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国后,需到警局报到。。。 [2013/10]
- 中国女人在纽约的故事 (五) [2011/03]
- 中国护照的尴尬 [2011/06]
- 法拉盛的中国男人(一)骗功 [2012/06]
- 善良美丽的中国女人 (一) [2011/04]
- 在中国,必须要学会的一些武艺 [2012/05]
- 儿不教母之过。。。 [2013/01]
- 摘 环 记 [2013/11]
- 在美国的投诉生涯:美国机构里的中文翻译 [2013/10]
- 中国女人在纽约的故事(-) [2011/02]
- 思维这个东西 [2013/03]
- 儿子在中国时的保姆。。。 [2012/07]
- 谁更黑?一个“小人物”的痛苦争扎。。。 [2012/03]
- 你我不相争, 因为我们是骨肉 [2011/10]
- 节俭的丈夫,仿佛要活到永远;挥霍的妻子,仿佛第二天就要死去 [2012/01]
- 在纽约的蜗居日子,那段难忘的经历。。。。 [2012/01]
- 朋友的邀请函,我才能祭拜我的亲爸。。。 [2012/09]
- 被相亲 [2011/12]
- 种的是菜还是树? [2012/07]
- 儿女是债? [2012/04]
- 少爷上岗记 [2011/07]
我有一位认实了多年的熟人,在此称她为王姐吧.王姐是上世纪八十年代, 从中国广东移民来美国.她来美时,凤华正茂,青春尚在. 在二十年以后的今天,人已近黄昏,虽然夕阳无限.
上世纪八十年代,依亲来美的华人女性,大部分都在衣厂讨生活.王姐拖儿带老公,一下飞机就在衣厂找了工作.衣厂是计件工作,得拼命干才能多挣钱. 辛苦工作,见到了钱也有所安慰. 儿子幼小不听话,有老妈帮忙,倒也能对付. 老公是个头痛又麻烦的人物. 一名拉美是他的主意,每个人都认为他聪明,思想活跃,想法前卫. 来美后,这位嘴巴巨人,行动的矮人,突现出来,整日无事生非,好吃懒做装神弄鬼.在吵闹声中他们又迎来了第二个孩子的出生. 第二个孩子的到来,并没有给这个家带来任何的好运. 老公始终如此,三天打工,两天晒网. 炒老板的鱿鱼炒得不亦乐乎!日子一天天的过下去. 吵闹哭打总是这个家的"主旋律".
王姐埋头苦干,节约每一块铜板. 二十多年的职业生涯,转战多种行业. 巧干苦干,左翻右炒,终于在2002年,在纽约的一个垃圾场建立起来的岛上买了一栋房子.
按说家有了房买了, 儿子也长大成人了自己的使命应该完成了. 这位老公先生--今年65岁高龄了. 为了能享受美国政府的福利,这者仍位大哥和王姐办理了一纸假离婚手续. 仍然同居一室,行使着丈夫之能,但不包括家庭责任.
吵闹还是此起彼伏.终于有一天两人都想通了的情况下加上有离婚公证,男方搬出了家门. 条件是女方必须付给男方7万元现金.
来美快三十年了,这位大哥从为有过一份工打过满月. 这次分家,他提出七万元分手费. 王姐经过东拼西凑,用四万元的现金加一张三万元的欠条终于把这位大哥送出了家门. 如果故事到此结束倒也皆大欢喜.
这对欢喜冤家分开以后,男方每天用近百个电话狂轰乱炸,炸得王姐的心像小姑娘般,春心荡漾. 在度日如年的情况下好不容易熬过一个半月这位老公又被王姐接回了家.(此男不会驾车)
经过一个半月的搬进搬出,直接经济损失达一万元. 此哥挣钱没有本事,但一点也不耽误他的享受. 他的小家子板了全新的家私电器,赌城逛逛脚洗一洗.............
搬回家以后,除去享受掉的合退还亲友的之外,还有近两万块的现金.这个脑子活络的男人又有了新的主意.丢掉家中的旧家具,更新地毯. 甚至计划购买自己的墓地.........
自从这位哥哥搬回来后,乌云又从新笼罩着这个家.两个孩子成年以后,都有了不错的职业和收入. 大孩子比较懂事,把自己每月的四分之一收入交给母亲用来支付房屋贷款,其余款项全部存入银行. 上次父母分家中的大部分款项来自大儿子的帮助.小儿子还处在青春叛逆期中,但基本自给自足。每次我们相聚交谈,我都认为她是唱翻身道情的时候了,但是每一次都还是听她的抱怨和投诉。 她老公讲大儿子如何的小气不请他吃饭,小儿子如何的不存钱。。。。。。。。。。。。。。
我总在想这个女人为什么不想他们家的家庭问题的根源出在和处? 谁是麻烦的制造者? 有必要把这种男人重新接受回家吗? 是爱情? 亲情? 友情? 还是激情? 还是女人的名字本来就是叫软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