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潜战(5) [2017/04]
- 对一位妓女的逻辑和心理剖析 [2016/08]
- 韭菜多久才能长粗壮? [2015/04]
- 象拔蚌 [2013/11]
- 如何种好韭菜? [2014/04]
- 如何种好蓝莓? [2015/05]
- 前几年最离奇的空难 [2014/03]
- 如何种葱? [2015/08]
- 诺奖获得者被赶下飞机是歧视吗? [2015/10]
- 决定六四大屠杀的一个版本 [2013/06]
- 徒弟不再认师傅,赵看来是玩完了 [2015/12]
- 布劳恩为何向美军投降? [2014/01]
- 西门庆性交地点的变换 [2015/07]
- 二战时法国女人和德国军人 [2014/11]
- 韭菜的生长特性 [2014/08]
- 中国生产的大飞机,我绝对不坐的 [2015/11]
- 中国社会更安全吗? [2018/04]
- 奥本海默受到的待遇 [2014/11]
- 从俄国拒卖中国战略轰炸机扯起 [2015/09]
- 广场舞兴起的根本原因 [2016/10]
- 对北朝鲜疯子可以这样选择 [2016/02]
- 女人不识路 [2016/08]
- 长春被围后百姓的惨状 [2017/12]
- 气候大会怎么不邀请郎咸平参加? [2015/12]
- 事故是车子没有停定导致的吗? [2016/08]
都是建筑设计师的错
我曾在几个图书馆里,遇到这样的情况;我去找到了书,找到一个座位坐下。有的座位设计的很好,临窗而坐,周围树木参天,阴影婆娑,风光美丽。可是,我打开书,看了几分钟的时间,头脑立即发昏,大脑的理解力迅速下降,连简单的东西都无法快速理解,像生硬的书,几乎无法读,或者阅读速度极慢。俺还很少遇到这样情况的。唯一想做的就是睡觉。开始,我认为这是自己偶尔身体不适,发困导致的现象。
当我在几个图书馆中,遇到了同样的情况,并且,看书仅仅都是几分钟的时间,最长也不超过半个小时,就困得不行了。这绝对不是因为我睡觉太少导致的现象。看看周围的人,好像在认真看书。至于他们的效率如何,我就无法判断了。既然在几个图书馆中都遇到同样的情况,那么就一定和图书馆的什么东西有关了。每当我把同样的书带到外边树下坐着读,或者其他地方去读,就没有发生同样的情形。显然,俺一碰到书就头痛,不是主要原因的。
我仔细观察了那些图书馆的结构,发现:它们设计的都是封闭式窗户,厚重的玻璃完全密封了窗户的一切缝隙,大概可以防止外面发生毒气泄漏的。并且根本没有任何可以开启的窗户。和外界交换气体的唯一通道是换气扇。它们几乎全部都安装在天花板上。这大概主要出于施工方便和美观二者的考虑。风扇大概大部分都是往外抽气的那种,是否有往里面吹新鲜空气的,抑或是二者都有,我不清楚的。那些换气扇一般功率都不大,大概是出于对噪音的考虑。这样,问题就来了。图书馆中,许多人在那里工作,每时每刻都呼吸掉大量的氧气,同时排出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众所周知,二氧化碳比较重,它们会趋于落在靠近地面的空间里。而换气扇在天花板上,往外抽的效果,对于集聚在地面附近的二氧化碳,几乎不起作用的。建筑的codes上是否有多大面积中,应当有风扇的最小功率限定的法律要求,我不知道!而人就坐在临近地面一米多的高度上,那么,人呼吸的气体中,大概二氧化碳的浓度就远远高于正常空气中的浓度,而氧气的浓度就可能很低的。人对于低氧的环境,感觉并不是很敏感的,通常仅感觉到犯困,昏昏欲睡。我看一会儿书,就立即出现那种感觉,大概就是低氧环境导致的。
当然,图书馆中,温度一般都很高的,二十一、二摄氏度的。那样的温度对我而言,好像太高了。二者联合作用,我几乎无法正常阅读像数学一类的书。我一到凉爽的地方,此种症状立即消失了,这可以是此推论的一个旁证。至于其他人,好像没有俺出现的症状,或者症状没有俺那样强烈。也许是俺乡下人,呼吸惯了富氧的空气,读书需要更多的氧气,所以对低氧环境反应强烈。
另外,周围环境温度太高,会导致人犯困,大概人人都知道的。美国的依阿华州,在印第安人语中就是“昏昏欲睡”的意思,那里平原上的夏天,非常闷热,人自然犯困。还有,人类的文明基本都是在温带出现的,而和热带地区基本无关。人整天在犯困,不会整出什么像样的东西。中国的岭南,很长时间,基本就是化外之地,他们连铁制工具都无法大量生产的。他们称自己是“唐人”,大概是因为到了唐朝,他们才正式开化了。这其中还有别的原因,俺就不扯了。
俺曾在某些教室里,出现同样的症状。当我和其中的一位医生谈起来,她非常肯定地分析:“这是缺氧导致的现象。”
建筑设计师们,仅想在建筑上如何施工,如何美观,但他们忘记了根本的一点;图书馆的基本功能是给人看书的地方,而不是犯困的地方。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图书馆的功能大部分丧失了。
罗马俱乐部曾称某些的工程师们是“现代野蛮人”,因为他们缺少某些人文主义关怀。或者把他们称为“single-minded”。在某种意义上讲,大概有他的道理!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Table Normal";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riority:99; mso-style-qformat:yes;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in 5.4pt 0in 5.4pt; mso-para-margin-top:0in; mso-para-margin-right:0in; mso-para-margin-bottom:10.0pt; mso-para-margin-left:0in; line-height:115%;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1.0pt; font-family:"Calibri","sans-serif"; mso-ascii-font-family:Calibri; mso-ascii-theme-font:minor-latin; mso-hansi-font-family:Calibri; mso-hansi-theme-font:minor-lat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