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命树 [2017/03]
- 生老病死 [2017/07]
- 美丽风光(13) [2012/08]
- 美丽风光(8) [2012/06]
- 欧洲城堡 [2012/03]
- 美丽风光(14) [2012/09]
- 美丽风光(9) [2012/07]
- 美丽风光(12) [2012/08]
- 生病论 [2014/01]
- 一个美国科学家多年前的发现(英汉对照) [2014/12]
- 美丽风光(7) [2012/05]
- 爱力与性力 [2011/01]
- 美丽风光(6) [2012/05]
- 美丽风光(2) [2012/04]
- 美丽风光(15) [2013/03]
- 美丽风光(4) [2012/04]
- 贝壳村的金山上 [2014/07]
- 美丽风光(1) [2012/03]
- 美丽风光(5) [2012/05]
- 你着急还是不着急(转帖) [2011/11]
- 被百度、被谷歌、被必应 [2011/01]
- 七绝 · 题长沙湘女石 [2011/06]
- 十六字令 · 飞/飞/飞 [2011/06]
作曲: 陈信义(陈怡)
作词: 陈玉贞(娃娃)
歌词改编: 楚狂流亚
真情像草原广阔
层层风雨不能阻隔
总有云开日出时候
万丈阳光照耀你我
真情像梅花开过
冷冷冰雪不能掩没
就在最冷枝头绽放
看见春天走向你我
雪花飘飘 北风萧萧
天地 一片 苍茫
一剪寒梅 傲雪凌霜 ( 傲立雪中 (原版) )
只为 伊人 飘香
爱我所爱 无怨无悔
此情 长留 心间
雪花飘飘 北风萧萧
天地 一片 苍茫
一剪寒梅 傲雪凌霜 ( 傲立雪中 (原版) )
只为 伊人 飘香
爱我所爱 无怨无悔
此情 长留 心间
前些天,脑海里不时出现一首不太熟悉的歌曲旋律。仔细回想,只依稀记得其中一句完整歌词,“总有云开日出时候”。有意思,应该是个好兆头。
网上搜索得知,这是出自台湾的一首经典老歌《一剪梅》。但愿我的生活能像歌词寓意的那样变得阳光明媚,春风和煦。
与此同时,我特别注意到有位笔名为自在老师的作家对《一剪梅》的歌词提出了批评。她认为「一剪寒梅傲立雪中」,這句其實有語文問題。她说試問:剪下的一枝梅花如何「傲立雪中」?
我觉得她的话的确有些道理。尽管可以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原作,例如说是拟人的写法或指目光所及的剪影等等,总感觉不尽如意。既然「傲立雪中」有争议,那就改作「傲雪凌霜」。如此不仅意境有所扩展,还引经据典,修辞更佳。
原本没在意,经自在老师一说,就觉得有点别扭了 。这样改不知原创和自在老师是否认可?反正我自己满意了。
附录自在老师原文如下:
〈一剪梅〉歌詞:「一剪寒梅傲立雪中」的誤謬
[評述]
歌手費玉清唱了35年(1984年起)的經典招牌電視劇主題曲〈一剪梅〉,紅遍華人世界。歌詞其中有句:「一剪寒梅傲立雪中」,這句其實有語文問題。
〈一剪梅〉本為宋詞詞牌名,文字意思就是「一枝梅」,是剪下的一枝梅花之意。
而電視劇〈一剪梅〉歌詞:「一剪寒梅傲立雪中」,試問:剪下的一枝梅花如何「傲立雪中」?
[引證]
根據「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一剪梅/31103
「宋代時候,人們稱一枝為一剪。一剪梅的意思,就是一枝梅花。古代時候,相隔兩地的人往往通過贈送對方一枝梅花來表達相思。
如《荊州記》記載陸凱和范曄的故事:『陸凱自江南,以梅花一枝寄長安與范曄,贈以詩曰:「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南宋詩人劉克莊有句云:『輕煙小雪孤行路,折剩梅花寄一枝。』詞牌『一剪梅』,即是取此意而生。
元高拭詞注『南呂宮』,周邦彥詞起句有『一剪梅花萬樣嬌』句,取以為名。」
再看——宋.周邦彥〈一剪梅〉:
「一剪梅花萬樣嬌,斜插梅枝,略點眉梢。輕盈微笑舞低回,何事尊前拍誤招。夜漸寒深酒漸消,袖裡時聞玉釧敲。城頭誰恁促殘更,銀漏何如,且慢明朝。」
作品中:「一剪梅花萬樣嬌,斜插梅枝,略點眉梢。」是指女子把剪下的「一枝梅花」插在髮上為飾,因此顯得更加嬌媚動人,隨即在酒席上翩然起舞。
[結論]
從上述可知,古人把梅花或「折」或「剪」取一枝,就稱為「一枝梅」或「一剪梅」,而非栽種土中、能生長開花的梅花。
所以,「一剪梅」絕不可能「傲立雪中」!
電視劇〈一剪梅〉歌詞:「一剪寒梅傲立雪中」,作詞者未解中文字義,逕取套用,故有此誤謬也。
「一剪梅」是沒有生命的「物」,故可取來相贈,可取來裝飾或瓶供。若要形容、歌頌「人格精神」,還是應當以「梅花」為喻較妥。
宋.王安石有〈梅花〉詩: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自在老師評析(原2019/1/23,2019/1/25整理於自在精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