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国后,需到警局报到。。。 [2013/10]
- 中国女人在纽约的故事 (五) [2011/03]
- 中国护照的尴尬 [2011/06]
- 法拉盛的中国男人(一)骗功 [2012/06]
- 善良美丽的中国女人 (一) [2011/04]
- 在中国,必须要学会的一些武艺 [2012/05]
- 儿不教母之过。。。 [2013/01]
- 摘 环 记 [2013/11]
- 在美国的投诉生涯:美国机构里的中文翻译 [2013/10]
- 中国女人在纽约的故事(-) [2011/02]
- 思维这个东西 [2013/03]
- 儿子在中国时的保姆。。。 [2012/07]
- 谁更黑?一个“小人物”的痛苦争扎。。。 [2012/03]
- 你我不相争, 因为我们是骨肉 [2011/10]
- 节俭的丈夫,仿佛要活到永远;挥霍的妻子,仿佛第二天就要死去 [2012/01]
- 在纽约的蜗居日子,那段难忘的经历。。。。 [2012/01]
- 朋友的邀请函,我才能祭拜我的亲爸。。。 [2012/09]
- 被相亲 [2011/12]
- 种的是菜还是树? [2012/07]
- 儿女是债? [2012/04]
- 少爷上岗记 [2011/07]
和一位来美十二年,住在法拉盛的Amy通电话,谈起我们共同的朋友M的现状,谈到M目前的困惑。
M的兄弟去欧洲国家打工,留守在国内的嫂嫂难耐寂寞,离家弃子而去。当M的身份做成功后,就把侄儿从内地办到美国。又因为可怜的侄儿无母,出来自然啥也没有带。侄儿来美国后,M又为侄儿从头到脚置办名牌行头。
小伙子十九岁,一米75身高,来美大半年了,整天吃了就睡,窝在家中,以打游戏机为业。欧洲的父亲,不知为何无钱养孩子,出走的母亲就更不是她的事情。小伙子来美国后,又不肯外出打工,希望有自己的空间,渴望去学校读书学习。小伙的要求,纯属正常不过分。
M和先生也是一对凑合夫妻,两人在经济上,实行AA制。两夫妻各自管理自己的银子。男的交给女方,每月一千元的家用,房租也是老公付。M政治庇护成功后,把老公做进去是有偿的。连两夫妻回国探亲,老公也是要付酬劳的。反正两人是路归路,桥归桥,分得清清楚楚。早年出国前,他们在国内育有一子,已经十五六啦。来美国后因为政治庇护,又弄出个小人来,现在五岁不到。在美国期间,他们曾经历过分居复合,总之,属于矛盾丛丛,又为了某些利益,不得不为之。
这么一种关系,这么个经济状况。M的侄儿住久了,M的先生自然不乐意。整天脸色难看,话语难听,怨言口出。Amy也认为,M的老公吝啬、小气、抠门。。。。
如果小伙子是在正常家庭,他的要求不过分。来美国后,学好语言再打工,或者家庭条件好,直接入读大学,为什么不可以?但是现在情况不是不允许。
记得自己初来美国时,晚上10点半从纽约拉瓜迪亚机场出来,直到12点才和接我的人联系上。在机场内使用公用电话,总是忙音。那时候大家上网都是使用电话线。接我的表哥为了省去停车费,就在场外兜圈圈。也怪自己离开国内时,没做作业,如果知道拉瓜迪亚到貝赛的距离,何苦去打搅别人?尽管她是我嫡亲的姨妈。
半夜12点半到姨妈家,吃了一肚子泡饭,跟着她上到他们家的天瓦板阁楼处休息。尖尖的房梁顶,不能站直。我是因为时差,老太太可能是看见娘家来人兴奋,我们都一宿无眠。为什么人们说老小老小,老人就像孩子。大半宿尽听姨妈诉说家史,比如她女儿来看她,是付房钱伙食费的;她朋友来住房钱按月付得。听话听音,锣鼓听声。
第二天大早,我就用老太太家的电话,他们家的《世界日报》找房子。我是风风火火的个性,当天就找到了32Ave上的一房一厅,那年月便宜,很大的一房一厅,因为不在图书馆附近,不属于市中心,才500元。老阿姨一看急啦,没想到当天我们就要搬走,她的唠叨还没完结。她有计划,她还有一盘她先生的葬礼录像带,还没有秀给我们。她先生是位有才华、很儒雅的老好先生。
我这位姨夫,身份特殊,他不仅是我阿姨的老公,还是阿姨的表哥。姨夫在北京时,任副部级官员,享受国务院津贴,毫无架子,待人亲切和蔼。所以每次娘家来人,都是姨夫热情过姨妈。他的葬礼,我们没能参加,当然不愿失去这次机会。所以又多留了一夜。
来美前,我们也备有厚礼,花费2000多元港币购买了一枚戒指。当时就是想着实心厚谊,表达自己的一番心思。别人家投亲靠友为的节约银子,咱当时就为的是安全放心。此一时彼一时,现在的思维,同样的花费,法拉盛的希尔顿,不能住两天?
送完一枚大戒子,并没换得大阿姨的领情,一有机会她总在我耳边吹风,要谢谢他们家儿子。。。能不打搅别人,就尽量不要麻烦他人,人情大过债啊!