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潜战(5) [2017/04]
- 对一位妓女的逻辑和心理剖析 [2016/08]
- 韭菜多久才能长粗壮? [2015/04]
- 象拔蚌 [2013/11]
- 如何种好韭菜? [2014/04]
- 如何种好蓝莓? [2015/05]
- 前几年最离奇的空难 [2014/03]
- 如何种葱? [2015/08]
- 诺奖获得者被赶下飞机是歧视吗? [2015/10]
- 决定六四大屠杀的一个版本 [2013/06]
- 徒弟不再认师傅,赵看来是玩完了 [2015/12]
- 布劳恩为何向美军投降? [2014/01]
- 西门庆性交地点的变换 [2015/07]
- 二战时法国女人和德国军人 [2014/11]
- 韭菜的生长特性 [2014/08]
- 中国生产的大飞机,我绝对不坐的 [2015/11]
- 中国社会更安全吗? [2018/04]
- 奥本海默受到的待遇 [2014/11]
- 从俄国拒卖中国战略轰炸机扯起 [2015/09]
- 广场舞兴起的根本原因 [2016/10]
- 对北朝鲜疯子可以这样选择 [2016/02]
- 女人不识路 [2016/08]
- 长春被围后百姓的惨状 [2017/12]
- 气候大会怎么不邀请郎咸平参加? [2015/12]
- 事故是车子没有停定导致的吗? [2016/08]
日本是把质量次的产品卖给中国吗?
中国人经常根据自己头脑中某些稀奇古怪的假设,创造出更稀奇古怪的推论:比方说,日本人非常聪明!(或者说,小鬼子鬼着哪!)不知他们是如何发现此点的?更多的是:日本人把产品质量次的卖给中国;质量最好的卖给日本人自己。更有甚者,说日本人的汽车发动机在日本用几年后,再卸下,安装到卖给中国人的汽车上云云。此类说法,网上经常见到的。俺本人就听过几个人有类似的说法。
关于机械产品此一类说法,俺不想置评。俺只想问一句:他们描述的那种做法,在现实中,有可操作性吗?
俺仅仅来说一下电子产品,主要是电视机一类产品的质量问题。先说结论:日本人把质量最好的产品卖给中国;而日本国内的同类产品则质量最差的。
日本卖给中国的电视机和日本国内卖的电视机的线路设计是不同的。卖给中国的电视机的线路设计,是拿出了吃奶的力气,设计了各种保护电路,防止发生更大的故障的。中国前些年自己生产的电视机,基本上都是照抄日本的设计,连元器件的编号都懒得变的。香港组装的电视机,一样是照抄日本的线路设计。
而日本自己国内卖的电视机,把保护电路中简化,或者去掉了许多部分。据俺农民的分析,此举的目的只有一个:使产品很容易坏掉。
从检修的电视机故障来看,中国市场上的日本产电视机,在用了几年后,发生的故障率很低的。俺自然没有去作大量抽样调查的。就故障机而言,和日本国内产品的故障,在统计上有很多大不同的。日本的电视机都标有产品生产的年代,和汽车一样的。许多的产品,在用了3到5年后,一般都发生了故障。在故障机中,电视机中的三个大件:电源的开关管、行输出管和高压包(就是行输出变压器)基本上都损坏了。就俺农民检修过的许多机器而已,把故障机开壳后,直接把此三个元件换掉,基本不错的。连检查都可以免了。而中国市场上的产品,在用了几年后,通常更长的时间段内,才发生故障的。在故障机中,这三个元件都坏了,当然有,但绝对没有日本国内产品那样集中的。这个比较差别是非常明显的。发生这样的现象,根本的原因是中国市场上的日本产品,保护电路完善,明显地减少了故障率,也减轻了故障发生时损坏器件的严重程度。
这是俺农民在试检修了若干台两国市场上的电视机后的结论。
录像机的质量,两国市场上的产品,俺农民没有发现统计上的差别。
日本所以要这样干,动机很明显的:为了抢占中国的市场,用质量最好的产品开路。而日本国内的电视机,设法使它早日坏掉,不断清空市场上的产品。这也符合日本人对电子产品,更新换代很快的文化心理。
俺曾经这样评论过日本的电视机质量,贴在网上。最搞笑的哈日派,连俺的话都没有看仔细,想当然地俺认为是相反的结论。对俺咒骂。这样的人也想评论某些产品质量?
对于近几年的产品,俺没有再去试检修。就无法发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