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子的精神(三):《观察》发刊词:储安平论时局及有志之士的国家责任感 ...

作者:DubheA  于 2012-8-31 17:54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中国文化思考系列|通用分类:流水日记

追溯儒家道统,你会发现,在对先圣哲人纷繁杂乱的诠释之外,有一种精神一脉相承,就是文人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这种文人的浪漫英雄主义在大多数时候呈现出的却是一种不合时宜,固执及书呆子气。为什么在号称以儒家治国的中国(无论古代还是现代),有着纯粹文人精神的人,只能采菊东篱而无法在现实生活里济国为民呢?(在这个文化思考系列里,我们将会讨论到这个问题)

 

储安平创办《观察》杂志时,正值抗战胜利,灾祸延绵,前途未明。但他所描述的时局和人心态度,我们亦可在如今盛世光景中找到。

 

《观察》,发刊词(一):储安平论时局及有志之士的国家责任感

 

抗战虽然胜利,大局愈见混乱。政治激盈、经济凋敝,整个社会,已步近崩溃的边缘;全国人民,无不陷入苦闷忧惧之境。在这种局面下,工商百业,具感窒息,而文化出版事业所遇的困难,尤其一言难尽。沿路狭窄,放言论事,处处顾虑;交通阻塞,发行推销,备受限制;物价腾涨,印刷成本,难于负担;而由于多年并多种原因所造成的弥漫于全国的那种麻痹、消沉不求长进的风气,常常使一个有尊严、有内容的刊物,有时竟不能获得广多的读者。在这样一个出版不景气的情况下,我们甘受艰苦、安于寂寞,不畏避可能的挫折、恐惧、甚至失败,仍欲出面创办这个刊物,此不仅因为我们具有理想、具有热忱,也因我们深感在今日这样一个国事殆危、士气败坏的时代,实在急切需要有公正、沉毅、严肃的言论,以挽救国运,振奋人心。

 

我们感到现在大多数人只知道追逐权势,追逐利欲;人人以一己为先,国家的祸福竟成为末要而少人过问。是非不明、正气不张。许多人常在一种冲动下,流露他们爱国的情绪;很少能在生活、工作、良知及人格上,表现他们对国家的忠诚,尽他们对国家的责任。但要抗御外敌,自强图存,显非单凭感情所能济事;而建设国家、改革社会,尤需有众多的能够咬得紧牙关、站得住脚跟、听得起胸膛的人民。环顾海内,种种现状,固足以使人民疾首痛心,而瞻望来日,尤使人不胜以具忧虑。在这样一个混沌悲痛的历史中,有志之士,实应挺身而出,不顾一己的得失毁誉,尽其天良,以造福于他所属的国家,这诚然是一个充满着祸乱灾难的痛苦时代,但这也是一个大足以锻炼我们的意志和情操的时代。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4-6 18:11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