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一次步兵对骑兵的战例

作者:深山兰  于 2017-9-1 22:40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谈天说地|通用分类:流水日记

关键词:步兵, 骑兵, 三国

三国时一次步兵对骑兵的战例

 

 

讲故事人对大众的一个毒害是:将古代复杂的军事对阵简化成武将的对打。许多人认定这就是历史。有人在网上用不等式来推论三国时谁武力第几就是这种观念的极端体现。“将军”的本意是“率领、指挥军队”的人。像项羽自己上阵也是有的,不多见。

 

双方对阵,如何部阵和用兵对野战来说是关键。在冷兵器时代,通常有步兵和骑兵两个兵种。二战时期,骑兵在落后的国家还在用。水军在长江流域才起作用,在北方根本没有存在的条件。对农业社会来说,养马代价高昂。马用来拉犁不是最佳选择,马的耐力不足。最关键的是马对草料要求比牛高。马匹对摄入的蛋白质,其中75%被排泄掉了;而牛只排泄了15%。因而养马在农业区为低效的投资。中国农业区养马,一般只用谷子秸秆喂马,而小麦秸秆、靡子和水稻秸秆都不喂马。我推测应当是它们不适合喂马的。现代多数用玉米秸秆喂牛。很早前,用什么秸秆喂牛,我不清楚的。农业社会要拥有大量的骑兵,有巨大的财政压力。在中国古代,一般是养一匹马,可以养五个士兵。养一匹马,一年就需要粮食一千多斤的。在紧急时刻,更无法找到足够的马匹。在中国两千年时间里,在各种混战中,多数时候,步兵人数远多于骑兵就不难理解了。

 

古代的布阵,就是骑兵和步兵,弓箭手、投标枪的(如果有的话。马超的军队就善于使用标枪,那是从西域传来的技术,应当是和罗马军团的技术有关的。曹操就非常害怕马超的军队。)、弩机队和盾牌(弓箭手是无法持盾牌的)之间如何布置,如何变换和照应的具体动作或运动规则而已。电视剧《三国演义》中,邓艾和姜维之间作战,姜维扯:“识此阵否?”接着,若干士兵排成几列稀稀拉拉的队形,傻乎乎地乱跑几步,就是什么阵!那简单就是地地道道的儿童游戏!那些导演,对古代战术,完全无知的。

 

俺曾乱翻过中国古代的兵书。其中也画了具体布阵的图。那应当是实战的教科书。诸葛亮的兵书中也有详细的布阵说明。比如:“三阵凡用一十四万九百三十人。十一万二百八十人步,内二百四十人充望子;三万六百五十人骑,内六百五十人充探马。”诸葛亮大概是在说梦话的。蜀汉在投降时,全国的兵力才十万多一点的。诸葛亮自己去偷三万骑兵吗?也许是他在教魏国布阵?

 

诸葛亮的所谓军事才能,我完全看不出来的!都是没有思考能力的人想象出来的。

 

三国时代,历史记载了一次步兵对步、骑混合兵种的阵地战,结果是步兵胜利。这对理解古代战法有相当作用。此战是袁绍对公孙瓒。录于下:

 

“绍自往征瓒。合战于界桥南二十里。瓒步兵三万余人为方阵,骑为两翼。左右各五千匹。白马义从为中间。亦分为两校,左射右,右射左。旌旗铠甲,光照天地。”

 

“绍令麯义以八百兵为先登,强弩千张夹承之,绍自以步兵数万结阵于后。义久在凉州,晓习羌斗,兵皆骄锐。瓒见其兵少,便放骑欲陵蹈之。义兵皆伏盾下不动。未至数十步,乃同时俱起,扬尘大叫。直前冲突。强弩雷发,所中必倒。临阵斩瓒所署冀州刺史严纲甲首千余级。瓒军败绩,步骑奔走,不复还营。”

 

此战中,公孙瓒步兵三万、骑兵一万。就人数及装备而言,大约和亚历山大所率的军队相当。公孙瓒为辽西人。他常年和游牧民族打交道,并与他们作战,自然熟悉他们的战法。其兵强悍。他的布阵与古希腊的军队有相似之处。在中原一塌胡涂的时候,公孙瓒的军队很富有、装备精良。这支军队在当时的军阀中应是最强大的一支力量,这是一支可怕的打击力量。

 

这里明确说句公孙瓒具体布阵的方法。步兵为方阵,在中间。骑兵在两翼。骑兵应当是楔形的,尖头朝前。所谓的“左射右,右射左”,大概是左边的骑兵斜对着右翼的骑兵;自然右侧的骑兵也是斜对着左翼的骑兵。互为犄角之势。这样布阵的想法是左右翼骑兵先接触对方的步兵,中间的步兵射箭和投标枪,步骑配合,杀伤敌人。俺没有时间去翻古代的兵书,来核算猜测是否对的。

 

袁绍让少数步兵出战,诱敌深入。真正强大的弩机部队藏于后面。

 

公孙瓒多次和胡人交手,连强悍的游牧民族的部队都害怕他的骑兵。他曾将黄巾草寇(估计多为步兵)打得落花流水。这自然使公孙瓒不把纯步兵的部队放在眼里。在和袁绍交手前,他一定信心十足:消灭袁绍,独霸华北平原。

 

当袁绍的少数步兵伏于盾牌下,缓慢地推进时,公孙瓒一定认为他们是害怕。所以他才临时改变主意,让两翼的骑兵单独出击。这一改变主意,完全打破了他原来布阵的战术预想。他的三万步兵完全被弃之不用。步骑结合的优势完全变成了骑兵单独作战。

 

公孙瓒临时改变布阵大概是出于他的作战经历。他那支铁骑曾对付黄巾的乌合之众:猛沖过去,摧枯拉朽,屡战屡胜。这样的胜利很容易使他再一次用同样的战术对待袁绍的步兵。但这一次的对手完全不同。袁绍接手的是冀州的正规军队,训练有素。强弩是当时的重装备,他有几千张之多。在汉代的弩机就有瞄准装置,有的需几个兵才能拉开。射出的箭穿透力极强,是对付骑兵的有效武器。但战场上的弩机只有达到一定密度,对付骑兵才能有明显的战果。密度不够,骑兵突然冲过来了,步兵就完蛋了。

 

先锋麯义久在西域,深通羌人战法。这是他的独特之处。

 

麯义故意示弱,诱敌深入;公孙瓒果然上钩。

 

当公孙瓒看到他的骑兵临近袁绍的步兵阵时,他大概感觉到铁锤就要砸向鸡蛋,胜利就在望了。但接下来出现的战况却让他目瞪口呆:密集的弩机射出的强有力的箭雨,他的铁骑兵像被割草似的倒下去了。最后,铁流竟完全被遏制住了。后来,袁绍的步兵沖过来,他的步、骑兵只有逃命的份儿。

 

袁绍赢的是靠西北的强悍战法加上中原先进的弩机技术与诡计战术的结合。

 

中原的军队经常与周围的游牧民族交战或交往,因而常学习他们的战法。成功的将军常常向对手学习自己所短的东西,从而才能置对手于死地。对对手只有恐惧或蔑视这两种情感的将军或政治家,迟早会被对手击败。袁绍就是启用善于向游牧民族学习的麯义,才战胜了游牧民族骑兵强悍风格的公孙瓒。

 

公孙瓒被击败后,元气大伤。后又经几战,终被袁氏所灭。

 

后来袁绍与曹操在一起,他问曹操“若事不济,则方面何所可据?”曹说:“足下意以如何?”绍曰:“吾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众,南向以争天下,庶可以济乎?”这是当时为朋友的袁、曹聊天,应是袁的内心世界及潜意识的真实流露。他说的第一条是地理的优势,第二条是他有游牧民族的士兵。我想这有两种意思:一是拥有游牧民族士兵;二是他有熟悉游牧民族战法的将军。袁只说了这两条,可见他对熟悉游牧民族战法的重视。

 

当后来袁绍率军与曹操在官渡对阵时,他根本没把曹操的军队放在眼里,就像当年公孙瓒没把袁绍的军队放在眼里是一样的。袁绍的骄傲是有几分道理的,至少从表面上看是这样。但有一条他忘记了:那位为他立下汗马功劳的麯义将军,因据功自傲,袁绍早已把杀了。一个充满自信的人,通常有几分骄傲。自信、有创造性和低声下气、观颜察色、小心拍马是无法在一个人身上统一的,但袁绍要求部下应该那样做到。十个颜良和文丑能顶上一个麯义吗?而曹操对于为他立下汗马功劳的人,绝对是不忘记的。对比曹和袁对待部下的态度,就明白了袁失败的根本原因了。

 

袁军在官渡失败的阴影早已投下。但这是后话了。

 

 

Normal 0 false false false EN-US ZH-CN X-NONE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Table Normal";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riority:99;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in 5.4pt 0in 5.4pt; mso-para-margin-top:0in; mso-para-margin-right:0in; mso-para-margin-bottom:8.0pt; mso-para-margin-left:0in; line-height:107%;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1.0pt; font-family:"Calibri",sans-serif; mso-ascii-font-family:Calibri; mso-ascii-theme-font:minor-latin; mso-hansi-font-family:Calibri; mso-hansi-theme-font:minor-latin;}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1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3-25 15:15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