪美国基督徒常在烛光下写感恩日记,记录神的恩典,如孩子康复、一顿晚餐。他们相信,感恩是心灵活治的起点。相比之下,中国春节我们说‘恭喜’,但书面感恩更能沉淀内心。今天,我们用文字开启与神的旅程!”
      • 提问:“如果把感恩写下来,会不会让你更喜乐?”(无需回答,激发思考)
    2. 课程呼召
      • “《写作与文字,心灵赞美操》不是普通的写作课,而是一场与神同行的医治之旅。无论你带着伤痛、期待,还是好奇,圣灵都会通过文字、分享、音乐,医治你的心,塑造你的生命。让我们一起踏出第一步!”
    3. 经文连接
      • 朗读诗篇 107:1:“要称谢耶和华,因他本为善。”
      • 简述:“感恩让我们看见神的爱,今天我们从认识彼此开始,点亮感恩之光。”
  • 课堂管理
    • 用温暖语气,观察学员反应,若沉默可补充例子(如“感恩一杯热茶”)。
    • 投影日记样本(如“主啊,你赐我平安”),或展示纸质样本,增加直观性。
    • 若学员不熟悉圣经,解释“慈爱”是神的关怀,贴近日常语言。
  • 对应学生版:支持引言,奠定感恩与认识的基调。
讲师见证 / 默想分享
  • 目标:通过教师的生命见证,彰显神的恩典,激励学员敞开心扉,回应呼召。
  • 方法(10分钟):
    1. 生命见证(7分钟):
      • 教师分享个人感恩故事,突出神的医治和文字的力量。
      • 示例:“几年前,我经历低谷,工作压力让我迷失方向。一天,我开始写感恩日记,记下小事——阳光、朋友的问候。诗篇 107:1提醒我,神的爱从未离开。写下感恩后,我的心渐渐平静,甚至开始用文字鼓励家人。后来,我发现文字不仅是释放,更是服事他人的工具。这就是我站在这里的原因——我想邀请你们,用文字遇见神的恩典。”
      • 融入课程特色:提及写作如何医治内心,文字如何成为福音见证。
    2. 呼召回应(3分钟):
      • “我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或许是喜乐,或许是伤痛。这门课是安全的空间,让我们一起用文字整理内心,彼此扶持,成为神的见证者。你们愿意迈出这一步吗?”
      • 邀请学员点头或举手回应(轻柔鼓励,非强制)。
    3. 音乐护理
      • 播放美国古典诗歌《主的信实广大》(中文字幕,1分钟片段),说:“这首歌提醒我们,神的恩典每天更新,让我们安静感受。”
  • 课堂管理
    • 见证控制在7分钟,聚焦1-2个感恩点,避免冗长。
    • 若教师无类似经历,可分享他人故事(如“一位姐妹写日记走出忧郁”)。
    • 若学员情绪低落,教师可走近微笑鼓励,营造温暖氛围。
    • 确保诗歌音量适中,投影歌词帮助理解。
  • 对应学生版:支持引言后的呼召,激励学员参与。
主题教学内容
  • 目标:阐明感恩的属灵意义,连接写作与心灵活治,为后续活动铺垫。
  • 方法(10分钟):
    1. 主题概述(3分钟):
      • “感恩是基督徒生活的基石,诗篇 107:1说神的慈爱永远长存。19世纪美国基督徒用感恩日记记录恩典,如家人平安、一场春雨。写下感恩不仅让我们喜乐,还能医治内心伤痕,帮助我们修复关系。相比中国春节的口头祝福,书面感恩更深沉,像与神的对话。”
    2. 经文讲解(4分钟):
      • 诗篇 107:1:“‘称谢耶和华’是邀请我们看见神的爱,哪怕在难处中。写感恩日记就像点灯,照亮我们的心。”
      • 腓立比书 4:4:“保罗在监狱写下‘常常喜乐’,因为感恩让我们靠主得平安。今天,我们用文字记录神的恩典,开启医治之旅。”
    3. 案例分享(3分钟):
      • “一位美国姐妹每天写感恩日记,哪怕只是一杯水,她的心从孤单变为喜乐。后来,她把日记分享给朋友,鼓励了整个团契。这就是文字的力量!”
      • 连接课程:“我们也会用文字,彼此鼓励,成为福音的光。”
  • 课堂管理
    • 用简单语言,避免学术术语(如“恩典”是神的关怀)。
    • 投影经文和日记样本,增加视觉吸引力。
    • 若时间紧张,案例可简化为1分钟。
    • 观察学员反应,若疑惑可补充例子(如“感恩孩子笑声”)。
  • 对应学生版:为写作和分享提供属灵基础。
小组互动问题
  • 目标:通过分享建立肢体连接,深化感恩体验,促进互相认识。
  • 问题
    1. 你刚才听到的见证或经文,让你有什么感动?
    2. 分享一件让你感恩的事,如何让你更靠近神?
    3. 你期待在这门课里收获什么?(如写作、医治、友谊)
  • 方法(10分钟):
    1. 分组(每组4-5人,15人约3-4组),说:“让我们像家人一样分享,彼此认识!”
    2. 提供“感恩灯笼”道具:每组一个纸灯笼,学员轮流写一句感恩(匿名可选),贴在灯笼上,分享时传递。
    3. 教师巡回倾听,鼓励安静学员(如“你的想法很宝贵”)。
    4. 每组选1-2人全班分享(自愿),教师总结:“你们的感恩像光,照亮彼此!”
  • 课堂管理
    • 若学员害羞,教师先分享(如“感恩你们的勇气”),或允许只写不说。
    • 灯笼道具用彩纸制作,融入中国节庆风,降低陌生感。
    • 时间控制:每组8分钟分享,2分钟全班总结。
    • 若组员不熟,教师可指定问题顺序(如先答第1题)。
  • 对应学生版:支持小组互动,促进认识与感恩。
写作练习
  • 目标:通过简短感恩短文,释放情感,培养写作基础,体验文字的医治力。
  • 方法(10分钟):
    1. 任务:写一篇100字的感恩短文,主题为“神或他人的恩典”,引用诗篇 107:1或腓立比书 4:4。
    2. 指导
      • 说:“想象你在烛光下写信给神或朋友,分享一件感恩的事。可以用比喻,比如‘感恩如光’。不用完美,写出真心就好。”
      • 提供开头示例:“主啊,你的慈爱如光,照亮我的心。今天我感恩……”
      • 建议装饰短文(如用彩笔画灯笼边框),融入宣纸风格。
    3. 样本(投影或分发):
      主啊,你的慈爱如光(诗篇 107:1)。今天我感恩母亲的拥抱,像温暖的灯笼,驱散我的孤单。写下这些,我的心更喜乐,愿用文字赞美你!
    4. 材料:信纸、彩笔、灯笼模板(可选)。
  • 课堂管理
    • 若学员畏难,强调“只写3-5句即可”,或提供填空模板(如“主啊,我感恩___,因为___”)。
    • 若时间紧张,字数可减至80字。
    • 允许写给神、家人或匿名,保护隐私。
    • 巡回指导,表扬努力(如“你的比喻很美”)。
  • 对应学生版:支持写作任务,奠定文字基础。
默想与祷告引导
  • 目标:通过音乐和祷告,邀请圣灵医治内心,巩固感恩体验。
  • 方法(8分钟):
    1. 默想(3分钟):
      • 播放《主的信实广大》(全曲,低音量),说:“请闭眼,想象神的恩典如光,照亮你的心。祂今天对你说了什么?”
      • 提示:“可以是感恩的事,或课程的感动。”
    2. 祷告(5分钟):
      • 教师带领:“主啊,感谢你的慈爱(诗篇 107:1),你让我们相遇,点亮感恩之光。求你医治我们的心,帮助我们用文字赞美你。愿我们彼此扶持,成为你的见证者。奉耶稣名祷告,阿们。”
      • 邀请学员自愿补充一句感恩祷告(如“感谢神的爱”),或安静回应。
  • 课堂管理
    • 若学员不熟悉默想,解释“像安静听神的声音”。
    • 若无人回应祷告,教师可多说几句(如“感谢每位学员”)。
    • 确保音乐舒缓,营造灵修氛围。
    • 若时间不足,祷告可简化为3分钟。
  • 对应学生版:支持反思与祷告,深化属灵体验。
推荐阅读与延伸材料(选填)
  • 圣经:诗篇 136(感恩神的作为)。
  • 书籍:《荒漠甘泉》(Streams in the Desert),选读一篇感恩主题文章。
  • 实践
    • 每天写一句感恩(如“感谢阳光”),记录在日记本。
    • 与家人分享一件感恩的事,观察彼此关系的变化。
  • 教师提示
    • 推荐时说:“这些材料能帮助你继续感恩,欢迎课后找我讨论!”
    • 若学员无圣经,提供打印版诗篇 136。
    • 鼓励记录心得,课后可私下咨询。
本课结语与鼓励
  • 目标:总结课程,激励学员继续旅程,建立信心。
  • 方法(2分钟):
    • “亲爱的朋友,今天我们点亮了感恩之光,像19世纪的基督徒,用文字遇见神。你们的分享和短文,是医治之旅的起点!腓立比书 4:4说‘要常常喜乐’,让我们带着感恩,期待下次相聚。无论你带着什么来到这里,神都在这里等你!”
    • 鼓励:“下课后,把短文分享给朋友,或贴在‘感恩之树’,让恩典传递!”
  • 课堂管理
    • 用温暖语气,微笑鼓励,增强归属感。
    • 若学员情绪低,私下问候(如“今天还好吗?”)。
    • 邀请学员课后留下,交流或咨询婚姻、心灵问题。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4-17 01:08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