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黎慢慢看(二):不容易理解的当代艺术 [2012/08]
- 法国菜 [2011/01]
- 巴黎慢慢看(三):不容易理解的当代艺术(二), 德国画家Gerhard Richter ... ... [2012/08]
- 核辐射的作用 [2011/04]
- 露易丝。拉贝的十四行诗,爱情(题目为译者所加) [2012/08]
- 巴黎慢慢看(一) [2011/11]
- 男生厨房 [2012/08]
- 绿帽子 [2011/04]
- 知识分子的精神(一):由徐怀谦之死说起 [2012/08]
- 知识分子的精神(二):不受国共两党待见的“观察”杂志_第三条道路 ... ... [2012/08]
- 一两句 [2012/08]
- 这一日(小诗一首,无韵) [2012/09]
- 资中荺:中国的文化复兴与启蒙 [2011/11]
- 资中荺:“初级阶段”说法理论上不成立 [2011/11]
- 资中荺:把“五四运动”与“文革”相提并论是非常荒谬的 [2011/11]
- 资中荺:腐败会必然产生又自然消失吗? [2011/11]
一般人的审美容易为具象所牵引,看见描摹形体,花草虫鱼,以形似为美。。。法国民众的审美趣味稍有不同,但多数也仅停留在印象派上,这之后的毕加索,现代后现代当代艺术,虽知其传承渊源,但知音者寥寥。。。这也是奥赛博物馆的参观者远多于蓬皮杜现代艺术中心之故。。
忘年交Robert住在距毕加索博物馆,蓬皮杜艺术中心两步之遥三十年,却从未参观过这两间博物馆。。据他说,参观前者会精神分裂,而后者却从未激发他参观的兴趣。然而,他自己却是一个艺术爱好者,有不少藏画,而他太太也是一位古瓷收藏家。。这次跟Robert去蓬皮杜只是饭后去散散步而已,这里于他虽是第一次到访,但对于从小受艺术熏陶的法国人来说,艺术就是身边发生的事,不仅不陌生,而且说得头头是道,只是不那么欣赏而已;这里于我也不陌生,对于一个外国人来讲,一个博物馆不看个几次,也算是白在法国生活了。。。何况,这艺术中心里还有一个图书馆,也是当年做学生时日日流连之所。。
对于老巴黎人来说,接受这么一个金属钢管建筑物伫立在市中心总是有些困难。。不过,我确是第一眼就爱上了,觉得有一种秩序的美感。。
博物馆边的小熊塑像,立在静谧的婆娑树荫下。。
透过窗户,阳光下的市中心街区,寂寞无人。八月的巴黎,一座空城,只是旅游者的天堂。。
露台上的雕塑和远处的圣心教堂。。天很蓝,阳光也很明媚。。
野兽派的色彩和构图是对Antoinette王后时代精致浮华审美情趣的颠覆。。。也代表着工人阶级的审美趣味。。。
看客也是别人眼中的风景。。。
很“三八”的烟斗。。。说的是,三班倒的工人。。。
当艺术家把把具象瓦解,到重新组合,再到把现实拿出来展示的时候,理解它便是一个难题了。。。人总是希望欣赏诗外之旨,画外之趣的时候,突然看见一个过分直白的物体,往往不知所措。。。仅此而已,还是有什么应该想到的,而没想到?
你看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